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带
骨盆带强壮稳固,活动性很小。骨盆带连接了下肢与脊椎,从而将身体的重量转移到腿上。在身体坐下、站立以及进行其他活动时保持正确的骨盆姿势,对于确保该部位的有效运行非常重要。确保躯干和髋部肌肉的平衡和力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腰骶关节连接骶骨和腰椎,易受损伤。髂腰韧带非常强韧,有助于稳定最后两节腰椎。它是胸腰筋膜(前段和中段)的一个特殊延伸,起源于第4和第5腰椎的横突,连接到髂嵴的后内唇。骶髂关节连接骶骨和骨盆带,并把身体的重量从躯干转移到腿上,因此在治疗该部位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骶髂关节表面,骶髂韧带的各节从骶骨连接到髂后上棘(PSIS)区域。治疗时必须要涉及目标部位周边的结缔组织,不对称的姿势或活动(特别是坐、站、弯腰)会加剧重复性压力,可能会造成瘢痕和僵硬;这样会影响该部位的稳定性和活动,导致下背部和骶骨部位的疼痛,可能还会引起腿部的疼痛。
骨盆在耻骨联合处连接。腹直肌、腹外斜肌和长收肌的腱纤维覆盖在软骨椎间盘上,这为关节提供了额外的力量和稳定性。当出现耻骨炎和耻骨联合功能障碍(SPD)时,就应该对肌肉进行治疗。
髋部
髋关节的力量极大,其肌肉结构是完成动态运动和向前行走活动的必要条件。髋部支撑身体的重量,从步行、跑步到跳跃,在一系列不同的负重活动中,它们会将力量转移到另一条腿上。在全关节活动度之内,髋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足够的力量,这都有利于其生物力学效率和平稳流畅的步态的保持。
髋部伸展
主要肌肉:臀大肌、腘绳肌[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长头)]和大收肌(垂直纤维)。
臀大肌
臀大肌是一种非常强壮的肌肉,参与了髋部的有力伸展,尤其是从屈曲的位置开始伸展。爬楼梯,由坐姿和深蹲变为站起,步行上坡或跑步(尤其是快跑,需要很大的驱动力和爆发力),这些运动都需要运用臀大肌。由于臀大肌起源于背部的下筋膜,所以会参与身体从屈曲到伸展的动作。臀大肌也是很重要的外旋肌,会影响脚的踏步动作。臀大肌内也会出现静态的紧张,因为这有助于在保持坐姿时支撑身体的重量。肌肉收缩可以使坐骨结节不必承受身体的重量,由于我们倾向于使用某一侧的臀大肌胜过另一侧,因而导致了失衡。
臀大肌容易受到抑制,通常是由不良姿势和久坐导致。失衡发生后,反过来会导致腘绳肌在髋部伸展动作中过度承受负荷,随后导致下背部组织承受更大的压力。软组织松解术有助于改善臀大肌的健康状况,促进力量训练计划的开展。臀大肌所承受的压力更有可能始于骶骨和髂嵴,其纤维会嵌入髂胫束和臀肌粗隆中。
髋部外旋
主要肌肉:臀大肌、臀中肌后部纤维、缝匠肌和深层外旋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上孖肌、下开肌、股方肌和腰大肌)。
这些肌肉对于稳定髋部的所有运动都非常重要,可防止过度内旋。梨状肌的功能并不明确,在保持坐姿时它是外展肌,在步行和奔跑时,它又是重要的稳定肌,因为它有助于维持单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的姿势。坐骨神经就在梨状肌下面,大约有17%的人患有坐骨神经问题。坐骨神经可能会与紧绷的梨状肌发生粘连并产生坐骨神经病症(大腿后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坐骨神经痛被称为“梨状肌综合征”,软组织松解术适用于此症。
臀大肌和深层外旋肌的治疗
患者俯卧,通过将膝盖靠向治疗床来屈曲髋部,此时通过按压臀部连接处来施加压力,按压点远离髂嵴和骶骨。由于按压非常精准,所以患者会感觉到非常轻微的拉伸感。为了使整个肌肉得到更好的拉伸,以侧卧姿势对肌肉进行治疗,患者通过主动屈曲髋部来实现完全屈曲。
或者让患者俯卧,将膝盖屈曲成90度,轻轻地内外转动小腿,这样的动作本身就表明了髋部或骨盆受到限制。首先进行适当的固定,再进行大面积的按压,远离骶骨,然后远离髂嵴,每次都施加压力。然后使小腿内旋,释放压力,再将腿移到起始位置。
按压应有条不紊地覆盖臀大肌的整个区域。主动软组织松解术特别有益于关节活动度缩小的患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只需要在舒适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肌肉得到放松和拉伸后,可以逐步治疗深层旋转肌。用手肘或指关节轻轻按压梨状肌,施力点位于骶骨和大转子之间的中点位置。确保肌肉保持放松状态。尽管很难区分(旋转肌),但其他的旋转肌也会受到影响。在臀大肌的下方远离坐骨结节的方向滑动按压,可以触及股方肌。完成上述任何一种深度的按压后,在髋部内旋时保持压力,然后迅速释放压力。
