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二十五章椎管外或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治疗方法(8)-《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25.3.4粗隆间内移成角截骨加弯曲髓内钉内固定手术

本手术简称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传统概念公认股骨颈骨折的假关节、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或“髋关节骨关节病”的骨质增生是腰腿痛的原发病因,从未考虑过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害。笔者在软组织外科的实践基础上,于1959年起从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腰腿痛、于1973年起从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腰腿痛和1971年起从事“髋关节骨关节病”合并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等研究,分别应用独自设计的粗隆间内移成角截骨加弯曲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简称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或结合术前先作或术后补行定型的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收到意想不到的远期的卓越疗效。从而认识到这三类腰腿痛与股骨上段及髋关节等骨骼变异无关联,疼痛仍来自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害。现将手术方法介绍于下。

(一)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合并腰腿1.原理

参考Lorenz—Putti粗隆间支撑截骨手术治疗股骨颈假关节的原理,创用弯钉内固定(图25—296)取代传统的髋人字形石膏外固定,以避免老年人最易发生和危险的躯干石膏包扎的并发症。截骨矫正后,两截骨段在髋臼部形成一向外、向后开口的角,弯钉在此成角位置中产生确实的内固定,促使推向内侧、处于股骨头下方的远侧截骨端,对假关节部位起到坚强的支撑作用。如果股骨颈已吸收,则将截骨端对准残留的股骨头下方或髋臼。使近侧截骨段对骨盆起到一稳定的撑托作用

在此外展成角位上,当两截骨端骨性愈合后患肢站立时,股骨由外展变为直立内收位而使大粗隆相应地下移,增强了臀小肌的紧张力,促使Trendelenburg试验从阳性变为阴性,可改善因肌性因素所产生的跛行步态。这种内固定手术能使患肢早期负重,徒手行走,迅速重建满意功能,并在理想的矫正位置上达到骨性愈合。截骨后的患肢外展位,把股骨颈倾斜的骨折面从垂直倾向变为接近水平位置,使原先阻碍骨折愈合的推移力与剪力转化为促进骨折愈合的牵引力和压力,不用任何外固定也有机会促使假关节重获骨性愈合。笔者在39例随访病例中就有5例(12.8%)。笔者推论,以此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取代三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新鲜股骨颈内收型骨折,则其骨折愈合率将会更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有可能显著下降。如果笔者的年龄再年轻10年而体力尚可的话,必将积极从事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这个科研课题(1993年当撰写本书开始的70岁时所说);现在力不从心,只好把这个设想寄托于后辈有识之士去实践、完成了

还得郑重提出的是,本手术除重建患肢的满意功能以外,极大多数病例的腰腿痛显著缓解或消失。笔者用软组织外科新学说分析其治痛原理,主要是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在股骨上段形成一向外、向后开口的角度,无形中间接地放松了臀部软组织损害中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最为严重的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的痉挛或挛缩,特别当改善了肌骨骼附着处的牵拉性刺激起到“以松治痛”的作用以后,就相应地缓解或消除了术前的慢性疼痛。股骨颈骨折的假关节是如此,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髋关节骨关节病”的骨质增生的疼痛治疗原理也完全一样。对这类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后的残留痛、征象消失后的复发痛或术后无疼痛改善的病例,采用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有可能获得远期疗效的治愈显效率。对上述非手术疗法无效的严重腰腿痛患者采用定型的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应该可以完全解除腰腿征象而获得治愈。通过上述的临床实践,完全明确股骨颈骨折的假关节、缺血性坏死的成人股骨头以及“髋关节骨关节病”的骨质增生等形成的下肢畸形和功能障碍并非疼痛的原发因素;疼痛仍来源于其合并的髋关节周围之软组织损害。这全是传统概念从未认识的客观事物。

2.术前准备

对骨折端移位不重者,术前不需特殊处理。如果错位严重,则需先作持久性骨牵引术,把向上缩叠的远侧骨折端向下牵引至理想的适应于远截骨端推移进入预定的股骨头下方或髋臼的位置,便于手术。

3.麻醉

常规地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

4.弯钉的准备

选用V形髓内钉2支,钉粗8毫米,长250毫米,厚1.5毫米。1支系捶孔用,无需弯曲;另1支系内固定用,应选在距离钉尾约7厘米处扳成140°角,最好短到钉尾外露于股骨颈上缘不超过2厘米,以避免过长钉尾嵌入臀肌间引起局限痛和影响功能。

