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五章,体侧线(2)-《解剖列车》-tc书屋无障碍扫描

颈部

在颈部,从肋骨到颅骨,X形模式不断重复,斜向前上方向的组织再次深入到斜向后上方的组织的深面。

我们已经讨论过向斜后上方走行的胸锁乳突肌(参见第四章,胸锁乳突肌既可以在侧卧位操作,也可以在仰卧位操作)。由于此肌筋膜单元同时参与了前表线和体侧线,所以如果前表线被向下牵拉,体侧线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在体侧线中,胸锁乳突肌的搭档是头夹肌,它是体侧线在颈椎最高处的X走行中斜向前上方的那条线。它起自下段颈椎与上段胸椎的棘突,止于枕骨外侧缘及颞骨的后部。拉长头夹肌时,应让客户仰卧。操作者一只手支撑客户枕骨,另一只手置于要操作的枕骨下方。用手指按住乳突和枕骨的连接处,这样一个指尖在枕骨的上方,一个在其下方。缓慢而稳定地把这条线上的组织向中线推移,同时让客户把头转向操作者操作的一侧。颈夹肌是走行至寰椎和枢椎的横突,也可以用该技术操作。

体侧线和肩部

显然,体侧线和手臂是相互关联的:手臂悬于身体侧面,遮挡了肋骨外侧和体侧线的肌筋膜。但请注意:因为体侧线是躯干轴上的一条线,所以它本身并不直接涉及肩带。但这只是概念上的分离,手臂线的组织肯定会汇入体侧线之中。

概念上的分离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认为,最好是完全由躯干支撑头部,这样肩部就不需要承担任何工作。只要下方胸廓的位置正常,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之间平衡的张力就足够支撑起头部的两侧。

虽然其姿势功能很明显,但这4块肌肉的复合体——两侧夹肌和胸锁乳突肌,在行走和跑步时都在不停地运动。这4块肌肉都可以使头在躯干上旋转,夹肌负责向同侧旋转,胸锁乳突肌负责向对侧旋转。当躯干在步态中左右旋转时,身体在头部下方移动,这4块肌肉依次拉紧、放松,保持了感受器(眼、耳和前庭系统)的稳定和专注。右侧胸锁乳突肌和左侧夹肌有抵消头部向右旋转的趋势,而对侧则相反。这样的结果是使头部相对于目标物体(可以是一个球、猎物或另一个危险的人)保持相对“静止”。

一些手臂的肌筋膜线可能无意中“抢了”体侧线的工作,使肩部参与了核心稳定。其中一块肌肉——肩胛提肌,它连接颈椎横突和肩胛骨的上角(注意:在图5.10B中,Hoepke犯了同样的错误,把肩胛提肌纳入他的“体侧线”)。肩胛提肌和夹肌平行,其位置可以很好地平衡颈部或头部的任何前向拉力。但问题是,肩胛骨并不是一个坚实的支撑座。把肩胛提肌的起点、止点倒置来抵挡“颈部前伸”,其后果就是把肩胛骨拉向颈后。客户通常会说肩胛提肌下部有疼痛和触发点,并将其归咎于“压力”,而这实际上是人体对普遍存在的头前伸姿势的反应。这种姿势本身也是对压力的一种常见反应。为了缓解这种普遍模式,可以轻拍可怜的受害者背部的肩胛提肌,将头部从常见的头前伸姿势送回到身体正上方。

斜方肌的前缘附着在锁骨的外缘,同样可以取代属于中轴且更稳定的胸锁乳突肌,再次将肩部的组织拉入到头部的支撑队伍。这种模式可以被理解为对体侧线的误用。体侧线应该在肩下方,并且相对独立。当体侧线的X形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受到干扰时,肩胛提肌和(或)斜方肌就会试图接管工作。(参见第七章中关于手臂线中肩胛提肌和斜方肌作用的探讨。)

运动治疗总则

几乎所有类型的躯干侧屈和腿的外展都涉及体侧线。是在一侧进行拉伸,直到它恢复稳定和收缩的作用,还是放松短缩的一侧,具体情况取决于身体与重力的相互关系。

由于体侧线的肌群可以产生侧屈运动。肌筋膜活动受限或肌肉过度紧张会出现的情况是:向对侧侧屈或活动时受限。例如,左侧体侧线障碍通常会引起向右侧屈受限。

正如我们下面介绍行走时要提到的,由于体侧线从股骨大转子至耳部是一系列的短弧线和折线,这条线与螺旋和旋转运动的关系就非常值得重视。旋转运动将在第六章和第十章中详细介绍。

评估和拉伸

在站立位从前面或后面评估体侧线,是奔找左右两条体侧线差异的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肩膀或髋部的倾斜可反映体侧线上的骨骼异常、扭转或软组织短缩。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反射性地调整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在躯干一侧缩短时,对侧的颈部也缩短来抵消拉力,最终在重力作用下使眼和内耳保持水平。

另外一种评估体侧线的方法是,让客户站在门框处(或头顶上方有可抓握的地方),用双手将身体悬吊起来。自我观察时,将会感觉到体侧线的组织在对抗重力的召唤。观察客户时,要寻找其悬挂起来后两侧的不对称。

就整体拉伸而言,半月式是拉伸体侧线的最显著的方式,即将手举过头,身体向一侧倾斜。此时体侧线和手臂线无缝连接,但这不是我们将手臂高举过头的目的。在侧屈时,很有必要关注上半身从髋部开始是向前倾还是向后倾(换句话说,其侧屈是否包括躯干的旋转)?最佳的评估是看患者能否达到单纯性侧屈,而不是伴有矢状面的屈伸,即头部远离颈部,颈部远离胸廓,肋骨彼此呈扇形分开。随着腰部打开,肋骨远离髋部,髂嵴远离股骨大转子。

三角式及它的变体(参见第十章)对体侧线下部是一种很好拉伸。踝关节内翻,也就是距下关节的被动内翻,保证可牵伸到腓骨肌群。也就是说,足外侧与髂嵴之间距离会变至最大。一般来说,足部同时内翻和背屈时,会拉伸胫骨肌群,而外翻和跖屈则是由腓骨肌群收缩引起。

一个有趣的动作可以拉伸体侧线的外展部分:站立位,一侧脚放在另一侧脚的前外侧,身体向前弯曲,大腿后侧的髂胫束就得到了牵伸。.躯干和颈部的外侧可通过多种常见的方式进行拉伸,如瑜伽中的门闩式。

就运动而言,脊柱侧屈运动是行走的主要基石。俯卧在地板上,做缓慢而均匀的如鳗鱼样的摆动动作能够将体侧线联合起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观察这种侧向运动,用它来评估从何处开始操作,或者用手把客户的注意力引导到他不能侧屈的位置。

隐藏内容需要您加入tc书屋后方可查看,如您已经是tc书屋会员,请登录后查看。如还没有加入tc书屋会员,可联系手机 18847444026 咨询。如您不了解tc书屋,请 点此查阅tc书屋简介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解剖列车》第四版。本书由小 tc 购得正版后进行扫描,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

上一篇:06、第五章,体侧线(1)-《解剖列车》-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下一篇:07、第六章,螺旋线(1)-《解剖列车》-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