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中医诊断学综合笔试复习(9)

细目二:按诊:

按诊的运用相当广泛,临床上常用的有按肌肤、 按胸胁、按脘腹、按手足、按腧穴等。

一、按肌肤:

主要辨别肌肤的寒热、润燥、滑涩肿胀、疼痛、疮疡等。
一般来讲,阳证、热证多见肌肤灼热而红肿疼痛;
阴证、寒证多见皮肤不热,或红肿不明显。

手足心灼热较甚者,多为阴虚内热。
皮肤滑润者, 为津液未伤;
皮肤枯燥或甲错者,常属津液已伤或有瘀血。

用手按压肌肤肿胀之处,按之凹陷不能即起为水肿;
按之凹陷,举手即起为气肿。

肌肤濡软而喜按者为虚证,
患处肿痛拒按者为实证。

在外科方面,触按病变部位,可辨别病证的阴阳和成脓情况。

触按病变局部肿硬不热者,为寒证;
肿处灼手压痛者,为热证。

病变部根盘平塌漫肿为虚;
根盘收束而高起为实。
患处坚硬为无脓;
边硬顶软为有脓。

二、按胸胁:

胸胁即前胸和侧胸部的统称。
按胸胁可了解心、 肺、肝、胆等重要脏腑的病变。

1、按胸部:

前胸高起,按之气喘多为肺胀;
叩之膨膨然,其音清者,见于气胸;
若按之胸痛,叩之音实者,常为水结胸膈或痰热壅肺;
胸部外伤则见局部青紫肿胀而拒按。

虚里为心尖搏动处,为诸脉之所宗。
按虚里可测知宗气之强弱、疾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
诊虚里时,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其右侧用右手平抚于虚里部,
注意诊察动气之强弱、至数和聚散。
正常 情况下,虚里搏动不显,按之应手,搏动直径约2-2.5cm,动而不紧,缓而不怠,动气聚而不散,节律清晰,是心气充盛的征象。
虚里按之其动而微弱,是宗气内虚;
动而应衣,是宗气外泄;
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是心气衰绝,证属危候。

2、按胁部:

可了解肝胆疾病。

胁下肿块、刺痛拒按为气滞血瘀;
右胁下肿块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应注意排除肝癌;
疟疾后胁下痞块,按之硬者为疟母。

三、按脘腹:

主要了解脘腹痛与不痛,软与硬,有无痞块积聚,以辨别脏腑虚实和病邪性质及其积聚的程度。

心下按之硬而痛为结胸,多属于实证;
心下按 之濡软或硬满无痛,多属于痞证。

脘腹疼痛,按之则舒,局部柔软,多属于虚证;
按之痛甚,局部坚硬,甚而拒按者,多属于实证。
腹部肿块,痛有定处,推之不移,多属于癥积;
推之可移,痛无定处,或按之无形,聚散不定,多属于瘕聚。
右侧少腹作痛而拒按,按之有包块应手者多属于肠痈。

四、按手足:

主要了解手足的寒热,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以及表里内外顺逆。
患者手足倶冷,多属于阳虚阴寒证;
手足倶热,多属于阳热亢盛证;
手心较热,多属于内伤发热;
手背较热,多属于外感发热。

小儿指尖冷主惊厥,
中指独热主外感风寒,
中指指尖独冷为麻痘将发。

五、按腧穴:

按压身体上某些特定穴位,通过穴位变化和反应来判断内脏某些疾病。

按腧穴要注意发现穴位上是否有结节或条索状物,其有无压痛或其他敏感反应。
如肺病可在肺俞穴摸到结节;
肝病在肝俞和期门穴有压痛;
胃痛在胃俞和足三里穴有压痛;
肠痈在上巨虚(阑尾穴)有压痛。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