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实用人体学综合笔试复习(10)

三、躯干肌:

按其所在部位分为背肌、胸肌、腹肌、膈和会阴肌。

(一)背肌:

背肌位于躯干的背面,分为浅、深两群。

1.浅群:

浅群主要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1)斜方肌:
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形的阔肌,
左右两侧合在一起呈斜方形,故而得名。
该肌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肌束平行向外,下部的肌束斜向外上方,
止于锁骨的外侧1/3部、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
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
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如果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
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2)背阔肌:
为全身最大的阔肌,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
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等处。
肌束向外上方集中,经肱骨的内侧至其前方,
以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3)肩胛提肌:
位于项部两侧、斜方肌的深面。
起自上4个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
作用:
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
如肩胛骨固定,可使颈向同侧屈曲。

(4)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菱形的扁肌。
起自第6、7颈椎和第1至4胸椎的棘突,
肌束行向外下,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作用:
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背柱靠拢。

2.深群:

深群在脊柱两侧排列,分数层。
浅层为长肌,其中最主要的是竖脊肌。
深层为短肌,为数众多,呈节段性分布,具有广泛的起止点。
作用:
使脊柱后伸、侧屈、旋转,对维持人体直立姿势起重要作用。

竖脊肌(骶棘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
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的后部,
向上分出三群肌束,就近止于椎骨和肋骨,
向上可到达颞骨乳突。
作用: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二)胸肌:

胸肌可分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1.胸上肢肌:

胸上肢肌位于胸壁的前面及侧面,起自胸廓,
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
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

(1)胸大肌:
位置表浅,宽而厚,呈扇形,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
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至6肋软骨等处,
各部肌束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
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与背阔肌一起完成引体向上的动作,
也可提肋以助吸气。

(2)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
起自第3至5肋骨,
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以助吸气。

(3)前锯肌:
位于胸廓侧壁,以数个肌齿起自上8至9个肋骨,
肌束斜向内后上,经肩胛骨的前方,
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
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
如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以助吸气。
若此肌瘫痪,肩胛骨下角离开胸廓而突出于皮下,称为“翼状肩”。

2.胸固有肌:

胸固有肌位于肋间隙,参与胸壁的构成,
主要包括肋间内肌、肋间外肌。

(1)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起自肋骨下缘,
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
作用:
提肋,使胸廓纵径及横径均扩大,以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自下位肋骨的上缘,
止于上位肋骨的下缘,
肌束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
作用:
降肋以助呼气。

(三)膈: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膈向上膨隆呈穹窿状,其周围部为肌腹,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
肌腹扁薄,可分为三部:
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
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2至3个腰椎。
各部肌束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
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月隔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在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作用: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
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四)腹肌:

腹肌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的组成。
按其部位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两部分。

1.前外侧群:

前外侧群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带形的腹直肌和3块宽阔的扁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1)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
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
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至7肋软骨的前面,
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几个肌腹。

(2)腹外斜肌:
为宽阔扁肌。
位于腹前外侧壁的浅层,
以8个肌齿起自下8个肋骨的外面,
肌束斜向前内下,后下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
其余肌束向内下移行于腱膜,
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3)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
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
肌束呈扇形,后部肌束几乎垂直上升止于下位3个肋骨,
大部分肌束向前上方延为腱膜,
在腹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及后层,
在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4)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
起自下6个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
肌束横行向前延为腱膜,腱膜越过腹直肌后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后层,
止于白线。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
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与膈同进收缩,可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

2.后群:

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
其内侧有腰大肌,后方有竖脊肌,
二者之间隔有胸腰筋膜的中层。
起自髂嵴的后部,向上止于第12肋和第1至4腰椎横突。
作用:
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实用人体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