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实用人体学综合笔试复习(4)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它们借骨连结构成脊柱和胸廓。

(一)、脊柱:

脊柱是由躯干骨的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
构成人体的中轴,上端承载颅,下端连结下肢带骨,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功能。

1.椎骨: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至4块。
成年后5块骶椎长合成1块骶骨,3至4块尾椎长合成1块尾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椎体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骨松质,表面的骨密质较薄,上、下面皆粗糙,借椎间纤维软骨与邻近椎骨相接。

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是弓形骨板,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

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椎下切迹。

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
棘突1个,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摸到。
横突1对,伸向两侧。
关节突2对,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椎体较小。上、下关节突的关节几乎呈水平位。
第3至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
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
第2至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
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
侧块上面有上关节凹,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第2颈椎又名枢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2)胸椎:
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
其两侧面近上、下缘处分别有上、下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
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3)腰椎:
椎体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
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关节面向外。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
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在此处作腰椎穿刺术。

4)骶骨:
由5块低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中央有骶管。
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
中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
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其外侧有4对骶后孔。
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
骶管上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
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
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
后缘有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与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

5)尾骨:
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
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2.椎骨的连结:

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形成脊柱。

(1)椎间盘:
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
椎间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构成。
髓核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
纤维环是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
牢固连结各椎体上、下面,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起“弹性垫”样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成人有23个椎间盘,
厚薄不一,中胸部较薄,颈部较厚,而腰部最厚,故颈、腰椎的活动度较大。
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后薄,胸部的相反。
当纤维环破裂,髓核容易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放射性痛,临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

(2)韧带:
1)前纵韧带:
是牢固地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的纵行韧带。
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向下至骶骨,
宽而坚韧,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2)后纵韧带:
位于椎管内,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后面的纵行韧带,
上起枢椎,下达骶骨,窄而坚韧,
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3)黄韧带:
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
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
是附着于各椎骨棘突尖端的纵行韧带。
其在颈部向后扩展成三角形矢状位的膜状结构,称项韧带。

5)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连结相邻棘突间和横突间的韧带。

6)项韧带:
为在项中线呈矢状位的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向下附着于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
其后缘游离,前缘附着于棘突。图2-1-15项韧带,图片结束。

(3)椎骨间的关节:

1)关节突关节:
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只能作轻微滑动。

2)寰枕关节:
为两侧枕髁与寰椎侧块的上关节凹构成的联合关节。
两侧关节同时活动,可使头作俯仰和侧屈运动。

3)寰枢关节:
包括3个滑膜关节,分别称为寰枢外侧关节(2个)和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均有韧带加强。
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
寰枢关节沿齿突垂直轴运动,使头连同寰椎进行旋转。
寰枕、寰枢关节的联合活动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3.脊柱的整体观:

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cm,女性及老人的略短。
其长度可因姿势不同而略有差异,
静卧比站立时可长出2至3cm,这是由于站立时椎间盘被压缩所致。

(1)脊柱前面观:
椎体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增大,至第2骶椎的水平最宽。
由骶骨耳状面以下,由于重力经髂骨传至下肢骨,椎体已无承重意义,体积也逐渐缩小。

(2)脊柱后面观:
可见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
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
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
腰椎棘突呈长方形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3)脊柱侧面观:
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
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脊柱的这些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震荡有重要意义。
颈曲支持头的抬起,
腰曲使身体重心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保持稳固的直立姿势,
而胸曲和骶曲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

4.脊柱的运动:

脊柱运动在相邻两椎骨之间是有限的,但整个脊柱的活动范围较大。
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
在颈部,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略呈水平位,关节囊松弛,椎间盘较厚,故屈伸及旋转运动的幅度较大。
在胸部,胸椎与肋骨相连,椎间盘较薄,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棘突呈叠瓦状,这些因素限制了胸椎的运动,故活动范围较小。
在腰部,椎间盘最厚,屈伸运动灵活,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限制了旋转运动。
由于颈腰部运动灵活,故损伤也较多见。

(二)胸廓: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通过椎间盘、韧带、关节连结而成,
具有支持和保护、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

1.胸骨和肋的形态:

(1)胸骨:
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柄上宽下窄,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结。
柄外侧缘上份接第1肋。
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们及,
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胸骨体呈长方形,外侧缘接第2至7肋软骨。
剑突扁而薄,下端游离。

(2)肋:
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12对。
第1至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
第8至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称假肋。
第11至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肋骨属扁骨,分为体和前、后两端。
后端膨大,称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肋凹相关节。
外侧稍细,称肋颈。
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有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相关节。
肋体长而扁,分内、外两面和上、下两缘。
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
前端稍宽,与肋软骨相接。
第1肋骨扁宽而短,分上、下面和内、外缘,无肋沟。
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为前斜角肌腱附着处。
其前、后方分别有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经过。
第2肋骨为过渡型。
第11、12肋骨无肋结节、肋颈。
肋软骨位于各肋骨的前端,由透明软骨构成,终生不骨化。

2.肋的连结:

(1)肋椎关节:
肋骨与脊柱的连结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这两个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
运动时肋骨沿肋头至肋结节的轴线旋转,使肋上升或下降,以增加或缩小胸廓的前后径和横径,从而改变胸腔的容积有助于呼吸。

1)肋头关节:
由肋头的关节面与相邻胸椎椎体边缘的肋凹构成,属于微动关节。

2)肋横突关节:
由肋结节关节面与相应椎骨的横突肋凹构成,也属于微动关节。

(2)胸肋关节:
由第2〜7肋软骨与胸骨相应的肋切迹构成,属微动关节。
第1肋与胸骨柄之间的连结是一种特殊的不动关节,
第8至10肋软骨的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依次与上位肋软骨形成软骨间连结。
因此,在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
第11、12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肉之中。

3.胸廓的整体观: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
胸廓有上、下两口和前、后、外侧壁。
胸廓上口较小,向前下倾斜,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椎体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
胸廓下口宽而不整,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膈肌封闭胸腔底。
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的尖部有剑突,剑突尖约平对第10胸椎下缘。
相邻两肋之间称肋间隙。

4.胸廓的运动:

胸廓主要参与呼吸运动。
吸气时,肋的前部提高,肋体向外扩展,同时伴以胸骨上升,胸廓前后径、横径增加,从而使胸廓的容积增加;
呼气时肋下降恢复原位,胸廓容积随之缩小。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实用人体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