5.手术

病人侧卧,患侧向上。健侧肢体伸直;患髋关节前屈约140°和患膝关节后屈约90°(图25—297),使股骨大粗隆向后、向下移位,凸起于臀外后方,便于定位和进行手术。

先在患髋外侧自大粗隆顶端向下用龙胆紫画一纵行皮肤切口记号,约15厘米长。患侧下肢抬高,彻底的常规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消毒巾和单妥善包裹患肢自大腿下1/3段直至五趾,并套入于消毒腹单的中央布孔中,使患侧下肢连髋腿部手术区完全暴露于腹单外(图25—298)。

手术开始,沿直线记号纵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适度推离后暴露和切开髂胫束,用弯头止血钳钝性分离股外侧肌,暴露大粗隆与其下的股骨外侧皮质骨(图25—299)。用骨膜剥离器先向前内侧剥离骨膜;再向后侧切开股骨臀肌粗隆附着的臀大肌,使粗隆下的股骨干完全游离(图25—300),手术者用示指由前内方探入可以查得外旋股骨转向内侧的小粗隆(图25—301)。定出自小粗隆上缘作一垂直股骨直轴的横轴线,直达外侧骨皮质,作一点骨性记号,此线为理想的粗隆间截骨手术的截骨线。

定位完毕,用两股骨板探入其下将截骨部的股骨干相对地向外侧撬起,保护其下的软组织在截骨操作中免遭损伤(图25—302)的情况下,用平面凿的尖角沿既定的一点骨性记号扩展,在皮质骨前外、前后侧的表面先凿成一半环形的骨痕,便于指示骨钻进入的方向(图25—303)。先用一直钉(V形开口向内)由大粗隆内方,即股骨颈上缘健康皮质骨的凹陷处,其上选得此骨骼的最高点(凭插入钉尖移动察觉的高低感可以作出正确判断)插入,沿股骨直轴线插入股骨上端的髓腔内,直至截骨线水平位(图25—304)不再插入;另换一弯钉使V形的开口也向内(即弯钉成角的开口向外),钉背紧贴直钉的V形内壁,把钉尖捶入原插孔内少许并保持钉位不变(图25—305)的情况下再拔除直钉(图25—306)。然后用髓内钉捶入器套入弯钉尾段,保持弯钉成角的开口向外方向,把钉尖也插至髓腔的截骨线部位的上方,但钉尖不可超越截骨线(图25—307),以免截骨时产生金属障碍。

以后用长骨钻沿截骨线周围作多孔钻刺(图25—308),贯穿前后、内外等多处皮质骨;再沿钻孔作横形股骨粗隆间截骨手术(图25—309、图25—310),可避免操作中发生骨质豁裂。骨骼截断后,则将远侧截骨面平行推向内侧,处于股骨头下方(图25—311);并在近侧截骨面中找得钉尖,轻捶下使其纳入远侧截骨面中并再捶入少许(图25—312),必须亲眼目睹钉尖确实进入远侧截骨端的髓腔内,才能防止钉尖滑脱插在股骨外肌肉群中的技术事故,这是十分重要的。

以后将大腿适度内旋至髌骨处于躯干的正前方为止,以纠正股骨颈骨折的远侧骨折端受臀肌向后上方牵拉造成的下肢外旋畸形(图25—313)。再在近侧截骨面的内侧皮质骨,即与远侧截骨面外侧皮质骨接触处,用咬骨钳咬成一矢状小骨槽(便于以后大腿外展时两截骨端相互紧嵌,以阻止截骨段的旋转作用),在手术者手指保持远侧截骨端处于内移位置上和上下两截骨段必须保持其外内两个直轴线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上,慢慢捶入弯钉当其成角部进入接近截骨面时,远侧截骨段的股骨也会随着逐渐外展。此时专职助手才可把伸直的下肢相应地顺势帮助其完全外展而禁止用粗暴动作的抬高(图25—314),直至弯钉成角部完全抵达截骨间隙。此时近侧截骨段自然地呈内收位,与远侧截骨段形成一向外、向后开口的角度(图25—315),其间的弯钉起到阻止远侧截骨段的内收作用。如患侧下肢外展后出现股内收肌群过度拉紧者,可同时加行股内收肌群皮下切断手术,就在此外展位上快速地完成。专职助手必须持续地维持患肢外展不变,在此位置上缝合髂胫束、皮下组织和皮肤以及大腿根部的皮肤小切口以后,把病人侧卧体位改成仰卧位(图25—316)。创口敷消毒纱布和棉垫,外用绷带作髋8字形固定。早期的手术病例就此把患侧下肢置于勃朗支架上而送返病室作小腿皮肤牵引。后期加以改进,当手术和敷伤完毕立即把病人置于骨科牵引架上作短髋入字形石膏包扎的暂时性外固定(图25—317)。此石膏型从髂

