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十五章 对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传统的某些问题的探讨(下)-《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15.2.4骨质增生

也称骨赘。这里指的是全身各个骨骼的椎管外生性骨赘和脊柱各个节段的椎管内生性骨赘。长期以来,医学界在临床上对骨质增生一向作为骨骼的肥大性改变,也就是生理性退行性变来认识的。骨性退变不同于骨性病变,不可能引起征象;只有骨性病变才有可能引起疼痛。这是基本的科学性常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什么时候起,在骨科临床中潜移默化地出现了骨质增生致痛这个背离客观实际的概念。迄今国内外医学界许多学者已不加分辨、理所当然地把骨质增生当做疼痛的正统原发病因来认识。因此近10多年中骨质增生门诊纷纷应时而生;我国也不例外。令人惊讶的是,国内外新近出版的许多权威性医学书籍、医学刊物特别在疼痛的专业性杂志中,未经科学验证竟然也肯定了这个存有严重争议的受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主导的产物当作疼痛病因。应该说,这全是阴差阳错的非科学性认识。为什么这样的非科学性认识竞能进入国际医坛达到如此泛滥的境地,在人群中家喻户晓,造成病员心理上对“骨质增生痛”这个“不治”之症抱有不必要的恐惧感和悲观绝望的消极情绪,这是事出有因的。虽然软组织外科学关于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的正式问世已有20多年之久,在临床实践中早已明确了神经组织受急慢性机械性压迫刺激引起的不是疼痛,神经组织受渐增的慢性机械性压迫,由于神经本身具有强大的抗压作用而不易引起功能障碍的麻木或麻痹,以及疼痛来源于椎管内外软组织附着处罹患的无菌性炎症病变之化学性刺激作用于各自的神经末梢所导致,与椎管内外退变性骨赘风马牛不相关等科学论证,笔者以此指导软组织外科的临床实践,许许多多疑难痛症的诊疗工作一一迎刃而解,理该得到早日推广。可是事与愿违,这个新学说正是由于传统概念的束缚而未能被人们所完全认识和接受,以致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这个好发于机体各个部位的慢性疼痛的真正发病机制仍一无所知。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继续全面占据统治地位。鉴于这种传统理论主导的“椎间盘切除手术”在不少病例中也取得相当的近期疗效,因此就把全身骨骼的外生性骨质增生和脊柱各节段椎管内生性骨质增生的生理性退变,也潜移默化和不加分析地当做致痛的原发病因,并不断地向病员灌输这个阴差阳错的概念;以及商业机构为了谋取经济效益,借此非科学性概念作为推广许多治疗“骨质增生痛”的“新药”,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到处大做虚假宣传广告,长期向群众灌输这种以假代真的概念。两者是造成骨质增生致痛的错误认识之所以泛滥的重要原因。但主要的差错责任应该由信奉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的医务工作者来承担,这是难以推诿的。

现在笔者为了统一对骨质增生是否能引起原发性疼痛的认识而作如下的两点分析:

1.从理论方面来看,骨质增生与椎间盘突出物相同,均属机体组织的生理性退变,也就是人生过程中生、老、病、死的四大自然发展规律的内容之一。既然骨质增生是骨骼的老化表现而不是病变,就不应该引起疼痛。这与常见的“头发由黑变白”、“皮肤由光润变皱纹”、“视力由清晰变模糊”等生理性退变的老化现象不会出现疼痛的情况相同。人们只要正确领悟“老”与“病”两者全属完全不同两码事的简单哲理,不难在思想上完全明确,骨质增生这种老化表现被传统概念歪曲成疼痛的原发病因是谬论和完全违背人生过程的自然发展规律真谛的医坛假货,就不会发生骨质增生致痛的误解。

