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目二:呃逆要点: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呃逆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正气亏虚,
引起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导致。
其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在胃,
还与肝、脾、肺、肾有关。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实证多为寒凝、火郁、气滞、痰阻而致胃失和降;
虚证每由脾肾阳虚,或胃阴耗损等正虚气逆所致,
但也有虚实夹杂并见者。
(一)、饮食不当:
进食太快,过食生冷,
或滥服寒凉药物,寒气蕴蓄于胃,
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导致呃逆。
或过食辛热煎炒,醇酒厚味,
或过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生,
腑气不行,气逆动膈,发生呃逆。
(二)、情志不遂:
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逆气动膈;
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职,滋生痰浊;
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发生呃逆。
(三)、体虚病后:
素体不足,年高体弱,
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
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
均可损伤中气,
或胃阴耗伤,胃失和降,发生呃逆。甚则病深及肾,肾气失于摄纳,
浊气上乘,上逆动膈,均可发生呃逆。
二、临床表现:
本病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不能自控为主症。
常伴有胸膈痞闷,胃脘不适,情绪不安等。
偶然发作者多短时间内不治自愈,也有持续数日甚至数月数年不愈者。
(一)、胃中燥热:
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
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苔黄燥,脉滑数。
(二)、胃中虚寒:
呃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遇寒则甚,
伴胃脘不适,食少,口不渴,苔白,脉缓。
(三)、肝气犯胃: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
胸胁满闷,脘腹胀满,
嗳气纳减,肠鸣矢气,
苔薄白,脉弦。
(四)、正气虚弱:
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
手足不温,食少倦怠,面色滉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
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常伴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4、相关检查:
胃肠钡餐造影及内窥镜检查,可诊断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等;
肝、肾功能及B超、CT等检查,可诊断肝硬化、尿毒症、脑血管病以及胸腹腔肿瘤等。
(二)、鉴别诊断:
1、呃逆与干呕:
两者同属于胃气上逆的表现。
干呕属于有声无物的呕吐,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
呃逆则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2、呃逆与嗳气:
两者均为胃气上逆。
嗳气乃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与喉间气逆而发出的呃呃连声不难区别。
呃逆若出现于危重患者,往往为临终先兆,应予警惕。
四、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疏肝平呃。
施术步骤:
患者俯卧位:
双掌或多指,分推上背部3-5遍。
叠掌揉脊柱两侧,双拇指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以膈俞、肝俞、胃俞为重点;
双拇指拨膈俞至胃俞一段3-5遍。
叠掌揉膈俞穴区,动作缓慢、沉稳,待患者呃逆之时,做顿挫性按压,亦可加用外颤,并令患者张口呼气。
双手拇指按压大椎、至阳,或拨大椎、至阳。
患者仰卧位
开三门、运三脘,
单手掌推胸腹任脉路线3-5遍,从天突推至关元穴。
单掌摩膻中,以局部温热为度,亦可小鱼际肌擦膻中。
拇指按压天泉、内关,拨阳陵泉。
辨证加减:
胃中燥热:
治以和胃清热为主。
加按揉、推小腿足阳明胃经路线从足三里至内庭3-5遍,点内庭。
胃中虚寒:
治以温中降逆为主。
加横擦左背(第7-12胸椎旁),以透热为度;
摩气海区,揉、擦足部足太阴脾经路线。
肝气犯胃:
治以疏肝理气,降逆平呃为主。
加双掌分推胁肋部3-5遍,双拇指揉辄筋、日月、期门,搓两胁。
正气虚弱:
治以培元固本,降逆平呃为主。
加直擦督脉以透热为度,
揉、颤关元区以温热为度,
按揉足三里、太渊、太白。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内科按摩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