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功能障碍
软组织
肌肉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组成,软组织中包含骨骼肌以及筋膜、肌腱和韧带等结缔组织。韧带是一种纤维性结缔组织,其作用是连接骨骼,以形成并稳定关节。体态的保持和身体的运动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来实现的。肌腱与腱膜是肌筋膜的增厚延伸,它们将肌肉和韧带与骨膜(骨骼周围的一层组织)连接起来。筋膜包裹并支撑着身体里的所有肌肉和器官。筋膜将不同的肌肉分离,同时确保肌肉之间平稳的滑动。筋膜平面为神经、血管和淋巴管提供了通道。因此,筋膜对于维持肌肉健康至关重要。筋膜撕裂或过度紧绷会使其弹性缺失,导致慢性组织充血。
过度使用损伤
肌肉时常发生轻微的拉伤。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能够控制动态和静态姿势(动态中控制并稳定身体,静态中保持姿势),能够充分休息并且均衡地摄入营养,那么这些拉伤可以痊愈且不会复发。
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都会重复某个动作,或是生活习惯所致,或是工作需要,又或是体育活动追求。周而复始,重复的姿势和运动不断地给已经受影响的部位施加压力,可能导致这些部位的轻微撕裂。身体组织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进一步使用,在撕裂的周围还会产生二次张力(副拉力)。身体组织自我修复的同时会形成胶原组织。轻微损伤、二次张力和修复都在人体内悄然发生。然而,长年累月的持续活动使同一组织不断遭受创伤,因此组织不断承受张力并且一直保持纤维化。身体适应了高度紧张状态,体态也随之改变,筋膜也因为要支持肌肉运动而缩短和增厚。
肌无力、失衡和功能衰退日益明显,而我们并未察觉到身体发出的功能障碍警告信号,甚至直到身体因持续超负荷而导致伤痛时才发觉。这样的功能损伤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严重的软组织创伤(腘绳肌拉伤、各种肌腱损伤和椎间盘纤维环撕裂等)。
这就是过度使用损伤的产生过程,但具体成因却可能包括多方面因素,并且常常难以判断何为首要因素。过度使用损伤的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姿势。如久坐在计算机屏幕前的不良姿势,在这种情况下,肩胛带和头部都会长时间前伸,从而影响相关部位的活动与功能。
·运动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或不适当的装备。如骑坐装配不当(如车座太低)的自行车,或在弧形坡道上进行长跑。
·运动技术不正确。如打高尔夫球时的挥杆方式不正确,这将会给身体的某些结构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突然调整训练和技术。如跑步里程的突然增加。
·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修复组织对损伤的弹性适应能力。
·活动后没有完全恢复。如缺乏休息或营养不良,这样会损害身体的治愈能力。
·突然进行超出组织所能承受的柔韧程度的活动。
·肌肉平衡(肌肉之间共同运动的相对强度)出现问题。如果肌肉失衡,关节处就会出现不均匀的拉力,进而影响其关节活动度(ROM)
·个人特殊的生物力学状况。如足内翻或足外翻,单独进行重塑训练不足以矫正,可能还需要辅以其他矫正计划。
·先天问题。如脊椎侧弯或早期损伤都会使身体张力不均。
·年龄因素。结缔组织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变得僵硬,更容易受伤且恢复得更慢。
下面是过度使用损伤形成的示例。一个长跑运动员,因为增加了在丘陵地带的跑步里程,造成了股四头肌轻微撕裂。跑步时会有一条腿稍占优势,这意味着这条腿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股四头肌会发展成慢性紧张,并和髂胫束(ITB)粘连。由于阔筋膜张肌(TFL)过度运动且张力亢进,同侧的臀中肌将受到抑制。运动员并未发现这一切,继续训练。不久之后,膝关节外侧就会出现剧烈疼痛,导致运动员无法跑步。髂胫束不断刺激股骨外侧髁,运动员会认为疼痛是近期膝盖受伤导致的,事实上它源于更早的股四头肌和臀肌损伤。