嵴上方开始,向下包括足趾;腹部石膏边缘向下作弧形切除,暴露脐下三横指宽的腹壁,可避免外固定对老年病人的心、肺、肾等功能影响。这种短髋入字形石膏对股骨上段的骨折而言是难以起到确实的固定作用的,但它却使维持弯钉内固定的患肢外展位置不变动,可防止在送返病室的搬动中麻醉还未消失的患肢,因无知觉遭受粗暴的内收动作而强迫内固定弯钉改变方向。1967年起,笔者改用短髋入字形石膏外固定的17例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病例,术后仅感创口酸胀或轻度针刺样痛,再无创口剧痛发生,以及拆除石膏包扎后检查创口敷伤的消毒纱布中渗血极少。此两点若与早期术后仅作勃朗支架上患肢牵引者所引起的手术创口痛和渗血量比较是无可比拟的。因此,手术后立即作这种石膏外固定包扎的常规措施,对老年病人的康复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6.术后处理

常规地应用抗生素以预防创口感染,并做好石膏护理常规。术后10天拆除石膏和缝线,起床步行锻炼,但禁止用拐支撑。一般经1周的严格训练,均可徒手步行出院。

7.后期治疗

定期门诊复查,鼓励病人外出,要求每日完成10千米步行锻炼,1个月后多能恢复良好的下肢功能和从事一般工作,即使最年老的病人也应鼓励进行力所能及的行走和轻便劳动。过去因钉尾外露过长引起局部臀痛,争取手术4个月后局麻下拔钉就恢复了健康(病例515~521);现在选用弯钉钉尾段7厘米长者,因外露针尾不超过2厘米,就不易嵌入臀肌引起刺激征象(病例524)。只要不出现金属异物反应,对老年病人来讲,不一定按期拔钉。仅少数病例术后臀腿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痛或征象完全消失而后期重现臀腿痛者,多系椎管外臀部软组织损害所引起。对此可根据高度敏感压痛点的分布部位,先施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多可完全消除其征象(病例519);无效时才可采用定型的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而治愈。

有关本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合并腰腿痛的详细资料见《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79~193页;以及本书第43组的病例介绍和讨论。

(二)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腰腿痛和并发下肢畸形1.原理

软组织外科新学说的实践验证: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骨骼畸形最多会引起活动功能障碍,而不是疼痛的发病因素;疼痛来源于变异骨骼外周(也就是髋关节外周)所合并的软组织损害。虽则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骼变形;但由于关节软骨不存有感觉神经末梢,即使有坏死骨组织的不同性质的刺激也是不会引起疼痛的。笔者以此新认识指导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以往对16例本病患者分软组织性和骨性两种方式进行:

(1)对大腿的内收、前屈、外旋畸形不严重和股骨头变形较轻(也就是股骨头基本上保持球形)的10例病例。根据患侧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的分布,施行不同类型的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

①先行单侧腰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加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以解除腰臀髋腿痛;后期补行同侧腰,水平背伸肌群横断手术解除上腰痛和髌下脂肪垫松解手术解除膝痛1例。②先行单侧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加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以解除臀髋腿痛;后期补行髌下脂肪垫松解手术解除膝痛者2例。③单侧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加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以解除臀髋腿痛者7例。

