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经络腧穴学综合笔试复习(2)

第二单元 腧穴概述: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于体表的特 、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腧,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是指孔隙、凹陷处。

细目一: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一、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的腧穴,统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固定的位置,有明确的归经和主治病证。

经穴数量随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所载经穴约160 个,

魏晋时期《针灸甲乙经》载穴349个,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354个,

明代《针灸大成》载穴359个,

清代《针灸逢源》载穴361个。

2006年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经穴总数增至362个。

二、经外奇穴:

凡未纳入十四经穴范围,但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内容的腧穴,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经外奇穴的特点是有定名、有定位、有主治,但无归经。

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四缝穴治小儿疳积,定喘穴治疗咳喘等。

很多奇穴并不是一个穴位点,而是多个穴位点的组合,如十宣、华佗夹脊等。

三、阿是穴:

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统称为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

阿是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位置,以压痛或特殊反应作取穴依据。

临床上对于压痛取穴,凡符合经穴或奇穴位置的,仍为经穴或奇穴,都不符合即为阿是穴。阿是穴在推拿按摩中经常用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一)、协助诊断:

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发生联系,人体内部脏腑发生病变时可以通过经络腧穴反应于体表,
如患有肺脏疾病的人,常在肺俞、中府等穴位处出现压痛或结节,
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位处出现过敏或压痛等,
说明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映病候的作用。

(二)、防治疾病:

腧穴在生理上是气血输注的部位,在病理上是邪气所客之处所,
在治疗上是防治疾病的刺激点,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适当刺激腧穴,可以通经络、调气血、平阴阳,使脏腑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腧穴防治疾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所具有的共同主治特点。

所有腧穴都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

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及邻近部位的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有的甚至还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如合谷穴,不仅治疗局部手指及手腕的病证,还能治疗上肢、颈部及头面部的疾患;这是因为合谷所属的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经过这些部位,也就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腧穴的特殊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两个方面。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按摩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使失衡的状态趋于正常。

如泄泻时,刺激天枢穴起到止泻的作用;

便秘时,刺激天枢穴起到通便的作用。

心动过速时,刺激内关穴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刺激内关穴能加快心率。

腧穴的相对特异性体现在某些腧穴具有特殊治疗作用方面,如大椎、曲池泄热;人中苏厥开窍;至阴矫正胎位等。多数奇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二、经穴的主治规律:

在全身众多的腧穴中,经穴是主体部分,具有广泛的主治范围。

经穴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其主治有规律可循,一般分为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个方面。

(一)、分经主治规律:

十四经穴既能主治本经的病证,又能治疗两经相同的病证,或三经相同的病证。

分经主治既有各经主治的特性,又有相关经脉主治的共性。

如手三阴经共同主治胸部病;

手三阳经共同主治眼病、咽喉病、热病;

足三阳经共同主治神志病、热病;

足三阴经共同主治妇科病;

任脉和督脉共同主治神志病、脏腑病。

(二)、分部主治规律:

十四经穴的分部主治各有特点:

头、面、颈部的腧穴,绝大多数主治局部病证;

胸腹部腧穴,大多主治脏腑及急性病证;

腰背部腧穴,除少数能治疗下肢病证外,大多可治局部病证、脏腑和慢性病证;

少腹部腧穴,除能主治脏腑病证外,还能治全身性疾病;

四肢部肘膝以上的腧穴,以治疗局部病证为主;

肘膝部至腕踝部之间的腧穴,除治疗局部病证外,还能治疗脏腑疾患;

腕踝部以下的腧穴,除能治疗局部病证外,还治疗头面、五官病证,以及发热、神志病等全身疾患。

细目三: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

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

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五输穴的顺序是按照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排列的。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即“所入为合”。

阴经五输穴的五行配属为木、火、土、金、水;

阳经的五行配属为金、水、木、火、土。

手三阴肺经属金,
心包经属火,
心经属火;

手三阳脾经属土,
肝经属木,
肾经属水。

五输穴中,
井穴属木,
荥穴属火,
输穴属土,
经穴属金,
合穴属水。

六阴经的五输穴如下:

肺经的井穴为少商,
荥穴为鱼际,
输穴为太渊,
经穴为经渠,
合穴为尺泽;

心包经的井穴为中冲,
荥穴为劳宫,
输穴为大陵,
经穴为间使,
合穴为曲泽;

心经的井穴为少冲,
荥穴为少府,
输穴为神门,
经穴为灵道,
合穴为少海;

脾经的井穴为隐白,
荥穴为大都,
输穴为太白,
经穴为商丘,
合穴为阳陵泉;

肝经的井穴为大敦,
荥穴为行间,
输穴为太冲,
经穴为中封,
合穴为曲泉;

肾经的井穴为涌泉,
荥穴为然谷,
输穴为太溪,
经穴为复溜,
合穴为阴谷。

手三阳大肠经属金,

三焦经属火,

小肠经属火;

手三阳胃经属土,

胆经属木,

膀胱经属水。

五输穴中,井穴属金,
荥穴属水,
输穴属木,
经穴属火,
合穴属土。

六阳经的五输穴如下:

大肠经的井穴为商阳,
荥穴为二间,
输穴为三间,
经穴为阳溪,
合穴为曲池;

三焦经的井穴为关冲,
荥穴为液门,
输穴为中渚,
经穴为支沟,
合穴为天井;

小肠经的井穴为少泽,
荥穴为前谷,
输穴为后溪,
经穴为阳谷,
合穴为小海;