要想解决过度使用所导致的劳损,较合理的方法是对骨盆与背部的位置、髋部平衡和骨盆及背部的肌肉结构进行检查。从治疗的角度讲,必须解决阔筋膜张肌、髂胫束以及它们与股外侧肌的粘连处的问题。从强化的角度讲,臀中肌可能需要注重恢复平衡,并防止阔筋膜张肌过度紧绷。治疗后可提供以下建议:确保运动员训练后进行充分的拉伸;检查运动中采用了哪些会影响肌肉结构的姿势;检查训练是否多样化及均衡化,从而抵消长跑造成的重复使用性损伤。
结缔组织和筋膜
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有助于理解软组织技术,如了解软组织松解术对于治疗和维持肌肉骨骼系统的健康具有强大的积极作用的原因。韧带、肌腱、筋膜、支持带和骨膜都属于结缔组织,它们的结构大体相同,但比例各异,其具体比例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功能。
筋膜是由不同层次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组成的,包裹或环绕了身体的各个结构。筋膜包括两层:一层是表层或浅表筋膜,从头到脚趾,包裹全身;另一层是深层筋膜,包裹身体各器官、内脏和肌肉。肌筋膜是连接骨骼肌的筋膜,肌腱是肌筋膜的纤维延伸,它们使肌肉可以跨过关节与骨膜相连。
所有的结缔组织都是由柔韧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网状纤维构成的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周围环绕着一层由水和糖胺聚糖(GAG)构成的基质。胶原蛋白中长长的白纤维(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它们坚韧的丝赋予了组织形状、强度、弹性和结构完整性(Juhan,1998)。基质内嵌有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它们可以在组织受损时进行修复(Lederman,2005)。特定结缔组织的功能取决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质的结构。在纤维性结缔组织中,如肌腱、韧带、筋膜及细胞间质中含有少量液体,以及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形成了一种坚韧的纤维物质(Juhan,1987)。肌腱将胶原纤维平行排列,以增强其强度和硬度。然而在韧带中的胶原纤维却松散地分布于不同方向,以应对多方向的力量(Lederman, 2005)。
细胞间质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使纤维之间能够滑动(Williams,1995),为交换如氧气、营养物质和细胞废物等元素提供了媒介(Juhan,1987)。因此,基质会影响细胞的健康。
细胞间质可以从一种限制移动的凝胶状物质转变为一种更灵活的状态,从而促进移动。这种属性称为触变性。运动、软组织控制、高温、振动能维持多孔、含水的细胞间质,可确保气体和营养交换,以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平稳滑动。
损伤、长期压力和不活动会导致细胞间质脱水和硬化,形成粘连和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迁移到受伤部位并分泌胶原蛋白。当组织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压力时,胶原蛋白增厚并通过筋膜网扩散。胶原纤维的随机分层降低了其伸长的可能性,从而限制了结缔组织的活动(Juhan,1987)。
由于所有的骨骼肌都由肌筋膜组织支撑,局部损伤或压力可导致全身代偿性转移。筋膜组织的刚性使软组织固定于拉紧和功能障碍的状态,最终发生病理生理性变化。筋膜撕裂会引起骨骼的微小移动,从而刺激关节表面,进一步导致反射性的软组织功能障碍(Chaitow,1996)。动作模式改变或减少的情况会进一步使神经组织、血液、淋巴管混合受压。肌筋膜组织的修复不仅是缓解肌肉紧张的基础,还是纠正姿势、降低神经兴奋性及改善静脉和淋巴管流动性的基础。
急性损伤和亚急性损伤