以上每一病例当彻底松解了挛缩变性的病变软组织(特别是股内收肌群以及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等)以后,疼痛立即消失、因肌性因素导致大腿的前屈、内收、外旋畸形也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10天起床徒手步行锻炼,迅速恢复满意的下肢功能(病例471~480)。仅2例由于坏死的股骨头变形较重,术后不能消除骨性因素导致严重的髋内翻畸形,短程行走尚好,但不能长程步行。后期补行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或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就完全恢复了下肢功能(病例491~492)。笔者的结论是:不处理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单独地松解臀部(或腰臀部)、髋部和大腿根部的损害性软组织,也可完全解除臀髋痛。于是进一步明确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疼痛来源于髋关节外周的损害性软组织,而坏死的股骨头并非疼痛的原发因素。

(2)对大腿的内收、前屈、外旋畸形严重和股骨头变形严重的6例病例,即使患侧软组织的损害性压痛点高度敏感,以往笔者均先施行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

①对45岁以上的4例病例采用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其中仅1例因股骨头变形特别严重,估计术后髋部伸屈功能不佳者,术中施行股骨头切除式截骨弯钉内固定以取代长期髋入字形石膏外固定,从而避免了老年病人容易出现的石膏包扎并发症。这些病例术后原有疼痛均立即消失,10天起床徒手步行锻炼,迅速恢复满意的下肢功能(其中1例因患侧膝痛和踝痛严重,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前先行髌下脂肪垫松解手术和内外踝后下方软组织松解手术消除其征象,故有满意的疗效。)②对25~28岁的2例,由于年青人无石膏包扎禁忌症,仍采用粗隆下成角截骨手术加髋入字形石膏外固定。其优点在于手术较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更小,操作更简易,还可避免后期的拔钉手术。这2例病例通过3个月的石膏外固定,截骨端骨性愈合。拆除后徒手步行锻炼1~2个月,均恢复了满意的下肢功能,也无臀髋痛出现。仅1例因残留大腿根部痛严重,后期补行大腿根软组织松解手术,亦消除了征象。

以上首选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治疗的病例其疗效虽然良好,但有些病例当工作劳累后或气候变迁时常感臀髋部不适或轻度酸痛,休息后就好转。体检中发现局部仍有压痛点存在,但痛度远较手术前减轻。此外,还发现截骨手术病例的跛行步态也较单纯的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者要好得多,有些病例行走时在外观上几乎一点也看不出来。

为什么这两种成角截骨手术可以缓解臀髋部的严重疼痛呢?笔者认为,这样的截骨矫正促使粗隆部上段的股骨处于内收位和下段股骨处于外展位,就间接地放松了臀髋部外侧致痛的损害性软组织,特别当中断了这种病变的臀大肌、阔筋膜张肌和臀中小肌等附着处的牵拉性刺激之后,就使原有疼痛消失。但是,这种软组织的间接放松决没有像直接的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那样完全彻底,常会残留疼痛的病变基础,日后可出现小发作。如果征象不重,可试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无效者或原本征象较重或严重者,应该采用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在极大多数病例中可取得卓越的疗效;只有对银质针治疗未能治愈者,才有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手术的指征;只要合并的臀部软组织损害的诊断无误,则这种软组织松解手术必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何以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病例的跛行步态远较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者改善得多呢?笔者的认识是,前者的骨性手术较好地矫正了股骨的负重力线,有助于重建下肢功能。主要是:①成角截骨手术矫正了髋部内翻、前屈、外旋畸形,下肢处于外展、伸展位上会增加患肢的长度。②成角造成的过度外展的患肢站立时必须适度内收,会使因股骨头坏死缩短而上升的大粗隆相应地下降,则臀小肌功能不全就会获得改善。如此,就使病人的跛行走态显著好转

