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中医诊断学综合笔试复习(11)

第六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指根据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来辨识疾病证候的思维过程和辨证方法。
其主要包括气病辨证、血病辨证、津液病辨证三部分内容。

细目一:气病辨证要点:

气的病变以气的功能减退、气机失调为主要病理表现。
常见类型有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 气逆证等。

一、气虚证:

【基本概念】
人体正气不足,气的温煦、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基本功能衰退所导致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头晕目眩, 自汗,
易外感,活动后诸症加重,
面白少华,舌淡嫩,或胖有齿痕,
脉细或虚弱无力。

【证候分析】
本证多以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元气亏虚,
或年老体弱,元气自衰,
或劳累过度、久病、重病耗伤元气,
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为基本病理变化。

正气不足,形神失养,故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气虚则推动无力,清阳不升,头面气血失于充盈,则头晕目眩;
卫外失固,腠理疏松,故自汗而易外感;
劳则耗气,故活动后诸症加重;
舌淡嫩,或胖有齿痕,脉细或虚弱无力均为气虚之征。

【辨证要点】
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加重为辨证要点。

二、气陷证:

【基本概念】
气虚下陷,升举乏力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倦怠乏力,
脘腹坠胀,脏器下垂,
月经量少不畅,或崩漏,白浊带下,
面色滉白,气短不足以息,
劳累后诸症加剧,
舌淡, 苔薄白,脉弱。

【证候分析】
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故眩晕耳鸣;
脾气不足,运化无力,清阳下陷,故久泻久痢不止,便意频频;
中气虚,升举无力,不能维持腹内脏器固定位置,故见脘腹坠胀,脏器下垂;
脾虚气陷,失于统摄,发生崩漏;
下焦气陷,肾精下泄,发为白浊带下;
宗气贯心脉,司呼吸, 宗气亏虚而下陷,则气短不足以息;
劳则耗气,诸症劳累后加剧;
舌淡,苔薄白,脉弱等皆为气虚表现。

【辨证要点】
以脘腹气坠感,久泻久痢,脏器下 垂,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三、气滞证:

【基本概念】
机体局部或全身的气机运行不畅乃至阻滞不通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
胸胁、脘腹胀痛、窜痛,
症状时轻时重,走窜不定,
常因太息、嗳气、矢气而减轻,
多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脉弦。

【证候分析】
气机阻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主要表现为胀满、痞闷、胀痛等症;
气机运行时通时阻,故症状呈现窜痛、攻痛等性质;
当太息、嗳气、矢气时可使气机暂通,故症状可短暂缓解;
情绪波动,气机不畅,故疼痛加重;
气机不畅,脉气紧张,故见弦脉。

【辨证要点】
以胀满、痞闷或胀痛、窜痛,触之 无形,时发时止,部位不定,常因情绪因素而诱发、加重为辨证要点。

四、气逆证:

【基本概念】
气机升降失常而上逆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喘满闷,或呕恶、嗳气、呃逆,
或头胀头痛,眩晕耳鸣,
面红目赤,昏厥,吐血、衄血,
或女子倒经,妊娠恶阻等。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肾不封藏,冲脉之气上逆而成。

肺气宜肃降,邪气犯肺,或痰浊壅肺,肺失清肃而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咯痰、满闷等;
胃气以通降为顺,食积、痰浊或外邪犯胃,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若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气火上逆或阴虚阳亢,亢阳无制,上扰清窍,则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昏厥及吐血衄血等;
冲脉之气随肝气上逆,可致倒经,或妊娠期呕吐不止;
肾脉上贯肝膈,气机逆乱,肝肾气逆,则见自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之奔豚表现。

【辨证要点】
以肺、胃、肝或冲脉之气上逆,或头面气血过度充盈为辨证要点。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