外力创伤或重复性细微撕裂(过度使用损伤)皆可导致重大创伤。从受损纤维的数量可以判断出损伤的严重程度。纤维撕裂可能出现于肌肉内,也可能出现于肌肉间,在更严重的情况下,肌肉周围的筋膜也会撕裂。刚刚损伤后,建议运用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进行急救。休息对于防止进一步的损伤至关重要,但是在亚急性期,不压迫受损部位的受控制的活动将有助于胶原纤维沿着结构应力线排列,从而帮助恢复(Lederman,2005)。冰具有镇痛作用,还能抑制代谢活动,在发生出血和肿胀时减少周边血液及淋巴液的流动。应小心控制加压包扎动作,在不降低循环水平的情况下减缓肿胀的发展。适当的抬高动作是有益的,它有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对抗重力进行流动,也可以使肿胀最小化。
韧带损伤
韧带撕裂通常称为扭伤。本书所提到的软组织治疗,一般不包含韧带和关节囊膜,虽然它们也属于结缔组织。但是韧带损伤也可以用软组织松解术进行治疗,所以本书中也偶有提及。合理控制的运动对韧带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因为韧带的血液供应相对于肌肉和肌腱来说比较差,所以恢复起来往往较慢。通过实施适当的软组织松解术,可促进胶原蛋白的代谢,并可确保损伤部位周围的肌肉、肌腱和筋膜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加快修复。
肌腱损伤
肌腱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僵硬和无力,常被归类为过度使用损伤,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找出其致病原因。肌腱的机理性能非常强大,它们把肌肉收缩的力量传递给骨骼,然而正因为如此,它们缺乏弹性。在损伤时,肌腱更容易变得脆弱,受限部位的适当放松能显著促进强化运动计划。无论何种肌腱损伤,都有必要对与肌腱相关的肌肉,以及邻近的其他相关软组织进行放松治疗。肌腱的平均拉伸能力仅为附着肌肉的5%,因此在软组织松解术中进行拉伸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肌肉肌腱连接处通常有充血情况,尤其是在有炎症的地方,对肌腱的实际治疗非常有限,但软组织松解术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因为按压只是短暂的,可以在接近炎症的部位实施,不会对其产生直接刺激。建议对红肿部位进行冰敷。通常,肌腱损伤被称作“肌腱病”。肌腱病的症状常分为以下几类。
肌腱炎:肌腱本身存在炎症和瘢痕。
狭窄性腱鞘炎:肌腱周围的滑膜鞘发炎增厚。腱鞘炎:滑膜鞘和肌腱之间的炎症。
腱周围炎:腱旁组织(肌腱周围没有滑膜鞘的膜组织,如跟腱)发炎增厚。
按摩与软组织松解术
按摩技术
软组织松解术具备传统按摩技术的所有生理益处,同样也具有自身特定的属性。按摩可以增加静脉和淋巴引流。按摩期间和按摩后的间隙压力增强,液体更易吸收,从而使新鲜血液可以流入疲劳或创伤部位,激活粘连组织,瘢痕组织分裂成更小的颗粒,促进吞噬作用和淋巴吸收。按摩可以纵向拉伸肌肉纤维,增强胶原蛋白的柔韧性。
先进的软组织技术可以提升神经系统的反应力,以压制反射控制模式。如操作得当,神经肌肉技术(NMT)可根除紧张部位和瘢痕组织的问题。软组织松解术有时会涉及这种神经肌肉元素,因为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偶尔会带来疼痛。
专门针对结缔组织的治疗方法也非常有效。软组织松解术利用结缔组织按摩(见第27页)解决结缔组织问题,整合了结缔组织按摩的功效。
软组织松解术及其研究
所有组织都具有传导性。肌筋膜破裂会导致动作电位的降低。研究表明、致密的胶原蛋白会减少或阻碍通往组织的电流,从而降低局部筋膜细胞的活性。肌筋膜触变性意味着当它变短或变厚时,它就会变干,细胞间质也会由可以促进运动的水溶液变为灵活性更差的胶质,从而限制活动。
压力的作用使溶液和水合作用发生变化、使结缔组织溶质增多、黏稠性和致密性降低。消除压力会引起二次凝结,但组织的传导性和含水量都会提高(Oschman, 1997a, 1997b),这会增加电活性,改善神经肌肉的关系。
运动对于组织修复和维持组织健康都是有必要的。它为胶原蛋白的沉积提供方向,并促进血管再生。通过平衡细胞间质中的糖胺聚糖与水,运动还会对结缔组织进行润滑和水合作用,这样可以降低粘连形成的可能性。
