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伤科按摩学综合笔试复习(27)

细目五: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軔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
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证。

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者,易患此病。

如治疗及时,手法运用恰当,疗效极佳。

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致损伤加重而转变成慢性腰痛。

【解剖概要】

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舐、骶髂关节和腰背两侧竖脊肌。

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軔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

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

1、浅层:

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2、深层:

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竖脊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3、腰背筋膜:

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包绕在竖脊肌周围。

其浅层贴于竖脊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
向外与背阔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

深层位于第十二肋和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
向外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在竖脊肌外侧缘与浅层会合,
再向外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之一。

腰背筋膜对竖脊肌起着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作用。

【病因病机】

1、病因:

(1)、急性腰部扭伤:多因人们在日常工作、劳动及运动中,腰部突然遭受间接或直接暴力的损伤所致。

(2)、直接暴力损伤:由挤压、撞击、堕坠或外力直接打击局部所致。

(3)、间接暴力损伤:多由于腰部活动时姿势不当,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扛抬重物时负重过大,肌肉配合不协调,或突然进行某一动作,腰部过度后伸或前屈,如打喷嚏、剧烈咳嗽、倒水等动作。

2、病机:

由于外力的作用,脊柱关节发生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牵扯及扭转后,
其小关节或周围筋肉组织发生移位、扭转或撕裂,致组织充血或肿胀,日久瘀肿机化形成粘连。

关节囊破裂时,伴有关节内出血、肿胀,机化后形成索状结缔组织,造成关节内粘连。

偶有韧带的过牵而把其附着的骨组织撕下,造成撕脱性骨折,或引起腰背筋膜及神经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1、病史:

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轻者为竖脊肌和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损伤;
较重者可发生棘上、棘间軔带的损伤;
严重者可发生滑膜嵌顿后关节紊乱等。

2、症状:

(1)、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2)、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3)、外伤后即感腰痛,不能继续用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不能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增加。有时在受伤当时腰部有响声或有突然断裂感。

(4)、腰部僵硬,主动活动困难,翻身困难,竖脊肌或臀大肌紧张,脊柱侧弯。

(5)、损伤部位有压痛点。在棘突两旁竖脊肌处、两侧腰椎横突处或髂嵴后有压痛,多为肌肉或筋膜损伤;在棘突两侧较深处有压痛,多为椎间小关节损伤;在骶髂关节部有压痛,多为骶髂关节损伤。

(6)、一般无下肢放射痛,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诊断要点】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多发生在竖脊肌、腰背筋膜等处。这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站立或弯腰时加重。

3、可触及伤侧腰肌紧张或痉挛,严重者可触及棘突偏歪。

4、局部压痛,伤后多有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固定,与受伤组织部位相一致。

5、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脊柱向患侧侧弯。疼痛和肌肉痉挛解除后,此种畸形可自行消失。

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7、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脱位以及骨病。

【鉴别诊断】

1、腰肌扭伤:

腰部肌肉在脊柱各节段中最为强大,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

坐位或立位时,腰背部肌肉无时不在收缩以抵抗重力作用于头、脊柱、肋骨、骨盆的力量,
腰肌不仅控制前屈时身体向下传达的重力,且能恢复直立姿势。

除侧方肌群外,竖脊肌最易受累而引起损伤,其好发部位以骶骨附着点处最常见,
其次为棘突旁或横突上的腱膜附着处,而位于肌腹中部的撕裂则较少见。

2、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是附着在各椎骨棘突上的索状纤维组织,表面和皮肤相连,起保持躯干直立姿势以及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腰部棘上韧带较强大,但在腰五到骶一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而腰部活动范围较大,故易造成损伤。

3、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位于棘上韧带的深部,其腹侧与黄韧带相连,
背侧与脊肌筋膜、棘上韧带融合在一起,形成脊柱活动的强大约束,
腰部屈伸动作使棘突分开和挤压,棘间軔带的纤维之间相互摩擦,日久可引起变性,
在此基础上,加之外伤因素,棘间韧带易发生断裂或松弛。

4、腰椎小关节紊乱:

每节腰椎均有三个关节,即两个后滑膜关节和一个前椎间盘关节,
相邻椎体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相吻合,构成关节突关节,
周围被一层薄而坚韧的关节囊包裹,可从事屈伸和旋转运动,起稳定脊柱和防止椎体滑移的作用。

当腰部突然过度前屈并向一侧旋转时,可使关节突关节间隙变大,
滑膜进入关节间隙,而直腰时将滑膜嵌住,发生急性腰痛。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松筋活血,整复制动。

2、经络与腧穴:

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腧穴。

3、手法操作:

(1)、滚揉患部:

患者俯卧,医者施按揉法或滚法,在患处周围施术,由轻到重,逐渐加力。

若疼痛较明显,医者可先按揉肾俞、大肠俞、委中、殷门等穴,或掌摩局部,待疼痛减轻后,肌肉痉挛稍松,再施手法。操作约五到八分钟。

(2)、点按腧穴,弹拨痉挛:

患者俯卧,医者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居髎、大肠俞、殷门、承山、阿是穴,以酸胀为度,每穴约一分钟。

(3)、斜扳腰部:

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医者立其侧。

医者一手抵患肩前部,另一手抵于慨臀部,两手协调相对用力,
先做数次小幅度的腰部扭转活动,再旋转至最大限度后,突然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动。

先扳患侧,再扳健侧。

(4)、直擦腰骶:

患者俯卧,医者用掌行擦法,在患侧腰骶部施术,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1、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大多数损伤发生在竖脊肌和腰舐关节。

2、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明显,推拿患部有显著的舒筋通络、活血散瘀作用,使损伤的组织修复。轻则两到三天,重则一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

3、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法以免加重损伤。
可适当配合热敷或服用或外敷活血化瘀中药。

4、损伤早期应减少腰部活动,卧板床休息,以利损伤组织修复。

5、注意局部保暖,待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伤科按摩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