2.从临床实践方面来看,综合国内外有关骨质增生疼痛的治疗手段的极大多数属非手术疗法,品种繁多,如传统推拿、“正骨”手法、传统针灸、各种理疗、局部封闭、各类痛点药液注射、各型疼痛治疗仪等层出不穷。其中无效病例并非少见;但多数各有不同程度的短暂或近期疗效,因此吸引了相当多的急于解除病痛的病人,扩大了群众对骨质增生痛错误认识的影响,使之益形泛滥。但是,从软组织外科新学说作进一步分析,这类非手术疗法治疗有效的真正对象,实际上全是椎管内外具有无菌性炎症的病变软组织,决不是椎管内外骨质增生的本身。因为治疗后复查,其骨质增生在X线片上仍提示原封不动地存在着或有增无减。试问机械性压迫致痛论信奉者,为什么这种骨质增生继续存在而不再引起疼痛,其治疗原理将如何自圆其说呢?其次,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顽固性全身各个部位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合并椎管外生性骨赘或椎管内生性骨赘和后期改用“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时,笔者不处理椎管内外增生的骨质,均取得立竿见影的近远期治愈显效率。这样就可完全排除骨质增生致痛的可能性。上述的软组织性手术疗法或微创疗法满意疗效的验证,早已彻底否定了骨质增生这类机械性压迫致痛的谬论。现在,如何解释两者与传统概念有悖的治疗原理,将成为每位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信奉者应该正视的难题。

综上所述,不论从理论或临床实践进行分析,均证明了骨质增生仍属经得起考验和不可能被人为地更改的骨组织老(化)的定义,以及骨骼的生理性退变不会引起征象,疼痛来源于骨质增生所在部位的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所以,骨质增生致痛的概念由于不符合客观实际,属非科学性,应该早作重新认识。

15.2.5椎间盘变性与突出

与上述的椎管内生性骨赘相同,也是椎间盘组织的生理性退变结果而不是病变,本身就不会引起疼痛。这种椎间盘组织的老化表现人人都可发生,如果选择一批素无腰痛病史的中老年健康人作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这样说,95%以上受检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物发现,是不足为怪的。还有与椎管内生性骨赘类似,这种椎间盘变性与突出的形成过程也十分缓慢,又因为椎管内神经组织对渐增的慢性机械性压迫具有强大的抗压作用,不易引起麻木或麻痹;更因机械性压迫刺激神经组织不应该引起疼痛,所以上述的中老年健康人的椎间盘突出物即使很大,由于椎管内鞘膜外脂肪结缔组织和椎管外软组织骨骼附着处不存有无菌性炎症病变,故而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征象。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往从未被人们所认识。

笔者根据软组织外科新学说提出下列10点彻底否定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主导的“椎间盘突出症”的理由:

1.自从 1934 年Mixter 和 Barr发表了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就引起医界的广泛重视,公认为椎间盘突出物刺激神经根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的病因。于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在腰腿痛领域中始终占领着统治地位,形成了“椎间盘王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量“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验证下,认识到这种““开窗,式、半椎板式或单一全椎板式椎间盘切除手术”的近期疗效尚可;而远期疗效极不理想,大多数病例残留不同程度的残余痛或麻;有相当数量病例术后就根本无效。两者即使接二连三地行多次椎管内手术包括脊柱融合手术在内,均未能缓解痛麻,部分病例重复手术后出现下肢完全瘫痪等更为厉害的征象,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健康。故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这类病例诊断为“下腰部(或腰骶部)手术失败综合征”,成为医界的病因不明和医治无望的棘手难题。对照我国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情况也完全相同。本书病例报告中列举的病例208 —235、病例262—264、病例265—273、病例428、病例451和病例625等43例经外院行1—3次“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失败的严重致残病例,就是一确实的证据。但对这43例严重病例,笔者运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取代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指导临床实践,以躯干下部特定部位分布的高度敏感压痛点为依据分别施行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除3例取得近期有效率外,其余的病例出人意料地均获得远期疗效的治愈显效率。从而证明了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确属“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多见的发病原因。

2.1974起的近10多年来对外院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失败的严重病例,笔者根据压痛点阳性结合腰脊柱“三种试验”检查阴性明确为单纯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者,一律改用“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在60多位患者的治疗中,也取得与手术疗法不相上下的满意和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未遇失败病例。这说明极大多数的“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病因属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故而这种微创疗法和上述的手术疗法之所以成功属因果关系。

隐藏内容需要您加入tc书屋后方可查看,如您已经是tc书屋会员,请登录后查看。如还没有加入tc书屋会员,可联系手机 18847444026 咨询。如您不了解tc书屋,请 点此查阅tc书屋简介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

上一篇:17、第十五章 对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传统的某些问题的探讨(上)-《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下一篇:19、第十六章、对传统概念主导的许多痛症诊断名称的重新认识(1)-《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