对组织培养的研究都强调了压力和运动对于治疗的重要性。莱德曼(Lederman, 2005)认为积极的(治疗)技术可以促进肌肉纤维的再生,使肌肉与结缔组织达到正常比例,并形成神经肌肉的连接。在治疗中结合压力与运动,可以对肌筋膜组织的特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被动组织在被按压时触感相对柔软,压力被其柔软性所分散。但是,深层结缔组织的局限性是得不到足够的力学能量来产生触变性改变的(Juhan, 1987),如果在肌肉收缩的同时辅以压力和运动,组织密度会大幅提升。这样反过来又会增加肌筋膜组织的压力传递,并改善治疗的效果(Lowe, 1999)。
结合向心肌肉收缩,同时对肌筋膜组织施加特定的增宽压力,有助于结缔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Lowe,1999)。纵向应力也可能会对肌筋膜组织的作用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Cantu and Grodin,1992),当组织进行离心收缩时,纵向按压可以有效地拉伸并延长结缔组织。
对组织施压的同时结合外部运动,治疗似乎见效更快,并且治疗师施加的压力可以减小一些。
软组织放松不仅能快速缓解组织受限度,还能改善组织的健康状况,这表明有神经系统的参与。组织压力快速下降的原因不仅仅是力学机制,还涉及自主神经系统(Schleip,2012)。
目前唯一可查到的软组织松解术的技术研究,仅仅是关于一位中风偏瘫患者的初步个案研究。巴纳德(Barnard,2000)发现,将软组织松解术应用于控制肘关节屈曲和旋后的肌肉,可提高肘部关节活动度,缓解肘屈肌的痉挛状态。连续5天,每天进行10分钟的被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干预措施实施8周后,会发现肘部关节活动度提升了41%。
目前关于软组织松解术的治疗效果缺乏实验证据,所以对于该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大量研究。触诊技术难以测评,所以病例研究往往滞后于临床经验和实践证据。
预防损伤
常规拉伸和按摩有助于维持软组织的基本健康,从而减少受损可能性。如果及早发现发生软组织功能障碍的区域,那么就可以在更为严重的损伤出现之前将其根除。强健独立的肌肉比萎缩粘连的肌肉能更好地抗衡压力。例如,在竞技体育中,高强度的训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此过程中,肌肉却在不断地收缩,并出现轻微撕裂和疲劳。按摩可以拉伸和滋养萎缩的组织,分离粘连的组织,促进修复并适应训练。根据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发生功能障碍或性能减弱之前发现潜在问题。
冰敷和高强度训练
轻微撕裂是训练中的主要问题,撕裂的组织被修复后会变得更强韧,以适应训练的需求。许多精英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会使用冰敷来加快修复阶段,这样愈合和恢复就会比原本更快且更彻底。冰敷应该在训练后直接进行,稍后再进行按摩治疗,治疗的时间和深度应取决于训练强度及恢复情况。
过度使用损伤
在处理过度使用损伤时,按摩能够发挥作用。借助软组织松解术,可以对面积较大的部位进行快速评估,从而可以在针对某一—特定部位进行治疗之前发现过度紧张、肌肉萎缩、粘连和瘢痕组织这些更严重的问题。正确使用软组织松解术,可以重新校准和分离粘连组织,分解胶原组织,延长长期被缩短的纤维。还可以专门针对筋膜组织运用软组织松解术,从而减少肌肉的压力。上述方法都可以使肌肉变得丰盈、柔韧、灵活,也可以让肌肉毫无阻碍地收缩和放松。不管是长跑等体育运动,还是对肌肉组织施加压力的日常重复性活动造成的过度使用损伤,如不良姿势造成的功能障碍,软组织松解术的治疗过程都能够促进组织的再平衡并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出现慢性炎症时,治疗中应辅以冰敷。
外伤