髋部内旋
主要肌肉:臀中肌前纤维、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梨状肌(活动范围在90度以上)。
内旋肌的治疗
臀中肌和臀小肌可以同时治疗,因为臀小肌就在臀中肌的正下方。按压臀中肌(前纤维),远离髂嵴,腿部外旋;针对臀小肌进行深度按压,然后腿部再次外旋。另一种有用的方式是让患者仰卧,将一只手压在另一只手上,用中指按压臀中肌,然后缓慢、轻柔地横向牵拉肌肉纤维。当患者主动旋转腿部时,用你的膝盖固定患者的另一侧髋部以稳定其骨盆,如果后纤维被按压就向内侧旋转,如果前纤维被按压就向外旋转。使用同样的方法也能有效地治疗阔筋膜张肌。
腰骶交界处和骶髂关节部位的治疗
髋部和下背部热身完成后,可以着手该部位的治疗。让患者侧卧,用指关节固定结缔组织并按压,按压点远离髂后上棘。指导患者最低限度地屈曲髋部或让患者向后倾斜骨盆。在髂后上棘和腰骶关节之间的“V”字处实施结缔组织按压,再次指导患者屈曲髋部或使骨盆后倾。
腘绳肌
主要肌肉: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
如果膝盖大部分或全部伸展,腘绳肌可协同臀大肌伸展髋部。在屈曲姿势下,腘绳肌还可帮助臀大肌伸展脊柱。如果不伸展髋部,那么腘绳肌也是有力的膝屈肌。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时,也可适当转动。(译者注:腘绳肌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屈膝和伸髋。)
腘绳肌拉伤常见于短跑运动,因为该运动中肌肉需要产生强大的力量。腘绳肌问题是短跑运动员的常见伤病。短跑的起跑姿势使3块腘绳肌都承受了巨大压力,以支撑两大运动:躯干由蜷缩状升起,同时髋部有力地伸展以推动身体向前。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可能要冲刺25米后才能完全直立。肌肉的起始点和腹部发生拉伤的情况往往比嵌入点处更为常见。当腘绳肌为控制膝盖伸展而进行离心收缩时,腘绳肌拉伤也经常发生在脚跟着地之前。
腘绳肌常过度紧张,在髋部伸展时过度使用,往往以影响臀大肌为代价。诸如久坐、长时间驾驶等生活习惯,都会导致髋屈肌变短和臀大肌变长,提高腘绳肌变短或臀大肌受抑制时的敏感性。
腘绳肌的治疗
腘绳肌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关键是要根据肌肉的大小和问题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总而言之,首次检查时宜采用俯卧姿势。将膝盖屈曲90度,在每次膝盖伸直时对肌肉起始点实施按压。
从肌腱的嵌入点到起始点进行治疗,定位3块腘绳肌。为进行更精确的按压,可以实施主动软组织松解术。深入肌肉群之间以分离粘连组织,用拇指或指骨大力按压,同时指导患者伸展膝盖。
仰卧位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伸展。用肩部支撑患者的小腿,用手肘进行按压,也可用拇指或指关节进行更集中、有力的按压,指导患者伸展膝盖。
另外,按压部位应远离腘绳肌的起始点,向嵌入点进行按压或者用肩部移动患者的髋部使其屈曲,或者指导患者屈曲髋部,让患者抓住膝盖后上方的腿部,并将其向上拉至屈曲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按压时应缓慢进行,因为任何粘连组织都非常敏感。在同一次按压期间同时进行髋部屈曲和膝盖伸展,能够有效地放松肌肉,让患者更加灵活,但治疗时应非常小心。也可以让患者以侧卧姿势按压该部位,确保大腿在髋部屈曲时有所支撑,这适合于柔韧性不足的患者。
对腘绳肌实施负重软组织松解术也有很好的效果。患者站立,按压腘绳肌并指导患者进行伸展。
髋部屈曲
主要肌肉: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髂肌、大腰大肌和小腰大肌(不常出现)。
