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伤科按摩学综合笔试复习(12)

细目八: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腱鞘炎之一。

本病是由于腕指活动过度,引起桡骨茎突部肌腱、腱鞘发生损伤性炎症,而引起腕部桡侧疼痛的一种病证。

本病好发于长期从事家务劳动、包装和理发等使用腕指操作的工作者,
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因抱小孩而致损伤的女性患者最为多见。

【解剖概要】

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起于前臂骨间膜和桡骨干,
拇长展肌止于第一掌骨底的外侧,
拇短伸肌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后面。

此二肌的肌腱在桡骨茎突部共同进入一个腱鞘,
该腱鞘的底面是桡骨茎突部浅而窄的纵沟,
表面粗糙不平,沟面覆盖腕背韧带,
形成一个骨性纤维管道。

两条肌腱被约束在这坚硬狭窄的鞘管内,
背伸或外展拇指时,肌腱在此腱鞘内滑动摩擦。

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约一百零五度附于止点(此角度女性较大),
当手腕或拇指活动时,此角度更为加大。

【病因病机】

手腕及拇指经常活动或短期内活动过度,腱鞘受到急慢性损伤或慢性寒冷的刺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经常做拇指内收和腕关节的尺偏动作,使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肌腱在桡骨茎突部狭窄的腱鞘内不断地运动摩擦,
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可引起腱鞘损伤性炎症,
如遇寒冷则炎症加重。损伤性炎症使滑膜鞘呈现水肿、渗出等炎性变化,
继而腱鞘内壁变性增厚,使本来就狭窄的腱鞘管道变得更加狭窄。

肌腱与腱鞘之间发生粘连,使其在腱鞘内滑动障碍,影响拇指的功能活动。

肌腱受压迫而变细,但其上下端则稍变粗,发生葫芦状变形。

肌腱从狭窄的腱鞘内通过时变得困难,临床上可产生交锁现象。

由于腱鞘内的张力增加,产生肿胀、疼痛。个别病例偶可发生桡骨茎突部骨膜炎,出现局部增生或硬结。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属中医的“筋挛”、“筋结”范畴。

拇指屈伸活动过多,劳伤筋脉;或为寒邪侵袭,气血痹阻经络,血不荣筋而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

1、病史:

本病起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少数患者因用力过度而突然发病。

2、症状:

(1)、早期仅有桡骨茎突部酸痛乏力感,疼痛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并可向手部及前臂放散,腕部劳累或寒冷刺激后加剧。

(2)、严重者腕关节尺偏及拇指内收、外展、背伸活动受限,病久拇指活动乏力,大鱼际可有轻度萎缩。

【诊断要点】

1、桡骨茎突部疼痛,握物无力,拇指功能受限。

2、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压痛明显,皮下可触及与软骨相似的豆状硬结。
严重病例,拇指外展和背伸时能触及摩擦音,亦可出现弹响声。

3、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本病要注意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进行鉴别。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的特点是发病急,桡骨茎突部红肿,疼痛剧烈。

因拇指腱鞘与前臂深部相通,故有时脓液可向上蔓延至前臂,引起前臂肿胀、疼痛。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活血祛瘀,消炎止痛,疏通狭窄。

2、经络及取穴:

以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与腕手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
可选取曲池、手三里、阳溪、合谷、偏历、列缺、鱼际等腧穴。

3、手法操作:

(1)、滚揉前臂:

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

医者用一手握持患肢腕部,另一手小鱼际部滚前臂伸肌群桡侧两到三分钟;
而后,用拇指或大鱼际部揉擦桡骨茎突部一到两分钟,以局部有热感为度。

(2)、点拨腧穴:

医者以拇指点按患侧缺盆、曲池、手三里、列缺,揉拨阳溪、合谷、鱼际等穴两到三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3)、弹拨筋结:

医者以拇指弹拨患侧腋下大筋、上臂桡神经点,而后揉拨手阳明大肠经两到三分钟,
重点在肘下段及桡骨茎突部。

(4)、拔伸牵摇:

医者用一手握患侧拇指,另一手拇指按压于桡骨茎突部,其余四指固定腕部尺侧。

在双手反向拔伸下,先顺、逆时针方向做腕部摇法三到五遍,
然后将腕部向尺侧屈曲,同时拇指拨理该处肌腱、腱鞘数十次。

(5)、搓擦腕臂:

医者以鱼际部擦患肢第一掌骨背侧到前臂,以透热为度,
而后搓揉前臂及腕部结束。

【注意事项】

1、患者在治疗期间腕部应避免过度用力活动及寒凉刺激,注意尽量减少接触冷水,以防加重损伤。

2、患手应经常适度做拇指外展、背伸的功能活动,可防止肌腱和腱鞘粘连。

3、患处可配合中药熏洗,或敷用消炎止痛药物,对保守疗法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伤科按摩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