为确保肌肉性能和力量的充分恢复,即使是轻微损伤或劳累,同样有必要进行正确的治疗。按摩技术结合RICE将有助于康复进程。在发炎期间,按摩应避开受伤部位,这样做有益于治疗,因为通过按摩能保持良好的循环,从而促进消肿。例如,脚踝内翻扭伤时应对小腿腓肠肌进行治疗。在亚急性和治疗的修复阶段,谨慎小心地实施软组织松解术,将有益于胶原蛋白的有序排列。以脚踝扭伤为例,应治疗腓骨肌及其肌腱、外侧韧带复合体,同时对踝关节的所有肌腱进行治疗以维持平衡。软组织松解术作为一种功能性治疗形式,是康复期主动休息时所必需的一项理想治疗技术。随着康复的继续,会相继产生代偿性问题。在脚踝扭伤病例中,由于生物力学机制上的微妙变化,会发生足底肌紧绷问题进而导致腿瘸,那么另外一条腿也会产生紧张。通过按摩、有效的检查以及软组织松解术,可以使这些问题的影响最小化。
固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定后,例如骨折后一个肢体拆除石膏或移除支架时,软组织松解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结疤和浮肿,促进软组织恢复灵活性和弹性。这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力量、本体感觉和协调性。上述情况也适用于外科手术之后,手术切口及休息周期会严重影响软组织的状况。任何切口都会导致结疤,而且长时间的休息会导致力量下降及功能减退。这些问题常会使肌肉组织缩短且活力不足。康复时运用软组织松解术是非常理想的方法。
软组织松解术结合其他疗法
大多数损伤都包含软组织损坏,从而导致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所以即便需要其他形式的治疗,施以适当的按摩也有助于加速康复。例如,如果出现了机体失调或限制的情况,关节要恢复活动,一定程度的激活和调整就是必要的。在不良神经紧张的病例中,可能需要滑动组织界面的神经以释放压力。在这些情况中,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从业者运用相应的技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处理损伤。熟练使用软组织松解术对于上述两种治疗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果软组织能够以可控的、独立的方式自如运动,它们将有助于控制关节或神经活动,以及维持其他治疗的效果。许多业务中心和诊所都采用综合学科方法来治疗损伤,软组织松解术是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软组织方面的专业技术在不断发展,使用软组织松解术时就能证明其益处,软组织和运动方面的专业人士也能意识到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例如,对解剖学领域训练实践的理解(Myers,1997a,1997b)可能有助于在过度使用损伤病例中推广已有治疗模式。了解罗伯特·谢利普(Robert Schleip)提出的肌筋膜网络的高杠杆作用同样有用,例如对大转子周围的组织的处理会影响整个骨盆。
重要注意事项
在了解相关禁忌的情况下,包括软组织松解术在内的按摩都是安全的治疗方法。按摩也可能导致不利或危险的情况,所以提前了解相关禁忌是非常有必要的。按摩在预防性保健、治疗轻微的软组织损伤和过度使用损伤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效果。但是,使用按摩方法单独治疗较复杂的损伤之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或向其问诊。按摩治疗师也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从医疗保健从业者处获取的诊断信息能够帮助治疗师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从而确保软组织松解术满足患者的需求。
和其他按摩方法一样,应该避免在过度治疗部位实施软组织松解术。当在充血组织上进行治疗时,该组织在放松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对身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治疗,而不是仅针对同一部位或功能障碍部位重复实施。按摩本身就可以减轻组织损伤。
评估软组织
肌理
