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中医诊断学综合笔试复习(6)

第三单元、闻诊:

闻诊,是指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了解患者病情的诊察方法。

细目一:听声音

声音由喉、舌、齿、唇、鼻等器官直接作用发 生,并与肺、心、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病变声音:

听病变声音包括语声的有无,声音的髙低、强 弱、清浊,以及有无异常声音,以此来判断正气盛 衰、邪气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临床患者出现声音方面的异常,诊断时应首先 考虑五官科相关疾病,其次考虑内科相关疾病,另 外还应考虑精神类相关疾病。

(一)、发声异常:

发声异常,是指患者声音在高、低、清、浊等方面的异常变化。
一般说来,语声高亢洪亮有力, 声音连续,多属阳证、实证、热证,是正气未虚,邪气盛实的表现;
语声低微细弱,懒言而断续,多 属阴证、虚证、寒证,是正气虚损的表现。

1、声重:

声重,是指语音重浊、沉闷不清,多因外感风寒或痰浊阻滞而使肺气失宣,鼻窍不通所致,常伴有鼻塞、流涕或咳嗽痰多等症。

2、音哑和失音:

音哑,是指语声嘶哑;失音,是指语而无声。
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只是病情程度上有所差别,前者较轻,后者较重。
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或痰浊壅滞,肺气不宣所致,属实证,即“金实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因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 火灼金所致,属虚证,即“金破不鸣”。

此外,持续宣讲或暴怒叫喊,也可导致音哑或 失音,多因气津耗伤所致;
妇女妊娠后期出现音哑或失音称为妊娠失音,多因胞胎阻滞经脉,肾精不能上荣咽喉所致。

3、鼻鼾:

鼻鼾,是指睡眠中发出鼻息声,多因气道不畅所致。
正常人入睡后偶发鼻鼾而无其他明显症状, 多因睡姿不当、疲劳、饮酒等所致,常见于体胖、 年老之人。
经常性鼻鼾多因慢性鼻病、咽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亦常与鼻息肉或先天性解剖畸形相关。
神志昏迷、昏睡不醒而鼻鼾,多为热入心包或中风人脏之危候。

4、喷嚏:

喷嚏,是指肺气上冲于鼻而发出声响。
常见于 外感风寒、过敏或慢性鼻病。
常人因异味或异物刺 激偶发喷嚏,不属病态。
新病喷嚏,可因过敏所致;若兼见鼻流清涕、恶寒发热等症状者,多因外感风寒所致;
久病喷嚏,鼻塞流涕,伴神疲、自汗、易感冒者,多因肺气虚,肺失宣降所致。

(二)、语言异常:

语言异常,是指患者语言表达、应答能力以及吐字清晰度存在异常变化。
多伴有神志的改变,属 心神的病变。

1、谵语:

谵语,是指患者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多属于热扰心神之实证,多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内扰心神等。

2、郑声:

郑声,是指患者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
多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常见于多种疾病晚期或疾病危重阶段。

3、独语:

独语,是指患者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气郁痰结,蒙蔽心窍所致,常见于郁病、癫病。

4、错语:

错语,是指患者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讲错。
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不足所致,常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
实证多因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所致。

5、狂言:

狂言,是指患者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
多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所致,常见于狂病。

6、语謇:

语謇,是指患者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
多与舌强并见,因风痰阻络所致, 常见于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三)、呼吸:

主要诊察患者气息的强弱、粗细,呼吸声的快慢、清浊等情况,可以推测五脏及宗气的虚实盛衰。
一般来讲,呼吸气粗,急促者,多为热证、实证;
呼吸气微而慢者,多为寒证、虚证。

1、喘与哮:

喘,是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有虚实之分。
发病急骤,喘 息气粗,声高息涌,惟以呼出为快属实喘,多因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所致。
发作缓慢,喘声低微息短,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得一长息为快属虚喘,多因肺肾亏虚,出纳无力所致。

哮,是指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
多因内有宿痰,复感外邪,或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诱发,
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喘与哮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但又有区别。
喘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主症,
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
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
哮必兼喘,而喘 未必兼哮。

2、少气与短气:

少气,是指呼吸微弱声低,少气不足以息,言语无力,多因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短气,是 指呼吸急而短促,息快而不相接续,似喘而不抬肩,虽急并无痰鸣声。

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证短气多由于痰饮、胃肠积滞、气滞或瘀阻所致,
虚证短气多 因元气大虚或体虚所致。

(四)、咳嗽:

咳嗽,是指肺气上冲喉间,气道受到刺激发出声响,是肺失清肃、肺气上逆的表现。
常见于各类肺系疾病,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到肺也可引起咳嗽。

咳嗽常伴有咳痰,临床除听咳声外,还应结合痰的 量、色、质以及咳嗽的时间、兼症、病史来分辨病证的寒热虚实。

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
多因外感风寒或内有痰湿所致;

咳声低微无力多为虚证,
多因肺肾气虚所致;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多因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所致;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多因痰湿阻肺所致;

咳声不扬,痰黄而稠,不易咯出属热证,多因邪热犯肺所致;

顿咳,是指咳声短促, 呈阵发性、痉挛性,终止时作鹭鸶叫者,
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常见于小儿百日咳;

咳声如犬吠, 伴语声嘶哑,吸气困难者,
多因肺肾阴虚,火毒攻 喉所致,常见于白喉。

(五)、呕吐:

呕吐,是指胃中饮食物、痰涎从胃上涌,由口中吐出,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

吐势较急,声音响亮,呕吐物或酸腐或苦,
多属于实热证,多因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
多属于虚寒证,多因脾胃阳虚所致;

呕吐酸腐食物,多属于伤食,
多因食滞胃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呕吐呈喷射状,多属于病重,
多因颅内有瘀血、肿瘤所致, 常见于热扰神明或颅内外伤。

另外,临床上常见一些特殊的呕吐表现,如餐 后呕吐,可能因食物中毒所致。

(六)、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从咽喉发出的一种不自主的冲击声音,声短而频。

呃声高亢而短,声响有力多属于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于虚证、寒证。
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于寒邪或热邪客于胃;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多属于胃气衰败之危候。

(七)、嗳气:

嗳气,是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 其声多长而缓,又称“打饱膈”,为胃气上逆所致。

嗳气酸腐兼脘腹胀痛,
多因食滞胃脘所致;

嗳声响亮,嗳后脘腹宽舒,
多因肝气犯胃所致;

嗳声低沉断续,纳呆食少,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八)、善太息:

善太息,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又称叹气。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 所致。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