胃经的井穴为厉兑,
荥穴为内庭,
输穴为陷谷,
经穴为解溪,
合穴为足三里;

胆经的井穴为窍阴,
荥穴为侠溪,
输穴为足临泣,
经穴为阳辅,
合穴为阳陵泉;

膀胱经的井穴为至阴,
荥穴为通谷,
输穴为束骨,
经穴为昆仑,
合穴为委中。

临床上如井穴多用于急救,可用来治疗神志昏迷;

荥穴可用来治疗热病;

输穴可用来治疗关节痛;

经穴可用来治疗喘咳;

合穴可用来治疗六腑病证等。

二、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原穴,共十二个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脏腑发生病变时,可反映到相应的原穴部位。

同时,原穴又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不仅能治疗脏腑实证,还能补虚扶正,治疗脏腑虚证。

手三阴经对应的原穴分别为:

肺经、太渊,

心经、神门,

心包经、大陵。

手三阳经对应的原穴分别为:

大肠经、合谷,

小肠经、腕骨,

三焦经、阳池。

足三阴经对应的原穴分别为:

脾经、太白,

肾经、太溪,

肝经、太冲。

足三阳经对应的原穴分别为:

胃经、冲阳,

膀胱经、京骨,

胆经、丘墟。

三、络穴:

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穴,称络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任脉络穴、督脉络穴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手三阴经对应的络穴分别为:

肺经、列缺,

心经、通里,

心包经、内关。

手三阳经对应的络穴分别为:

大肠经、偏历,

小肠经、支正,

三焦经、外关。

足三阴经对应的络穴分别为:

脾经、公孙,

肾经、大钟,

肝经、蠡沟。

足三阳经对应的络穴分别为:

胃经、丰隆,

膀胱经、飞扬,

胆经、光明:

任、督、脾脉对应的络穴分别为:

任脉、鸠尾,

督脉、长强,

脾大络、大包。

络穴主治其络脉的病证。

如手少阴络穴通里可治“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之络脉病证。

十二经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一络通两经”,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的经脉病证;

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强痛等病证。

原穴和络穴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原络合用称“原络配穴”。

四、郄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

郄穴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临床上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即所谓“阴郄治血”。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痛取梁丘等,即所谓“阳郄治痛”。

此外,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作协助诊断之用。

各阴脉对应的郄穴分别为:

手太阴肺经、孔最,

手厥阴心包经、郄门,

手少阴心经、阴郄,

足太阴脾经、地机,

足厥阴肝经、中都,

足少阴肾经、水泉,

阴维脉、筑宾,

阴蹻脉、交信;

各阳脉对应的郄穴分别为:

手阳明大肠经、温溜,

手少阳三焦经、会宗;

手太阳小肠经、养老;

足阳明胃经、梁丘,

足少阳胆经、外丘,

足太阳膀胱经、金门,

阳维脉、阳交,

阳蹻脉、跗阳。

五、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

背俞穴能反应脏腑功能的盛衰,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背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属“阳”,
依据“阴病治阳”的理论,常用于治疗五脏病证。

此外,还可用于治疗与五脏病证相关的五官、皮肉、筋骨病证。

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转筋等病证;

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痿及骨病等。

六、募穴: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

位置都接近脏腑所在部位。在正中任脉者,为单穴;在两旁各经者,为双穴。

临床上募穴的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相似之处,均可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募穴的位置位于人体侧面或前面,属“阴”,依据“阳病治阴”的理论,多用于治疗六腑病;

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膀胱病多取中极等。

募穴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称为“俞募配穴”法。

脏腑对应募穴为双侧的有:

肺、中府,

肝期门,

胆、日月,

脾、章门,

肾、京门,

大肠、天枢;

脏腑对应募穴为正中的有:

心包、膻中,

心、巨阙,

胃、中脘,

三焦、石门,

小肠、关元,

膀胱、中极。

七、下合穴: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病。

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痢疾,阳陵泉治胆痛,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六腑对应的下合穴分别为:

胃、足三里,

大肠、上巨虚,

小肠、下巨虚,

三焦、委阳,

膀胱、委中,

胆、阳陵泉。

八、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临床上,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

如咳血、咯血、吐血、崩漏等血证可均可用血会膈俞来治疗。

八会对应的穴位分别为: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腧,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悬钟)。

九、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八脉交会穴临床上既可应用于治疗所属经脉的病证,也可用于治疗所相通奇经的病证。

如公孙通冲脉,既可治疗足太阴脾经病证,又可治疗冲脉病证;

内关通阴维,既可治疗手厥阴心包经病证,也可治疗阴维脉病证。

足太阴经与冲脉相通的穴位为公孙,

手厥阴经与阴维脉相通的穴位为内关,

这两个穴位可用于治疗胃、心、胸部位的病症;

手少阳经和阳维脉相通的穴位为外关,

足少阳与带脉相通的穴位为足临泣,

这两个穴位可用于治疗目外眦、颊、颈、耳后、肩部的病症;

手太阳经和督脉相通的穴位为后溪,

足太阳经与阳蹻脉相通的穴位为申脉,

这两个穴位可用于治疗目内眦、项、耳、肩胛部位的病症;

手太阴经与任脉相通的穴位为列缺,

足太阴经与阴蹻脉相通的穴位为照海,

这两个穴位可用于治疗胸、肺、膈、喉咙部位的病症。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经络腧穴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