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七章、手臂线-《身体解读》-tc书屋无障碍扫描

       肩关节涉及6条肌筋膜线。相对于肋骨和颈部,高度灵活的肩关节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活动和移动位置,可能会导致头痛,以及下背部甚至下肢的代偿性紧张和疼痛。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我们在这简化一下:①强调人类上肢结构的独特性;②简要概述手臂线包括的结构;③针对肩关节如何有效地休息、活动和配合呼吸等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我们的肩关节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进化历程后才具有了现在的功能和外观。在大多数四足类动物中,前腿比后腿承受更多的重量。肋骨和脊柱位于主要是由前锯肌形成的肌筋膜悬吊带中。在训练有素的马的背部或做俯卧撑的体脂率低的人身上,比较容易观察到锯肌的锯齿状结构。自从400万年前我们人类开始借助后腿站立,肩关节就不再是支撑躯干脱离地面的主要支柱了。如果人类学家和比较解剖学家的研究是正确的,我们的祖先在树上荡来荡去,这发展了人类手的抓握能力,包括肩关节利用运动和外旋来支撑身体的整个重量——但这是来自悬吊的张力,而不是支撑。当我们从树上下到地面,来到海边时,上肢可以用来游泳,可以捡树枝和石头,可以拥抱我们心爱的孩子,稳定地操作犁耙,敲击电脑键盘。

人类的肩关节不是主要的结构性支柱(除了那些做手倒立或头倒立的人)。对我们来说,肩关节是由身体的结构性支柱支撑的,类似轭一半悬挂在颈部,一半附着在上肋部。如果加上附着的肌肉的重量,就会明白肩带其实相当重,很容易给颈部和脊柱增加负荷,如果它失去平衡,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上肢和下肢有相似的构造——1个球窝关节,然后是1块骨骼,然后是1个铰链关节,然后是2块骨骼,然后是3块、4块、5块骨骼以类似的方式排列。肩关节和上肢关节相对偏重于灵活性,而下肢和髋关节更倾向于稳定性。简单地说:为了保持上肢的许多功能,肩关节需要向各方向运动,这导致它更容易受伤和错位。

 

手臂线

 

沿着手臂走行的肌筋膜结构的复杂性令人难以置信。上肢的一端要控制世界上最好的工具——人类的手,另一端锚定在头部、颈部、脊柱上部、肋部、下背部、髋、骶骨,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侧的股骨上。因此,让我们通过将这些“肌筋膜结构”组织成一系列相连的肌筋膜线来理解它。

为了符合标准,这些肌筋膜线必须:①从中轴骨开始,一直延伸到手指;②是在相对一致方向连在一起的筋膜纤维。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将手臂软组织分成4条线。

我们根据手臂线在腋窝的排列方式命名它们。胸大肌是臂前表线(superficial front arm line,SFAL)的一部分。胸小肌和锁骨下肌以及围绕它们的筋膜是臂前深线(deep front arm line,DFAL)的一部分。在背部,斜方肌和三角肌构成臂后表线(superficial back arm line,SBAL)的起点。其 下方的菱形肌和肩胛提肌延伸至臂后深线(deep back arm line, DBAL)的肩袖肌 群。这些手臂线止于手的四个角——分别是手掌、拇指、手背和小指。

由于复杂的解剖结构不属于本书介绍范围,你可以通过图7.4来了解几条筋膜线的结构。为了容易理解,你可以将4条手臂线形象化为鸟翅膀的4个部分。身体前倾,像孩子模仿飞翔的小鸟一样伸出你的手臂:翅膀的底部是臂前表线,从胸大肌到手掌;翅膀的顶部是臂后表线,始于斜方肌止于指尖;翅膀的前部是臂前深线,从胸小肌直到拇指;最后一条是臂后深线,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它沿着翅膀后缘从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穿过肩袖肌群、肱三头肌和肘部,最终止于小指。

这些手臂线在《解剖列车》中有详细的描述,但在本书,了解这些知识是足够的。在功能方面,臂后表线将手臂举高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臂前表线管理手和手指的动作,而两条臂深线在手执行功能时提供稳定性和保持精细度。

 

肩关节位置

 

