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伤科按摩学综合笔试复习(13)

细目九:腕部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附近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腕部筋伤病症。

好发部位在腕背部及腕掌面的桡侧,
此外在足背部、膝关节侧面和胭窝等处亦常有发生。

本病多与劳损或外伤因素有关,且较易复发。患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

【解剖概要】

腱鞘是包绕肌腱的鞘状结构,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为纤维组织,附着在骨及邻近的组织上,起固定及保护肌腱的作用;

内层为滑膜,与肌腱紧密黏附。

在两端,内外两层相互移行而构成封闭的腔隙。

内外层之间有滑液,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

腱鞘多位于手足某些长肌腱的表面,如腕部、掌部、指、足部和肩部肱二头肌腱沟等处。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从临床观察,一般认为创伤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复性损伤而致者最为常见,或亦有因外伤诱发。

有人认为本病系局部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或胶质样变性所致。

腕部关节囊较薄弱者,损伤能引起关节囊的部分纤维或腱鞘破裂。

当关节或腱鞘内压力增大时,滑膜向外突出形成疝状物。

腱鞘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相连,但并不一定与关节腔或腱鞘的滑膜腔相通。

囊腔多为单房,但也有多房者。

囊壁为致密坚軔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内为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胶状黏液。

腱鞘囊肿属中医的“筋聚”、“筋结”、“筋瘤”范畴。

局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伤,筋脉受损,气血瘀滞,以致气津运行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本病。

【临床表现】

1、病史:

逐渐发生或偶然发现,多有腕手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好发于长期使用腕手部工作的职业和家庭妇女。

2、症状:

(1)、腕手部出现囊性肿物。囊肿常位于腕背部(拇长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之间)、腕关节的掌面(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手指关节部,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

(2)、少数患者有局部胀痛,有时疼痛可向囊肿周围放射。握物或按压时可有痛感,手腕部酸软无力。囊肿的大小与症状的轻重无直接关系,囊肿小而张力大者疼痛多较明显,囊肿大而柔软者多无明显症状。

【诊断要点】

1、多在腕背、腕掌面的桡侧或掌指关节的掌侧面等处发生半球形囊性肿物,无不适感或有轻微酸痛乏力感。

2、触摸肿块位置表浅,高出皮面,一般呈半球形,表面光滑,推之与皮肤无粘连。
早期按之质软,有饱胀感或波动感;
后期坚硬,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3、用针管穿刺肿物,可抽出胶状黏液,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要注意与腱鞘炎、体表脂肪瘤进行鉴别。

1、腱鞘炎:

一般疼痛较重,尤以关节活动时痛甚,或可触及摩擦感,
严重者可出现弹响指或绞锁现象。

2、体表脂肪瘤:

多发于脂肪聚集部位的皮下,关节部位少见。
与皮肤无粘连,可活动,多呈分叶状,质软有韧性。
穿刺抽不出任何东西。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

理筋散结,活血化瘀。

2、经络及取穴:

以病灶所在手三阴、手三阳经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
可选取合谷、内关、外关等腧穴。

3、手法操作:

(1)、点穴揉按:

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

医者先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患肢内关、外关穴约一分钟,使手部有麻胀感为度。
然后在囊肿局部及其周缘按揉五分钟。

(2)、屈腕挤按:

医者用双手多指托握患侧腕部,将腕关节略向囊肿对侧屈曲,使囊壁紧张,囊肿突出并固定。

然后用双手拇指重叠按住囊肿近端边缘,用力向远端推挤,达到抵抗感时突然用力按压,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

最后再用拇指在囊肿部位推挤数次,将囊内的黏液尽量挤出。

术后用棉球做垫,放在原来囊肿部位加压包扎两到三日。

本法适用于体积较大质地柔软的囊肿。

(3)、推挤消散:

医者用一手固定患者腕部,另一手拇指屈曲,指端着力按住小囊肿的近端,用力向远端推挤,囊肿即可随响声消散。

此法适用于手指关节部的腱鞘囊肿。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发生囊肿的关节应避免用力活动;局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凉刺激而加重症状。

2、囊肿较小且症状不明显者,可不予处理。

3、对于囊壁较厚、囊内张力不大、质硬难以压破的囊肿可在局部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囊壁,推挤按揉使之消散,然后外用消毒敷料加压包扎两到三日。

4、若囊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切除。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伤科按摩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