《东方柔性正骨传真》目录-tc书屋

章节目录:

01、书籍封面,绪论,目录

02、第一章东方骨道守中贵柔(上)

03、第一章东方骨道守中贵柔(下)

04、第二章、体道用医,三才一宗

05、第三章、谈骨论筋,科学有理(上)

06、第三章、谈骨论筋,科学有理(下)

07、第四章、手摸心会,辨构论治(上)

08、第四章、手摸心会,辨构论治(下)

09、第五章,透筋挪骨轻推慢移(上)

10、第五章,透筋挪骨轻推慢移(下)

11、第六章、得心应手 撤领整纠(上)

12、第六章、得心应手 撤领整纠(下)

13、第七章、骨盆精修,内外分判(上)

14、第七章、骨盆精修,内外分判(中

15、第七章、骨盆精修,内外分判(下)

16、第八章、寰枕颈椎,五路纵横(上)

17、第八章、寰枕颈椎,五路纵横(下)

18、第九章,胸椎肋笼、骨链相连(上)

19、第九章,胸椎肋笼、骨链相连(下)

20、第十章、腰椎曲序撤力松筋(上)

21、第十章、腰椎曲序撤力松筋(下)

22、第十一章 盘根问骶 盆柱所系

23、第十二章脊柱重建鸣默互移

24、第十三章、上肢正骨 诀撤不换(上)

25、第十三章、上肢正骨 诀撤不换(下)

26、第十四章、下肢正骨 筋骨相应 (上)

27、第十四章、下肢正骨 筋骨相应 (下)

28、第十五章 手法养成 明理躬行

29、后记,全书完


书籍绪论摘要:

正骨乃运用熟练的手法,使移位的骨端正确地复位及治疗脊柱疾病与筋肉损伤的一种医疗技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故正骨之手法有重有轻,有刚有柔。柔性正骨采用“纤纤玉指缓缓进,斤斤傲骨徐徐归”技法,以柔克刚使所伤之筋骨复归于旧。目前,世界主流医学出自西方,但也存在机械、局限、过于刚性等弊端;东方柔性正骨有别于西医,注重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华文化与东方文明高度体现的医学瑰宝。

今年8月,在美丽狮城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上,余有幸认识东方柔性正骨倡导者毛泰之先生。毛先生学识渊博,举止儒雅,专注岐黄之术已30余载,故我们之间相谈十分融洽、投机。尤其是《易经》与道学方面,毛先生十分精通,能将道学丹修与柔性正骨技法融会贯通。诚如其所云:“自丹修中来,体道而明医”“道以术传,术以载道”“医道源流,由此一统”。

《东方柔性正骨传真》一书共15章,归纳其疗法的基本理论、手法技术及病案分析,内容丰实、图文并茂、阐释纂详,条条是道,字字珠玑,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规律性,是中医正骨理筋业界难得的一部佳作。该书“谈功夫,畅妙理,尽入可行”,手此一卷,循序习学,计日程功,收效彰显。书成,作者嘱余撰序,值此付梓之际,余聊书数言,以飨读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王和鸣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2017年10月28日


上一篇:04、第二章、体道用医,三才一宗-《东方柔性正骨传真》-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下一篇:05、第三章、谈骨论筋,科学有理(上)-《东方柔性正骨传真》-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