所有髋屈肌都会让骨盆向前倾,如果发生粘连或紧绷,就很难使骨盆有效地保持中立姿势,还可能会伴有腹肌无力的症状并导致脊柱前弯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行特定的腹肌独立力量训练就至关重要,软组织松解术可以帮助髋屈肌重获力量。腰大肌强健有力,是主要的姿势肌。当嵌入点固定后,腰大肌有助于身体以卧姿进行屈曲。治疗时,如果下背部有问题,如患者有脊柱前弯症或其他不良姿势,应该时刻关注两侧的情况。髂肌和腰肌常被称为“髂腰肌”。
髋屈肌的治疗
让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轻柔而稳定地按压其股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会有一点痒),按压位置应远离肌肉起始点。指导患者向后倾斜骨盆。还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让患者以侧卧姿势治疗髋屈肌。充分支撑腿部,适当按压,并使腿部伸展。
对于沉重的腿部来说做到这一点有点困难,但是通过主动活动,还是可以进行适当的按压,而且只需要髋部稍微伸展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放松。
对于髂腰肌则需要非常小心,患者充分放松对于取得良好的疗效至关重要。让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并屈曲膝盖,将手指放在与肚脐水平的腹直肌边缘的外侧(最后一根肋骨和腹白线之间的一半处);当患者呼气时,用手指轻轻按压肌肉,当患者吸气时停止;第2次甚至第3次呼气时才能进行更深入的按压。一旦达到所需深度,手指的角度稍微向内侧倾斜就能感觉到腰大肌。指导患者进行髋部屈曲,能通过感觉到肌肉缩短来确定位置。如果引起明显的不适,可以稍微减小压力。之后,保持按压,指导患者伸直腿部以便于进行软组织松解术。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后倾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放松效果。这种方式实际上只会影响到该深层肌肉的表面,但通过按压筋膜,可以使整个肌肉都得到放松。
指导患者以同样的姿势治疗髂肌。在髂前上棘和髂骨凹陷处的上方缓慢地移动,保持按压并指导患者伸直腿部。
当腰大肌和髂肌合并形成髂腰肌腱时,以中等力度按压髂肌和腰大肌。侧卧姿势可以使髂肌得到有效放松,你可以触及肌肉并指导患者伸展髋部,确保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置。
髋关节内收(腿内收)
主要肌肉:长收肌、大收肌(斜纤维)、短收肌、股薄肌、臀大肌(下束)和梨状肌(活动范围在90度以上)。
所有的内收肌都非常重要,它们在步行和跑步的支撑阶段可以保持大腿向内收以防止外侧失去平衡。内收肌群撕裂常被称作“腹股沟拉伤”,通常出现在与股四头肌相比,内收肌较为虚弱的情况下。在短跑运动或突然改变方向的运动中容易发生这种拉伤。过度使用(如骑马或踢足球)导致过度紧张(高张性),都可能诱发这类问题。拉伤通常出现在肌肉起始点或肌腱联合处。保健按摩对于该部位获得并维持柔韧性与力量至关重要。大收肌是最大且最靠后的内收肌,其起始点靠近腘绳肌,有助于髋部的伸展。运动员认为无足轻重的腘绳肌疼痛经常是大收肌在作祟。根据大腿的姿势,肌肉仍然可以向内或向外转动。
髋部内收肌的治疗
即便对于柔韧性良好的人,该部位的治疗也常常较为敏感,所以确保患者放松很重要,也就是说要在实施按压前先缩短肌肉。患者采用仰卧姿势,治疗师扶住患者屈曲的膝盖并将他的脚置于治疗床上,用另一只手按压肌肉,即长收肌和耻骨肌的边缘,然后让腿部被动地外展,或者指导患者将腿外展至治疗师的手边,确保另一侧髋部不会抬起。
治疗时可以靠近耻骨以确保涉及肌肉的起始点。对于股薄肌而言,做伸直腿部的拉伸可能会更有效,因为该肌肉同样要穿过膝盖。
为了轻松定位大收肌,可以让患者躺在治疗床的末端,用身体支撑整个腿部,让髋部更加灵活。这样有助于定位大收肌,增加髋部屈曲程度以促进软组织放松。实施恰当的按压并建议患者在必要时适当外展或屈曲髋部,以分离粘连组织。对于其他内收肌的有效治疗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它们相互之间进行分离和来回移动,并根据内收肌的第2次运动情况在必要时稍微改变运动形式。
大收肌对于负重软组织松解术的反应良好,指导患者在站立的同时进行拉伸。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软组织松解术实践指南》(第三版)。本书由小 tc 购得正版后进行扫描,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