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吕美珍,15、项目二 头面部穴-tc书屋,隋文龙较对

tc提示:

书友您好,欢迎您阅读《小儿推拿》一书。本书由隋文龙较对并授权我们发布至tc书屋共广大视力障碍者阅读。
本书为公开发表您无需开通tc书屋会员则可阅读本书全文。如您对tc书屋的其他书籍感兴趣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会员,成为会员后则可阅读本书屋的全部书籍。
联系微信:18847444026

文章开始

一 天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印堂)直上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术者以两拇指自两眉中心自下而上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30~50次。若自两眉中心推至囟门,称“大开天门”,推30~50次。
【作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的作用。
【临床应用】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等合用;惊惕不安、烦躁不宁等症,多与清肝经、揉按百会等合用。对于体质虚弱、多汗、佝偻病患儿慎用。

二 坎宫(眉弓、阴阳)
【位置】自两眉中心沿眉向眉梢呈一条横线。
【操作】术者以两拇指从眉心沿两眉向眉梢做分推,其余四指固定于头部两侧,称推坎宫,又称“分阴阳”,推30~50次。
【作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临床应用】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开天门、运太阳、揉耳后高骨等合用;目赤肿痛,多与清肝经、清天河水、掐揉小天心、推涌泉等合用。

三 太阳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眉后凹陷处。
【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推30~50次;以中指指端揉太阳,称揉太阳或运太阳,揉30~50次,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
【作用】推揉太阳可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临床应用】外感发热。若外感表实头痛常用泻法;若外感表虚、内伤头痛常用补法。

四 耳后高骨(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处。
【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揉30~50次;或用两拇指运,称运耳后高骨,运30~50次;或用两拇指指甲掐,称掐耳后高骨,掐3~5次。
【作用】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安神除烦的作用。
【临床应用】感冒头痛,常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用,四种手法合称为治外感四大手法;神昏烦躁等症多与清心经、揉内劳宫合用。

五 囟门(泥丸)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术者双手扶小儿侧头部,以两拇指自前发际交替推至囟门,或自囟门向两侧分推,若小儿囟门未闭,则应推至囟门边缘,称推囟门,推30~50次;或以掌心揉囟门,揉30~50次。
【作用】推揉囟门具有镇静安神、通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头痛、惊风、鼻塞等症。

六 山根(山风、二门)
【位置】两目内眦中间,印堂之下,鼻根处。
【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甲掐,称掐山根,掐3~5次。
【作用】掐山根具有醒目定神、开关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山根主要用于望诊,山根色青为惊为痛,色蓝为咳为喘。惊风、晕厥、抽搐等症,多与掐人中、掐老龙合用。

七 印堂(眉心)
【位置】两眉头连线中点处。
【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甲在眉心处掐,称掐印堂,掐3~5次;或以中指指端揉,称揉印堂,揉30~50次。
【作用】掐印堂具有醒脑安神的作用,揉印堂具有祛风通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惊风,多与掐人中、掐老龙合用;感冒、头痛等症,常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用。

八 人中(水沟)
【位置】人中沟正中上1/3与下2/3交点处。
【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甲掐,称掐人中,掐3~5次。
【作用】掐人中具有醒神开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配合用于中暑、窒息、晕厥、抽搐等症。

九 迎香(井灶、宝瓶)
【位置】鼻翼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凹陷中。
【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桡侧或食、中指按揉,称按揉迎香,按揉30~50次。
【作用】按揉迎香具有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
【临床应用】感冒或慢性鼻炎引起的呼吸不畅、鼻塞流涕等症状,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配合“外感四大手法”治疗外感。

十 牙关(颊车)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操作】术者以拇指或中指按揉,称按牙关或揉牙关,按3~5次,揉30~50次。
【作用】按牙关具有开窍功效;揉牙关具有疏风通络止痛的作用。
【临床应用】按牙关多用于牙关紧闭,常与掐人中、掐十宣等合用;揉牙关多用于口眼喎斜,常与揉迎香、揉四白、揉地仓等合用。

十一 百会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与头正中线连线交点。
【操作】术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称按揉百会,按揉30~50次。
【作用】按揉百会具有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
【临床应用】惊风、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遗尿、脱肛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等合用;虚寒证可用灸百会。

十二 风池
【位置】后发际上1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平风府穴。
【操作】术者以拇指、食指或拇指、中指相对用力,称拿风池或拿揉风池,拿或拿揉5~10次。
【作用】拿风池或拿揉风池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的作用。
【临床应用】感冒头痛、发热无汗等表证,多与外感四大手法、掐揉二扇门等合用,具有较强的发汗功能;落枕、项背强痛等症,多配合局部按揉。

版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