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六章、对传统概念主导的许多痛症诊断名称的重新认识(1)-《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16.1“下腰痛”

有人提出,“下腰痛是骨科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必须明确认识,腰痛不是病名,而是一系列症状或为综合征。本病的病理基础可以在骨内,也可以在脊柱外。病因是多方面的,可起源于脏器的疾病、神经疾病、血管疾病、脊柱疾病,个别还带有心理因素”(《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1992年,第221页)。

笔者认为:

1.“下腰痛”亦称下背痛,均译自英文low back pain。下背(low back)者,指的是腰也,应该译成腰痛而不是“下腰痛”。由于腰痛多出现于腰。~骶:部位,可以说是真正的下腰痛所在处。为了避免与上述误译的“下腰痛”相互混淆,对这个部位的疼痛正名为腰骶痛,在征象学上更符合解剖学的特征。

2.既然该书已经明确了下腰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这就是说“下腰痛”仅是许多疾病的共有征象,可由该书列出的“坐骨神经痛、纤维织炎、腰骶部劳损、关节突综合征、脊柱峡部裂、脊柱滑脱、腰椎椎管狭窄、脊柱侧凸”等所引起,则就应该在该书目录的排列上把“下腰痛”放在总纲位置,其下再列出引起“下腰痛”的上列疾病,才符合图书目录正规分类的要求。如今该书却把这个既代表总征象又代表“综合征”的“下腰痛”,与其下属引起“下腰痛”临床表现的上列疾病并列一起,这样就会使读者产生错觉,误认为“下腰痛”是有别于上列疾病的单独病种。这种排列不当造成分类学上出现主次不分的混淆,是缺乏科学性的。

3.既然该书已经明确了“下腰痛的病理基础可以在骨内,也可以在脊柱外”,其病因“可起源于脏器的病症、神经疾病、血管疾病、脊椎疾病”,而且考虑得很周全,连“个别还带有心理因素”的病因也包括进去了。但遗憾的是,尽管该书已经提出病理基础“也可以在脊柱外”的正确见解,但是,恰恰把这个发病率极高的危害人类健康至巨的世界性疾病——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痛、腰骶痛或腰腿痛没有写入书中。如今这样的失误竟然出现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之中,这对该书的质量在国内外将会产生何等不良的影响?!笔者始终认为,对某一个学术观点人人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变,但在编写专业书时必须抛弃成见,应该把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全部搜罗进去,才有利于正确开展“双百”方针;一味排斥异己的做法必将铸成大错。目前软组织外科的学术思想不仅在中国普及,而且早在1987年跨入了国际医坛,这不是一个深刻的引以为戒的教训吗?

4.既然引起“下腰痛”的上述疾病的病因在该书中均多明确,如果仍把“下腰痛”作为“综合征”来看待,岂不是把诊断弄得更加糊涂了吗?

基于上述四点理由,笔者对“下腰痛”不论在征象学上或诊断学上早已废弃不用,就谈不上在这里作进一步的探讨了。

16.2“坐骨神经痛”

有人提出,“坐骨神经痛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症状。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总的来说,坐骨神经痛可以分为两大类:根性压迫综合征;继发于其他部位的反射痛”,“治疗前,应找出致痛原因”(《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1992年,第222页)。

笔者认为:

1.既然该书已经明确了“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例如“①丘脑痛”、“②神经根痛”、“③骶丛病损”、“④坐骨神经干病损”、“⑤反射痛”和“⑥血管病损”,而且在“治疗前,应找出致痛原因”,这些已经说明在治疗前早明确了“坐骨神经痛”的真正病因和做出了正确的诊断,理该废弃这个“坐骨神经痛”和建立本病新的诊断,也就不需要再在这里进行重新研讨了。正因为“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在临床中难以查明,所以目前仍把这个以征象代替疾病的诊断名称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继续保留下去。这样的思考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2.该书继承了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的谬论不变,把“坐骨神经痛”分为上述两大类,也就是沿袭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仍在应用的“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和“反射性坐骨神经痛”。但是以软组织外科新学说作进一步分析,这种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早被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所完全取代,已为临床实践所验证。所以这种非科学性的传统分类法落后了,不中用了。

3.“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和“反射性坐骨神经痛”通过软组织松解手术的验证,均属腰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两者所共有,而且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腰椎管内软组织损害的发生率。临床实践证明,“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决不是“根性压迫综合征”所固有,疼痛也不是椎管内神经根受压所引起;其真正的椎管内疼痛来源于鞘膜外炎性脂肪结缔组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于神经末梢,这是真正的病因,与神经根的压迫无关。所以上述的按照传统的概念分类的“坐骨神经痛”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基于上述三点理由,笔者在疼痛临床中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早就废弃了这个以征象作为诊断的“坐骨神经痛”。

16.3“腰骶部劳损”

隐藏内容需要您加入tc书屋后方可查看,如您已经是tc书屋会员,请登录后查看。如还没有加入tc书屋会员,可联系手机 18847444026 咨询。如您不了解tc书屋,请 点此查阅tc书屋简介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

上一篇:18、第十五章 对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传统的某些问题的探讨(下)-《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下一篇:20、第十六章、对传统概念主导的许多痛症诊断名称的重新认识(2)-《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