为什么本组16例病例行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或结合截骨矫形手术在后期复查片中,均提示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有显著的骨性修复?笔者猜测,髋关节周围损害性软组织疼痛也是影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重要的病因之一。如今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直接放松了髋关节周围损害性软组织;或结合截骨手术形成粗隆部股骨截骨段叉状成角以及向外和向后的开口,也间接放松了髂翼外面损害性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两者均取得“去痛致松”和“以松治痛”的效果,就完全解除了髋关节周围因痛而痉挛变窄的所有血管,从而恢复了整个臀部全面的正常血液循环。所以本手术治疗1年后X线复片必提示坏死股骨头的明显修复,乃是因果性联系。为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必须常规地先进行定型的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而选择性地术后进行截骨弯钉内固定或叉状截骨等不同的手术呢?这是因为成人股骨头缺死性坏死及其骨骼变形不是疼痛病因,只有当合并原发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害时才会出现腰骶臀腿痛。对这类病例就得常规地先进行定型的臀部等软组织松解手术。又因为坏死股骨头的变形有程度的不同,对坏死程度不重,股骨头基本上仍保持圆形,估计日后影响髋关节活动功能不大者无需施行上述的截骨手术;只有对坏死股骨头塌陷和变形严重,导致大腿的内收、前屈、外旋畸形突出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才有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的指征。早期,笔者受到这些截骨矫形手术确可缓解软组织痛的迷惑,故而对这类严重病例的治则均首选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以后通过复查,发现所治病例虽则重建了患肢功能并缓解了疼痛,但残留不重的后遗症,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为此笔者后期改变本病的治则,即对大腿的内收、前屈、外旋畸形严重和股骨头变形严重的病例,不论老年还是青年,只要不具有手术禁忌症者,一律首选上述的软组织松解手术,完全彻底地先解除软组织痛;以后补行截骨弯钉内固手术包括坏死股骨头切除式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在内,将会更好地重建患肢的满意功能。

2.手术

由于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引起的下肢畸形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情况有异,前者不存在骨折端的相互重叠,因此在术前准备中就没有必要作持久骨牵引。但本手术的操作、术后处理和后期治疗均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完全一样。

有关本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变形以及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其合并腰腿痛的详细资料见《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83~187页,以及本书第37组、第38组、第39组和第40组的病例介绍和讨论。

(三)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合并腰腿痛和并发下肢畸形

1.原理

20多年来,笔者在严重腰腿痛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那些伴有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等合并腰腿痛患者,根据臀部和大腿根部高度敏感压痛点的分布进行定型的软组织松解手术,均消除了疼痛。从而明确了这些骨折的假关节、骨骼畸形或骨骼变位均不是疼痛的发病原因,疼痛来源于髋关节周围的损害性软组织。于是把这个认识应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病”疼痛的治疗上,施行臀部(或腰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等软组织松解手术,本组10例也取得同样满意的疗效。其中8例行单侧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结合同侧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1例行双侧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结合双侧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另1例行单侧腰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结合同侧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术后全部病例的腰臀髋腿痛消失。有2例残留膝痛者后期补行髌下脂肪垫松解手术,也消除了征象。9例通过手术放松了患髋关节外周变性挛缩的病变软组织以后,就使肌性因素导致髋内翻和大腿前屈、内收和外旋畸形的严重程度也得到相应的改进,从而改善了下肢的负重力线和增加了髋关节的活动度,重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肢体功能。截至目前,这9例还无再行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的需要(病例471~479)。仅1例因股骨头与髋白骨质增生和变形特别严重,臀部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后,因骨性因素造成的髋内翻和大腿前屈、内收和外旋畸形无改变,后期补行股骨头切除式粗隆间成角截骨手术;此病例因年龄在45岁以下,术后仍采用髋入字形石膏外固定,3个月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也取得非常满意的下肢功能(病例470)。

上述的临床实践再次证明,“髋关节骨关节病”合并的疼痛仍来源于髋关节周围的损害性软组织;骨质增生形成骨性畸形的髋关节不是疼痛的原发因素。在这个认识基础上结合软组织外科新学说,笔者提出了“髋关节骨关节病”新的发病机制的看法: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害性病变特别是肌附着处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变的疼痛会导致肌痉挛,经久不愈就发展为肌挛缩,髋关节受到持续性过强的肌肉拉紧的压迫作用而产生软骨损害;又因为软组织疼痛引起髋部血供不良,加重髋关节骨骼的退行性变,使畸形性骨关节退变日益严重,最后出现股骨内收、前屈和外旋的髋关节畸形。本组10例均有1~25年臀髋部和大腿根部的慢性疼痛史,每例的髋关节畸形和骨性功能障碍均出现于病程的晚期。因此臀髋部和大腿根部的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是本病的原发因素;髋关节畸形性骨性关节退变属非疼痛因素的继发性产物。