经验丰富的按摩治疗师能够根据感觉区分不同类型的软组织。在放松且状态良好时,肌肉摸起来更柔韧。肌腱作为肌筋膜的纤维性延伸,更有力、更有弹性。在特殊的筋膜增厚部位,例如髂胫束和胸腰筋膜,组织也给人有力而略失弹性的感觉。
有必要对相关组织进行全面评估以判断它们的状态。很多深层肌肉不易直接触及。浅表肌肉放松使它们变得柔软,从而使治疗师能够进行治疗并影响深层肌肉。在有些情况下,却只能触碰到肌肉的边缘。例如在腰方肌的治疗病例中,来自侧面的压力会直抵脊椎,筋膜和外层肌肉纤维会因放松而拉伸,从而滋养和放松整块肌肉。
年龄、性别、体适能、身体进行的活动或运动类型、缺乏活动、运动和比赛水平、职业、先前的损伤等都会导致一些普遍的变化。不良肌理分为以下几类。
1.高张力和肌肉紧张
肌肉紧张意味着肌肉张力的增加和静息长度的减少。当肌肉出现高张力时,肌肉内张力过大,会变得僵硬,但是静息长度可能减少或增多。
缩短的高张力肌肉需要拉长。熟练运用软组织松解术定位受限组织,可加速这一进程。如果是严重的肌肉萎缩,在使用软组织松解术进行按压和拉伸之前,建议先缩短肌肉。
触诊时,纤维会有坚硬、不易弯曲的感觉。
2.瘢痕组织
炎症和修复会导致胶原性瘢痕。瘢痕组织是成纤维细胞分泌的一种新的胶原蛋白,用于修复撕裂的组织。充分的恢复、活动和强化可以使瘢痕组织被再生组织重新吸收和取代。通常,由于最初出血的严重程度、意识不足或康复不足,瘢痕组织仍然存在。即使是很小的瘢痕也会损害组织功能。最初,瘢痕组织可限定、保护和支持受损部位,但最终会由于缺乏活动性、延展性和强度而被其他组织替代。鉴于此,如何避免在一次治疗中消除过多的瘢痕组织值得思考。
触诊时,瘢痕组织会呈现沙砾、纤维或木质的感觉,严重者会有坚硬的固体感。
3.肌肉粘连
粘连组织属于带状纤维,形成方式与瘢痕组织一样,它会限制原本应该相互分离的组织之间的运动。在炎症期和随后的愈合过程中,随着瘢痕组织的形成,新陈代谢活动会增强。在这个过程中,纤维蛋白堆积在伤口处类似于胶水,局部变化如血液循环减少、代谢废物增加,都会导致早期的颗粒组织变得黏稠。通常情况下,纤维沉积无法被再次吸收。
这通常会导致纵向的带状粘连。本书多处建议进行临近肌肉群的分离,这里指的是对肌肉之间或肌肉内主要部位发生的粘连进行分离。
粘连组织可能会有木质感或纤维感,横向触诊时手会被弹开。当肌外膜发生粘连时,很难区分两个临近肌肉的边缘。
4.水肿和肿胀
水肿和肿胀是由炎症和受伤后组织液分泌增多,以及对炎症的后续反应所导致的。组织紧绷或结疤时会压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就会导致慢性肿胀,从而限制该部位外围液体的流动。要确保不会导致症状更为严重的水肿。
相关部位的触感类似海绵般松软,组织可能会出现凹陷。
5.浅筋膜和肌筋膜的一般僵硬程度
当大范围的身体部位感觉僵硬且难以抬举和移动时,便可以在浅筋膜和肌筋膜中发现僵化组织。出现筋膜室综合征时肌筋膜会变得又紧又厚,即使肌肉放松,肌内压力的增加还是会引起疼痛。炎症
炎症是组织对损伤的初始反应,将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体征和症状: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或功能减退。通常应该避免直接对炎症部位进行治疗,因为那样会导致更多组织损伤并延缓愈合速度。在炎症的周围进行治疗可以确保组织获得充分的滋养,使周边组织活动自如,减少受伤部位的充血并加速愈合。对于较大的创伤,这样的治疗方式在初期无法实现,因为软组织松解术中的运动部分对急性损伤有影响;当在过度使用损伤中出现慢性炎症时,对其进行治疗是有益的。7秒测试对于指导治疗是非常有用的标准。
7秒测试
慢性疾病,例如肱骨外上髁炎,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慢性炎症,所以有时候很难评估适当的直接压力,因而有必要对组织受限的整体模式进行治疗,例如将腕伸肌并入伸肌总腱,但也有必要对局部发炎的部位进行治疗。如果某部位比较敏感,保持按压7秒,以避免因刺激造成更大的创伤。如果疼痛减轻或没有变化,就可以对该部位进行治疗。如果疼痛加重,则可能是对于炎症而言,压力过大,所以应该避免对该部位直接治疗。如果对于组织是否被过度治疗有疑问,可以进行冰敷,以保证实施软组织松解术的积极效果。
肌肉平衡
软组织松解术对于恢复肌肉平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放松高张力组织有助于增强虚弱无力的肌肉。了解如何根据肌肉特性,如根据高张力、限制性及弱点的敏感性来进行分类,将有助于治疗计划的实施。
