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去艾球灰、起针和针眼消毒:艾火熄灭后针身的余热仍有治疗作用,须待完全冷却才可起针。起针前先将针尾上的艾球灰去除干净,以后再移除针间垫布。此时震碰针身引出的针感就变得显著减轻,证明银质针针刺和热疗对深层病变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已起到相当的治痛作用。以后医师手指执酒精棉花球按住针眼皮肤,作反刺入方向快速起针。起针后的针眼涂2%碘酒后,用75%酒精棉球擦净脱碘。针眼完全暴露,48小时不与水或不洁物接触,则针眼是不会产生感染的。只有踝关节周围或前足部位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的针眼因距离地面太近,可在严密消毒下用75%酒精棉花片条盖满针眼,再作纱布绷带包扎2天,可保护针眼免遭污染。手腕部针刺者也可作相同处理。起针后的针眼多不出血。但皮内的毛细血管刺破时,由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病例常有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变差而易渗血,需用酒精棉球压迫针眼片刻,渗血均会停止,不会发生皮内血肿。银质针针刺虽远离重要血管不会发生严重事故,尖而不锐的银质针针头进入肌肉遭遇小血管时具有钝性分离作用,也不易刺伤这些小血管,但在幅度较小的多次提插时也有可能刺伤这些滋养血管而形成小血肿,多发生于冈下窝或髂翼外面深层软组织附着骨面的滋养血管,这是无法避免的。不作处理均可在1周内自行完全吸收。这种血肿形成的发生率不高,在笔者的临床中仅是偶尔发生。银质针针刺与毫针不同,除艾球燃烧外,不需作针刺手法来产生补泻作用,也不需用兴奋、抑制、诱导的手法来提高针效;更不需要留针以加强针刺的作用。从而显著地简化了针刺的传统手续和缩短了治疗时间。还得注意的是,在针刺操作中医师要多关心病人的身体情况,如果病人对针感的忍受力差,则不可勉强,应分期分批针刺;同时还应与病人多谈话,做到说说笑笑,以分散病人的紧张心理。当病人第一次针刺后经受第二次针刺时,这种紧张心理就会消除,全身性疼痛病例在多次针刺后,常会帮助、指引医师共同发掘出特强针感的压痛点了。
6.针刺后的常规处理:①治疗完毕后由于针刺解除了病变部位的疼痛,所治病人均能主动自行起床,且在行走或活动中感到征象霍然缓解与方便;仅髋外侧髂翼外面病变软组织针刺后会影响髋关节功能,需在医师的帮助下进行10~15次的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再转向主动的伸屈活动,使髋关节变得灵活一点后再起床,但行走时仍会出现跛行步态,必须在室内加强行走练习,约15分钟就可恢复正常步态。②要告诉病员,针刺后虽感征象缓解但常有2天局部不适的针刺反应,以及接受多针密集针刺者当天和第2天常会出现体温偏高现象,可不作处理而自行消失。③针眼禁用手指抚摸;针刺后第3或第4天开始,针眼周围感皮肤发痒,也忌用指甲搔触,以免发生皮肤感染。④在同一病变区,需作2~3次密集型针刺者其间隔时间为5~7天,等待针刺反应过去、确定针刺疗效并作出下一步治疗计划后再行针刺;如有多个病变区,可在同一天或不同天进行针刺,不受时间限制。⑤针刺显著缓解或完全消除征象后,不论头颈背肩臂痛还是腰骶臀腿痛,均要常规地持续完成每天2000~3000米慢跑锻炼,跑步时保持挺起胸膛和踮起前足(后跟不着地)的姿势下进行。持之以恒可增强病人的身体素质;还可使残留的潜性压痛点激发出疼痛便于针刺补课,这对严重的慢性软组织疼痛病例取得治痛的满意预期疗效是必不可少的。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