如果你和音乐家、珠宝师、绘图员或乒乓球运动员一起工作,会发现这些人的前臂和手的动作细节是相关的,但在这里我们将集中关注肩关节。即使仅关注这一个部位,我们也会面对很多复杂问题。肩关节的姿势位置主要依赖肩胛骨。除了一些特殊情况,锁骨和肱骨随肩胛骨运动。肩胛骨本身类似一个机车库,许多肌肉竞争性牵拉,且相互拮抗,共同决定肩胛骨的位置。

请不要跟我说“肩胛胸壁”关节,因为这根本不存在。肩胛骨漂浮在弹性牵拉索的海洋中,这些牵拉索可以拉紧或松弛,可以承载向心或离心负荷,可以相互竞争、相互限制,也可以随时适应。虽然我个人不喜欢定义肩胛骨休息位置的好与坏(它取决于背部的形状、头部位置、职业和其他一些因素),但许多人认为良好的位置应该:

·肩胛骨的内侧缘垂直地沿着肋骨角上的一条线;

·从侧面看,肩胛骨是垂直悬挂的,但前提是胸廓也必须是垂直的。在常见的胸廓向后倾斜的情况下,与重力线纵行的肩胛骨实际上相对于胸腔是向前倾斜的。

常见的偏移包括肩带的倾斜(但通常是胸廓所带动),或者肩胛骨出现以下情况:

·太宽或太窄(向外侧或内侧移动)

·上提或太过下降(向上或向下移动,虽然后者很少见)

·底部的间距比顶部宽(同样,更少见)或者顶部比底部宽(用我们的话来说是向外或向内侧倾斜,但物理治疗专业术语是上回旋或下回旋)

·前伸或后伸(向前或向后偏移)

·前倾(非常罕见)或后倾。

通常使用前伸和回缩来描述不够准确,不能得出一个纠正肩关节位置的连贯策略。上述术语的确切性质——锁骨、肩胛骨和肱骨的倾斜、偏移和旋转——提供了一条更短得出最有效的治疗计划的途径。

前伸可能包括不同程度的外移、内旋和前倾,更不用说相对于胸廓的向前、向后或向上的偏移。

 

肩胛骨X

 

在解剖列车描述中,肩胛骨类似一个机车库,这意味着许多肌肉相互牵拉从而决定肩胛骨的位置。三角形扁骨的每个方向都有肌肉,其中有4块是确定肩胛骨位置的关键肌肉。

肩胛骨X的一条线是由菱形肌和前锯肌之间拮抗的作用力形成的——前锯肌向上、向内拉肩胛骨(由肩胛提肌辅助),菱形肌向下、向外拉肩胛骨。当前锯肌占主导时——肌肉肥大或者有向心负荷——肩胛骨在背部向外侧突出(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脊柱后凸的异常体态中)。当菱形肌占主导地位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平背体态中——肩胛骨靠近棘突,太过靠近内侧而不能发挥最佳功能。

肩胛骨X的另一条线不那么直观,但同样强劲有力。唯一一块下拉和内收肩胛骨的肌肉是斜方肌下部。为了对抗这种力量,需要有一块上提和外展肩胛骨的肌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肌肉应该位于耳朵外侧。放置一条带子在身体前方,你就会明白胸小肌和斜方肌下部之间的拮抗关系,胸小肌会上提肩胛骨,在胸廓上形成前倾或内旋。

你应该很难遇到斜方肌下部占优势的人,他们的肩胛骨下压、内旋,但是你不需要走很远就能遇到那些肩胛骨绕过胸廓转向身体前方的人。肩胛骨的内旋或前倾往往伴有胸小肌短缩(或其所在的锁胸筋膜受限)。各种拉伸和手法治疗可以拉伸这些短缩组织,这些人通常需要肩带的平衡。

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使这4块肌肉和其他牵拉肩胛骨的肌肉达到平衡,最终都会拥有一个能够轻松且灵活移动的肩关节。

 

锁骨

 

锁骨使我们的肩关节远离身体中线,因此,锁骨近段稳稳地连接在胸骨柄上,远端与肩胛骨连结。胸锁关节有一个小的关节盘,这告诉我们这个关节必须要能小幅度滑动,这是良好的肩关节功能的一个必要运动。

