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内科按摩学综合笔试复习(12)

细目三: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一、病因病机:

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且多兼夹他邪,如寒、湿、热等。
外感头痛之病性属表属实,病因是以风邪为主的六淫邪气,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较好。

脑为髓海,依赖于肝肾精血和脾胃精微物质的充养,
故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头痛因于肝者,或因肝失疏泄,气郁化火,阳亢火升,上扰头窍而致;
或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致。
头痛因于肾者,多因房劳过度,或禀赋不足,使肾精久亏,无以生髓,髓海空虚,发为头痛。
头痛因于脾者,或因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清阳不升,头窍失养而致头痛;
或因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塞气机,浊阴不降,清窍被蒙而致头痛。
若因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亦可发为瘀血头痛。
内伤头痛大多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性较为复杂,
一般来说,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之头痛属虚证,
肝阳上亢、痰浊、瘀血所致之头痛多属实证。
虚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感受外邪:

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
邪气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凝滞,而发为头痛。
因风为百病之长,故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要原因,多夹寒、湿、热邪而发病。

(二)、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阳亢,或肝郁化火,阳亢火升,上扰清窍,可发为头痛。
若肝火郁久,耗伤阴血,肝肾亏虚,精血不承,亦可引发头痛。

(三)、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精久亏。
肾主骨生髓,髓上通于脑,脑髓有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
若肾精久亏,脑髓空虚,则会发生头痛;
若阴损及阳,肾阳虚弱,清阳不展,亦可发生头痛,此类头痛临床较为少见。

(四)、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若脾胃久虚,气血化源不足,或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可致头痛的发生。
若饮食不节,嗜酒太过,或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则为痰浊头痛。

(五)、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跌仆闪挫,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二、临床表现:

本病的部位多在前额、巅顶、一侧额颞,或左或右,或呈全头痛而辗转发作。
疼痛的性质有:
昏痛、
隐痛、
胀痛、
跳痛、
刺痛
或头痛如裂。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
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
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头痛:
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
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
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
头重如裹,肢体困重,
胸闷纳呆,大便或溏,
苔白腻,脉濡。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
心烦易怒,夜寐不宁,
口苦面红,或兼胁痛,
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
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3、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时时昏晕,
遇劳加重,心悸失眠,
面色少华,神疲乏力,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肾虚头痛:
头痛且空,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5、瘀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
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
疼痛性质可分为:
跳痛、
刺痛、
胀痛、
灼痛、
重痛、
空痛、
昏痛、
隐痛等。
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3、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
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4、相关检查:
应常规做血压、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脑脊液、颅脑CT或MRI等项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如疑为眼、耳、鼻、口腔疾病所导致者,可做五官科相应检查。

(二)、鉴别诊断:

头痛与眩晕:
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四、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故治疗以疏风祛邪为主。
内伤头痛,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
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

外感头痛的施术步骤:

患者坐位:
双拇指交替上推自印堂至发际3?5遍,左右分抹太阳穴,双拇指按揉两侧太阳穴;
大鱼际肌向后平推至耳后,经风池,走颈侧至肩井,多指捏拿肩部肌肉3-5遍。
两手拇、食指分别按压双头维、风池;
按揉天柱、大抒、风门、肺俞。

内伤头痛的施术步骤:

患者仰卧位:
双手拇指分推印堂—眉弓—太阳—率谷线3-5遍,
双手拇指向上交替推抹由印堂至神庭3-5遍,点揉印堂。
双拇指点揉督脉神庭至百会;
点揉头部足太阳膀胱经曲差至通天;
多指揉头部足少阳胆经路线瞳子髎至风池;
点揉四神聪。
多指及掌面放于两侧颞部及枕部向头顶方向捏挤3-5次(耳前、耳后各放两指);
多指尖相对放于前额,掌放于两侧颞部挤压3-5遍。
多指揉太阳、头维、率谷、风池;
多指推头部足少阳胆经路线,从瞳子髎至率谷至耳后再至颈侧,双手指侧、指端抓打叩击。
拇指擦百会,多指同时擦两侧颞部数十次。
按揉足部足少阳胆经路线3-5遍。

外感头痛的辨证加减:

风寒头痛:
治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主。
加拿风池、肩井,擦大抒、风门以透热为度,拿合谷。

风热头痛:
治以疏风清热,通络止痛为主。
加捏风池、肩井,逆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点大椎、曲池、合谷,拨听宫处耳前动脉。

风湿头痛:
治以疏风胜湿,镇痉止痛为主。
加拿五经,拿风池、肩井;揉率谷;揉推头部足少阳胆经路线。

内伤头痛的辨证及辨病加减:

肝阳上亢:
治以平肝潜阳止痛为主。
加双掌下行推背面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各5-8遍;
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肝俞、肾俞为重点;
按揉肾五腧穴,推桥弓20-40次,
按揉血压点,分推胸胁3-5遍,
揉胸部任脉路线3-5遍;
揉、颤关元区,按大横,双拇指点曲池、足三里、太冲,擦涌泉以透热为度。

痰浊中阻:
治以化痰降逆止痛为主。
加拿五经,对按两颞,推桥弓,拿肩井,分推胸胁,
揉大包、章门,点中脘、丰隆,
点揉外关、阳池、中渚、液门、足三里。

气血虚弱:
治以补益气血为主。
加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以肺俞、膈俞、脾俞、肾俞为重点;
摩巅顶;揉风府、安眠;
揉胸腹部任脉路线3-5遍;
揉腹,揉、颤关元区;按揉小腿足阳明胃经路线,按揉足三里。

肾阴不足:
治以滋阴补肾为主。
加双拇指揉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肾俞为重点,
横擦肾俞、命门,揉肾五腧穴;
揉风府、安眠、翳风、听宫、听会;
揉脐,揉、颤关元区以温热为度,按揉足三里,点擦涌泉。

瘀血头痛: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患者坐位,将按摩巾固定于头部,医者立于其后,
双手五指分开,分别交替自前额抹至颈根部,反复操作,
谓之“拿五经”(督脉、膀胱、胆经);
两手五指分开,指关节屈曲,交替推抖,轻轻拍击前额至后枕部;
加多指揉两颞部,捏拿两颞部,双手指端同时抓拿头顶;
两手多指分别拿揉两肩3-5遍;拇、食指同时捏拿两侧肩井穴。

阳明头痛:
可取合谷、冲阳;

太阳头痛:
可取后溪、申脉,或腕骨、京骨;

少阳头痛:
可取外关、足临泣,或中渚、侠溪;

厥阴头痛:可取太冲。

三叉神经痛,治疗如下:
患者仰卧位,拇指按揉眼眶;
多指按揉承浆至颊车,地仓至翳风,迎香至太阳;
多指捏拿颞部;
掌按压颞部;
点攒竹、太阳、听宫、风池、合谷、手三里。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内科按摩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