基于以上认识,对非手术疗法医治无效的严重病例的治疗与前述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腰腿痛和并发下肢畸形的治则相同,首先考虑软组织松解手术。所以本组中9例通过臀部(或腰臀部)或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手术解除肌性因素以后,疼痛消失和关节功能著好转(前屈功能视股骨头变形的轻重,出现自正常到90°不等)。如果手术解除疼痛以后仍有骨性因素阻碍其功能(股骨内收畸形严重而髋前屈功能不能达90°)者,后期应补行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特别是股骨头切除结合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以重建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矫正这类骨性畸形中,笔者首选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作为常规应用。这类传统的利用自已骨骼矫形的粗隆部成角截骨手术包括创新的截骨弯钉(或股骨头切除式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在内,既无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那样多见的手术后遗症或潜在并发症,更不需要每隔5~10年作定期的更换手术;而且手术损伤小,术中无需输血,其远期疗效远超上述两种置换手术早为医学史所证实。

2.手术

由于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引起下肢畸形和疼痛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情况类同,所以本手术的操作、术后处理和后期治疗均与后者的截骨弯钉内固定手术也完全一样。

有关本手术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的畸形以及臀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其合并的腰腿痛之详细资料,可查考《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1994,176~179页,以及本书第34组、第35组、第36组的病例介绍和讨论。

25.3.5体会

本组中笔者介绍了独自设计的和彻底解除慢性疼痛的四种不同形式的以治痛而不是镇痛为目标的手术方法。其中“25.3.1定型的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25.3.2多节段全椎板切除式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手术”和“25.3.3下脂肪一半月板联合手”的治疗原理,均建立在通过手术松解全面消除椎管内外或膝关节内滑膜外损害性病变软组织附着处所具有致痛的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因素,起到“去痛致松”的直接治痛作用。至于“25.3.4粗隆间内移成角截骨加弯曲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痛原理,是建立在粗隆间截骨矫正非疼痛因素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髋关节骨关节病”骨质增生等继发性髋关节前屈、内收、外旋畸形时,当远截骨段的股骨干放到正常的伸展位置结合外展40°位置的同时,必然使原先处于过度拉长和变性挛缩的臀大肌以及特别是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完全放松,从而无形中缓解了上述诸肌的上下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的牵拉性刺激,起到“以松治痛”的间接治疗作用;通过软组织外科的临床实践完全明确了上述的骨骼畸形之疼痛全属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引起,与骨骼畸形及纠正负重力线的骨性手术无关联。有关定型的椎管外或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手术的远期疗效是可喜的,本书病例介绍所列举的通过定型的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者有95%以上的病例均取得5~30年以上的远期治愈显效率,就是铁样的例证。这个国际医坛中长期无法解决和诊疗上非常棘手的难题——慢性疼痛,在短短1962~1981年的19年中通过不断手术探索,不是在软组织外科学面前迎刃而解了吗?

可以这样说,软组织外科学的问世促使慢性疼痛进入了一个以治痛为目标的新时代,有关传统的针对慢性疼痛的一切以镇痛为目标的所有治疗手段均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因为镇痛是对症的、治标的、短时的和带有姑息性的治疗方法,不能与对因的、治本的、积极的治痛疗法相比拟;更因慢性疼痛病人对经治医生的正当要求是治痛而不是镇痛。所以传统的一切镇痛疗法有必要尽快地向治痛目标转化,乃是对病人健康负责的刻不容缓和责无旁贷的重要大事。只有这样完全彻底的诊疗变革,才能满足广大慢性疼痛病人长期渴望而未能如愿的合理治痛要求。

隐藏内容需要您加入tc书屋后方可查看,如您已经是tc书屋会员,请登录后查看。如还没有加入tc书屋会员,可联系手机 18847444026 咨询。如您不了解tc书屋,请 点此查阅tc书屋简介

版权声明:

欢迎阅读由 tc 书屋扫描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扫描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方便盲人朋友了解和阅读此书。

在扫描过程中,我们移除了书中的图片,仅保留文字内容。这是考虑到对于盲人用户而言,图片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而文字才是能够借助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的关键部分。

若你希望获取本书的完整内容,建议购买正版书籍。我们深知版权的重要性,若我们的这一行为不慎侵害了版权方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在此,诚恳地希望版权方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盲人朋友在阅读书籍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纸质书籍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版,他们才能使用屏幕阅读器进行阅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正是为了助力视力障碍人士的学习与进步,期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感谢!

上一篇:44、第二十五章椎管外或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治疗方法(7)-《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下一篇:46、第二十五章部分图片的文字内容,全书完。-《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