当你要求客户张开双臂(就像要拥抱他人一样),你会看到肩胛骨会向上耸起来,原因通常不是肩胛提肌或斜方肌太紧张,而是胸锁关节不能向外侧滑动,导致背部的代偿。当你看到这种代偿模式时,放松锁骨内侧1/3下面的锁骨下肌。当这里厚实的筋膜释放后,锁骨可以滑动,上臂则恢复正常运动。

 

呼吸中的肩关节

 

一个简单但能发现问题的评估是观察肩关节在呼吸过程中的运动。首先观察客户正常的呼吸模式,但如果这个幅度太小,无法产生任何肩部运动,让他逐渐增加呼吸的深度,直到你看到肩带有一些运动反应。

通常,你会看到以下3种模式的其中1个。

1、肩带在吸气时向上移动,呼气时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将肩关节固定在胸廓上的肌肉——主要是前锯肌和胸小肌。

2、即使深呼吸,肩带也几乎没有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肩关节悬挂在颈部和头部,你应该观察上提肩胛骨的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有趣的是,放松斜角肌这个通常不被归类于肩部肌肉但确实附着在手臂筋膜上的肌肉,往往可以会带来良好的效果。

·吸气时肩带向上和向外移动;呼气时向下向内移动。在我看来,这种移动恰到好处。肩关节足够放松可以在胸廓上滑动以配合呼吸。

 

放松的手臂

 

从手指向上看,可以观察到手指或多或少有些弯曲(每个人都有一点弯曲),腕关节有些尺偏或桡偏(很少),前臂旋前或旋后,或肘关节过度弯曲——这些细节将在课堂上讲授。

关于手臂我们要关注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判断肱骨是内旋还是外旋。对于肱骨中立位置已有各种评估方法。艾达·罗尔夫叮嘱我们让肘关节尺骨鹰嘴指向外侧的位置以保持平衡,但是我一直无法从解剖学上或功能上理解这一点。一些瑜伽老师建议肘关节应该指向身体后方,同样我也一直没能理解这个方法。我得出的结论是,肱骨应可在一个较大的中立范围内进行旋转。毕竟,肩关节是我们身体中最灵活的关节。

真正有意义的肱骨位置解读不应该相对于躯干,而是应该相对于肩胛骨,而这反过来又取决于肩袖肌群(SITS肌群)之间的张力平衡。肩胛下肌是一块内旋肌;其余的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都是外旋肌,或者更多的情况是在内旋时保持稳定。

身体解读的一个简单定位肱骨的方法就是,将一只手的示指沿肩胛冈顶端放置,指尖靠近肩峰,另一根手指穿过鹰嘴的正中间。这两根手指所在的线若成90°夹角,则肱骨位置是中立位;如果夹角是锐角,则肱骨在孟肱关节发生了外旋;如果夹角是钝角,则肱骨发生内旋。

 

功能线

 

最后,我们应该提一下另外两条从上肢到对侧下肢的筋膜线——前功能线和后动能线。当你投挥石头或长矛,或拍击球时,手臂产生的力会由于题干在对侧下肢旋转的力臂加持而放大。两能功能线跨过身体中线传递这些力,力线形成两个较大的X形交叉———个在身体前面。一个在身体后面。这些相连的肌肉链——从胸大肌的下缘到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之间,跨过耻骨联合到达前侧的长收肌;背阔肌穿过胸腰筋膜到达背侧臀大肌——向手传递更多的动力和速度。

有趣的是,尽管实际情况我们都是在“用手”,也正是因此我们相对更经常使用其中一条功能线,40年的观察经验告诉我,这些肌筋膜线很少控制姿势,也许是因为在每一步它们之间都是交互运动的。不管什么原因,当你看到一个人的一侧肩关节到对侧髋关节的距离相对更近时,通常是螺旋线的影响,而不是无辜的功能线存在问题。

       手臂是高度复杂的机械部件,是对于我们身体功能来说非常便于使用的装备,对于鸟类的翅膀也同样如此。我们只涉及了一些主要的评估,但希望对你有用。下一章将是最后一章,我们将利用最后一条解剖列车肌筋膜线——前深线对身体核心进行身体解读。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身体解读》。本书由小 tc 购得正版后进行扫描,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

上一篇:7、第六章、螺旋线-《身体解读》-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下一篇:9、第八章、前深线—完结-《身体解读》-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