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实用人体学综合笔试复习(18)

细目六:小肠:

一、小肠的位置、分布及形态: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

上起于胃的幽门,下接盲肠,
全长约5至7m,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长约25cm,
约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横向的距离,因而得名。
此肠上起于幽门,下续于空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
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1.上部:

上部甚短,起于幽门,水平向右后方,达肝门下方、
胆囊颈附近急转向下,续于降部。
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壁较薄,
黏膜面光滑无环状襞,称十二指肠球,
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

降部起于十二指肠上部,垂直下行于第1〜3腰椎体和胰头的右侧,
至第3腰椎体右侧下端,弯向左行,移行于水平部。
在降部中份肠腔后内侧壁下端有一乳头状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
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
在大乳头的上方1至2cm处,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3.水平部:

水平部又称下部。
起自十二指肠降部,在第3腰椎平面自右向左,横过下腔静脉至腹主动脉前面,移行于升部。

4.升部:

升部自腹主动脉前方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左侧,再向前下转折续于空肠。
转折处形成的弯曲称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于腹后壁,
是腹部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端的重要标志。

二、小肠的运动形式:

小肠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等运动形式。

(一)紧张性收缩:

小肠平滑肌的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各种运动有效进行的基础。
紧张性收缩增强,利于肠内容物的混合与推送。
紧张性收缩减弱,肠管容易扩张,肠内容物的混合与推送均延缓。

(二)分节运动:

这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活动。
分节运动时,一段肠管中有几处环行肌同时收缩,将食糜分割成许多段;
随后,原来收缩处转变为舒张,舒张处转变为收缩,使原来的食糜节段分为两半,
而邻近的两半则合拢,形成一个新的节段。
如此反复进行。
分节运动的作用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消化;
增加食糜与肠黏膜的接触机会,利于吸收;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三)蠕动:

小肠蠕动的推进速度缓慢,每个蠕动波将食物推进数厘米后即消失,
但蠕动可反复发生,且在进食后增强。

小肠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很快(每秒推进2至25cm)、传播距离较远的鶴动,称为蠕动冲。
它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肠末端,有时可达大肠。
这种蠕动冲可由于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或由于泻药的作用而引起。

此外,在十二指肠和回肠末段存在着与推进方向相反的逆蠕动。
它能延缓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与吸收。


细目七:大肠:

一、大肠的分布及形态特点:

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1.5m,
全程围绕空、回肠的周围。
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一)盲肠: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
长约6至8cm。
其下端为盲端,上续升结肠,左侧与回肠相连接。

盲肠一般位于右髂窝内。

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
此处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
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在回盲口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

(二)阑尾:

阑尾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肠管,形似蚯蚓,又称蚓突。

其长度因人而异,一般长5〜7cm。
阑尾根部较固定,连于盲肠后内侧壁,并经阑尾孔通盲肠腔;
阑尾尖端为游离的盲端,位置不固定;
阑尾的外径介于0.5至1.0cm之间,管腔狭小,排空欠佳,易形成阻塞性阑尾炎。

阑尾的位置,一般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甚大,因人而异。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该点称McBurney点。
有时也以Lanz点表示,
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

(三)结肠:

结肠是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大肠,整体呈“M”形,
包绕于空。回肠周围。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

(四)直肠:

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10至14cm。

直肠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

直肠的后面是骶骨和尾骨。
直肠的前面毗邻男、女性有所不同:
在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等;
在女性,则为子宫和阴道。

直肠在人身上并不直,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弯曲:
直肠骶曲凸向后,与骶骨盆面弯曲一致,距肛门7至9cm;

直肠会阴曲绕过尾骨尖凸向前,距肛门3至5cm。

(五)肛管:

肛管长约3〜4cm,上端在盆膈平面接续直肠,下端终于肛门。
肛管被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肛管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等。
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是由肠壁环行肌增厚而形成,有协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肛门的功能。

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围绕于肛门内括约肌的外下方。
肛门外括约肌受意识支配,有较强的控制排便功能。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大肠运动的特点是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钝,平常仅有较弱的蠕动,也存在着逆蠕动。
这些特征对吸收水分和贮存粪便有利。

此外大肠还有一种移动快而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
它常开始于横结肠,可推动部分大肠内容物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集团蠕动一般在进食之后,由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而引起,故称为十二指肠-结肠反射。

大肠的内容物经过水分及盐类等被吸收和细菌的发酵与腐败作用后,即形成粪便。

排便动作是一种反射活动。
粪便主要贮存于结肠下部。
平时直肠内并无粪便。
当大肠的集团蠕动使粪便进入直肠后,即可刺激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其冲动通过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入位于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
同时也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

排便是受意识控制的,如果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使脊髓排便中枢的兴奋加强,从而引起排便动作。
这时,通过盆神经的传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肌舒张;
同时,抑制阴部神经,使肛门外括约肌松弛,粪便即被排出。

排便时,膈肌和腹肌也发生收缩,使腹内压增加,可促进排便过程。
大脑皮层也可抑制脊髓排便中枢,制止排便动作。

脊髓横断,大脑皮层与脊髓腰骶段的神经联系中断时,排便的意识控制作用丧失,一旦直肠充盈,即可通过初级排便中枢引起排便,这种情况称为大便失禁。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实用人体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