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椎管外软组织损害“以针代刀”的微创疗法—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
(一)发展过程
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古代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所应用的传统的针刺针,按制作材料不同而分类,共有九种之多,而银制针是其中之一。由于当今流行的不锈钢制细针(即传统毫针)也常称“银”针,为了使两者在名称上互不混淆,笔者就把前者正名为银质针。还有,腰臀部软组织多属肥厚,对其深层压痛点进行针刺时需选用较长的银质针,故在习惯上也有人称为“长银针”。实际上银质针长短不等,所以“长银针”这个笼统的总称并不恰当。白银属贵重金属,故传统的银质针制作费用比较昂贵,以致长期以来未被重点推广应用。可以这样说,直至20世纪50年代,全国中医伤科应用银质针治疗椎管外软组织疼痛者仅是极少数。可是宁波陆氏经方伤科在临床中仍世代沿袭应用,保留这种濒临灭绝的传统针种免遭失传之虞,真是功不可没。20世纪40年代,陆银华老中医仍保持对四肢关节周围软组织损害进行“循经取穴”和“以痛为腧”传统的银质针针刺疗法,取得比传统毫针较为迅速和满意的镇痛效应,在浙东地区是颇有声誉的。其女陆云响中医师是我院伤科的负责人,也就是陆老的伤科主要接班人之一,她继承和发扬了祖辈沿袭应用的银质针疗法。在20世纪60年代初,她首先开展针刺“环跳穴”治疗腰痛并发“坐骨神经放射痛”。有不少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限于30°左右的严重病例,当她在这个穴位作一针的“多向刺”(即现称的“散刺”与“透针”),找得局部针感强烈的“得气感”和由此引起的下肢传导征象,做到“气至病所”后立即起针,不但“坐骨神经痛”显著好转或甚至完全消失,而且患腿常会立即抬高到90°左右。这种立竿见影的疗效确为笔者多次亲眼目睹,决非虚构。可是这种卓越疗效也多不能持久,经治病员往往当休息片刻后走出医院大门之际或针后第二天,其征象多又复发如旧。最后仍得行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获得治愈。由于疗效不够理想,当时又无解除疼痛的其他有显效的非手术疗法可作为科研对象,难以继续开展共同研究。于是这个自1963年开展的我院中医伤科与西医骨科相结合的腰腿痛科研工作,遭到长期“搁浅”而无丝毫进展。直至1972年,笔者研究的治疗腰腿痛定型的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取得95%以上的治愈显效率,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本病真正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理,并认识到过去应用银质针只针对穴位作“多向刺”治疗而无视压痛点的重要性,是传统的“循经取穴”的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痛效果不佳和只能取得镇痛效应的重要症结。于是带着这一科学论证与陆老医师多次交流,并敦请她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后再度共同协作。先是多次邀请她观察笔者的腰臀部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和髌下脂肪垫松解手术等以及对照其病理检验的阳性结果,了解本病致痛的无菌性炎症病变乃是骨骼上附着的损害性病变的肌肉、筋膜、脂肪垫等软组织,只有把这个广泛的病灶区完全彻底的手术松解才能解除疼痛。这为非手术疗法或微创疗法治痛提供了一个与传统概念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以后还邀请她参加手术病例近期疗效的复查和远期疗效的随访,以沟通对本病发病机制和诊疗方向的新认识。在卓越的近远期疗效的启迪下,陆老医师也开始探索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用之于临床,还首次开展腰部软组织损害的压痛点银质针治疗。由于她的用针仍是2~4针和每针作“多向刺”只能找得2~4个深层压痛点,致治疗未完全彻底,无法达到完全理想的治痛要求,但这总比她原用的穴位银质针针刺的疗效要显著提高得多。应该说,这是在中西医结合研究腰腿痛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如果通过这样的中医伤科与西医骨科两家紧密协作持之以恒的话,一定会使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可是陆老医师年迈体弱(大于笔者10岁),难以承担繁重的银质针诊疗任务;更因在学术思想上长期受传统的经络穴位学说的熏陶已根深蒂固,不会轻而易举地“离经叛道”,以致在认识上无法全面地树立压痛点而放弃穴位的新观念,这是非常现实的和无法勉强的事情。最后大家只好心情愉快地分道扬镳,在本病的诊疗研究方面自力更生和各奔前程。为此自1974年起,笔者不得不在继续开展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手术研究的同时,再挑起探索压痛点银质针针刺这个微创疗法研究的重担。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和不断地改进、增加进针数和改进针刺方法并结合疗效作对比,发现每个病变部位的进针数普及到接近定型的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完全彻底地消灭深层压痛点的要求,这对曾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医治无效的慢性疼痛病例其肌骨骼附着处与肌肉和筋膜本身均已出现轻度组织变性和挛缩者来讲,则这种多针密集的深刺也起到与松解手术不相上下的治痛而不是镇痛的作用。像病例425、病例459、病例465、病例528~537、病例573、病例729、病例738~739、病例772等卓越的近远期疗效是过硬的例证。这就是笔者创用的“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简称“以针代刀”银质针疗法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笔者借古代传统的银质针的治疗手段结合软组织外科新学说主导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理等两者中西医相结合的研究结果,使古老的传统银质针针刺疗法更加焕发青春,为人类解除慢性疼痛作出新贡献!
(二)要点
但要使这种针刺疗法取得满意的治痛效果而不是镇痛的效应,必须注意下述的两个要点:
1.正确认识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压痛点。与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一样,掌握好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全面认识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一系列有规律的敏感性压痛点,与由此而引起的反应痛、传导痛或并发椎—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或运动系统功能紊乱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相关的传导征象,是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取得正确诊断和预期疗效的可靠保证。手术疗法是如此,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也完全相同。
Tc提示: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