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理筋手法
1.直接理筋: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以俯卧位为主。操作:以抻筋为主,直接对腰部软组织施以抻解。
针对腰部软组织进行的抻法,是“抻筋撤力”的代表性表现。
由于腰椎骨结构深在于腰部发达的软组织下面,常不易触摸,更难以直接下手调整,所以,在手法作用于腰部时,首先作用的结构是腰部竖脊肌、腰背筋膜等软组织,只有在这些软组织松解开以后,手法才能更深入一步到达骨面。
腰背部竖脊肌、腰背筋膜等软组织松解后,对于腰椎椎间压力的减轻有着直接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操作时,“三指抻壁分层进”,分别用双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吸定腰部两侧目标软组织,感觉指下部位,分层次进行抻筋操作。
2.间接理筋:间接理筋即调骨松筋。
充分利用腰部软硬结构间的密切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策略性地、柔性地达成理筋操作目标。
在对骨盆结构进行精细化调整后,腰部软组织即刻会有很好的松解表现,由僵硬紧绷变为松软如棉,其间并没有进行软组织操作,因而常常令人惊讶不已。
肋笼及股骨的调整步骤也是腰臀及背部间接松筋的重要操作内容。
腰部正骨及理筋手法的操作技巧
【病案一】
辛某,男,36岁。右侧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麻木半年、加重1个月,咳嗽或打喷嚏时右下肢放射痛,坐久、站久或行走稍久则右侧腰腿痛加重。二便正常。
查:右下肢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L4、L5逆时针旋转,腰骶右侧棘突旁压痛(+),右侧梨状肌压痛(+),右侧髂骨后下错位并骨盆整体逆时针旋移。
MRI显示:L3—S1椎间盘超大突出,突出物的直径超过中央椎管1/2。
手法治疗:端盆法及指推法纠正骨盆旋移,抻法松解腰部竖脊肌,指推法及掌压法纠正紊乱的腰骶序列,抻法松解坐骨神经出口处软组织。
结果:治疗3次后,右臀部及下肢症状显著改善,治疗8次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
【病案二】
80岁邢老太,右臀及右下肢外侧酸麻痛反复10余年,须拄杖方可蹒跚行动,走约5分钟整个右脚即麻木而无法行走,坐下才能缓解。老太10年前曾接受腰椎间盘手术。
查: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尾骶椎变形,腰椎序列严重紊乱,腰骶部凹陷,双侧髂骨向上移位,双股骨外旋,双足弓扁平。
印象:腰椎管狭窄症。
手法治疗:端盆法和指推法纠正骨盆旋移,指推法和掌压法纠正腰骶椎序列紊乱,抻法松解腰骶部两侧竖脊肌,掌压法松解腰骶内外韧带及椎旁小肌群,指推法纠正股骨外旋并稍增大足弓。
结果:接受柔性正骨治疗到第9次时,右臀及右下肢酸痛麻痹、右脚麻木已基本消失,在家里行动不用拄杖了。至第12次复诊时,除了走长一些时间右脚稍有沉重感外,余无不适。
【病案三】
徐老太,65岁,以腰痛伴右下肢外侧酸痛4个月就诊。右下肢酸痛在行走约5分钟出现,愈行则酸痛愈甚,必须坐下或蹲下才能缓解。
X线片显示:L。接近二度滑脱,腰椎向左侧弯伴顺时针旋转。
查:骨盆整体仰角较大并向顺时针方向旋移,右侧髂骨后下移位,腰椎向左侧弯,L4呈阶梯状改变。
印象:腰椎滑脱综合征。
手法治疗:端盆法及指推法纠正骨盆旋移,指推法纠正腰椎及骶椎旋转移位,掌压震动L4、L5及胸腰结合部,增大颈曲。
结果:经过10余次手法治疗后,诸症悉除。
1个月后,徐老太回来就诊,诉右臀部及右下肢酸痛难忍1天,症状复发。只因前1天买了2只全鸭走亲戚,抱在胸前走了两站路。
手法治疗如前,2次治疗症状即解。
【病案四】
顾女士,48岁,腰痛伴右大腿前外侧僵硬疼痛半年、加重1周,站、坐、行时间长了均会引发腰痛及右大腿疼痛,有时夜卧也会腰痛、腿痛,阴雨天尤甚。
查:骨盆整体逆时针旋移,右侧髂骨前上错位,全腰椎曲度减小并逆时针旋转,中上腰段旋转甚。腰部软组织僵硬,腰椎轻度右侧弯。右股骨外旋,右股四头肌僵硬挛缩,右髂胫束僵硬如板片、压痛(+)。
印象:腰椎横突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治疗:端盆法纠正骨盆旋移,指推法调整右侧髂骨归位;抻法松解腰部软组织,指推并掌压法纠正腰椎及骶椎移位;指推法纠正股骨外旋;抻法松解股四头肌及髂胫束。
疗效:治疗2次症状即明显缓解,夜卧腰痛及腿痛消失。至第7次治疗后,腰腿所有症状基本消失。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东方柔性正骨传真》。本书由小 tc 购得正版后进行扫描,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