根据肌肉在肌肉骨骼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有的肌肉主要负责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姿势,其他一些肌肉则负责直接提供动态运动。分类有益于从业者平衡恢复治疗,但是也必须意识到各个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肌肉群仍然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研究领域,并且存在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研究将肌肉分为局部稳定肌、整体稳定肌、整体原动肌(Bergmark,1989;Commerford and Mottram, 2001)。
稳定肌往往是深层的单关节肌肉,可以帮助姿势保持一段时间。它们和其他稳定肌一起收缩,以支撑和保持姿势以及控制运动。它们通常富含慢肌纤维,主要进行有氧运动,不易疲劳。
局部稳定肌(如腹横肌、多裂肌、腰大肌、棘间肌、股内侧肌、斜方肌下束和颈深屈肌)无法提供重要的关节运动,它们进行等长收缩,以增加关节刚度,实现运动的分段控制。
整体稳定肌(如前锯肌、臀中肌后2/3、臀大肌、棘肌、长颈肌和腹斜肌)的功能是维持稳定以及提供部分关节运动。它们一般通过离心收缩控制运动范围,通过等长收缩保持姿势。它们也可以通过向心收缩促进运动。
原动肌(如肩胛提肌、斜角肌、背阔肌、髂肋肌、腹直肌、阔筋膜张肌和腘绳肌)主要存在于浅表层,为快速及动态需求提供更大范围的运动。它们可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运动,并含有高水平的快肌纤维。
由于功能障碍,局部稳定肌很可能会受到限制且激活较慢。整体稳定肌容易产生抑制,多表现为肌肉的延伸与肌无力。稳定肌随后便无法为其他肌肉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
另外,原动肌除了自身无法发挥稳定的作用以外,长此以往,它们还会变得紧张、过度活跃、紧绷。占支配地位的紧绷的原动肌会向一个方向拉动,受限的稳定肌将无法维持姿势或控制运动与其抗衡,从而导致肌肉失衡。
这将对关节排列和运动产生不利影响。姿势不准和变化运动模式将导致过度使用损伤。
关节的中立位置和姿势辅以可控运动对肌肉骨骼系统施加的张力是最小的,有利于其平稳且有效地发挥功能。为实现这一目标,稳定肌必须迅速、有效地激活,原动肌则需要保持柔韧、放松,并延长至相应的长度以满足特定活动的需求。
软组织技术,例如软组织松解术可以对紧绷的肌肉进行快速、有效的放松。通过放松和拉伸紧绷的肌肉,更容易调动受限的肌肉。
临床经验表明,髌骨轨迹不良就属于这类问题,正因为如此,应经常要求运动员进行股内斜肌的力量训练,但此类训练往往无济于事。放松紧绷的股外侧肌能够快速解决这一问题。肌肉失衡的另外一个典型病例出现在斜方肌上束和下束中。紧绷的上束和虚弱的下束会导致颈部、肩部、肩胛带的功能障碍。很多人针对斜方肌下束进行的治疗都收效甚微,但是通过对上束进行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单独采用手法治疗同样不足以维持软组织的改变,在疗程内和治疗后进行特定的重塑训练对于维持治疗的有益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对重塑训练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监控,可以提高运动控制,加强和重新激活受抑制的肌肉,拉伸短而紧绷的肌肉。最初的一次或一组训练可能收效甚微,仅特别针对一些外显的症状,通常会适当地循序渐进以全面恢复其功能。瑜伽、普拉提、费登克瑞斯训练法、亚历山大技术等都是很好的肌肉骨骼系统再平衡方式,这些训练方式的重点在于强化、拉伸、核心稳定性和运动控制。
结合重塑训练方案,软组织松解术有助于恢复肌肉平衡、纠正姿势以及形成有效的运动模式。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软组织松解术实践指南》(第三版)。本书由小 tc 购得正版后进行扫描,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