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妇科按摩学综合笔试复习(10)

细目七:经行头痛要点:

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称为“经行头痛”。

一、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不足,脑失所养;
或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或瘀血内阻,络脉不通,皆可导致本病。
临床常见证型有血虚、肝郁化火、血瘀。

(一)、血虚:

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
长期慢性失血,或脾虚化源不足,
经行时精血下注冲任,
阴血益感不足,
脑失所养,遂致头痛。

(二)、肝郁化火: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冲脉附于肝,经行时阴血下聚,
冲气偏旺,肝火随冲气上逆,
清窍被扰,而作头痛。

(三)、血瘀

情志不畅,肝失条达,
气机不宣,血行不畅,
或正值经期,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血为寒凝,
或因跌仆外伤,以致瘀血内阻。
足厥阴肝经循巅络脑,经行时气血下注于胞宫,
冲气挟肝经之瘀血上逆,阻滞脑络,脉络不通,因而作痛。

二、临床表现:

经行头痛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头痛为特点。
一般实证多于经前或经期疼痛,多为胀痛或刺痛;
虚证多在经后或行经将净时作痛,多为头晕隐痛。

(一)、血虚:

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
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心悸少寐,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肝郁化火:

经行头痛,甚或巅顶掣痛,头晕目眩;
月经量稍多,色鲜红,质稠;
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三)、血瘀:

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
经色紫暗有块;
伴小腹疼痛拒按,胸闷不舒;
舌暗或尖边有瘀点,
脉细涩或弦涩。

三、诊断要点:

有久病体弱、精神过度刺激史。

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即出现明显的头痛,经后即止。
疼痛的部位或在巅顶,或在头部一侧,或两侧太阳穴;
疼痛的性质有掣痛、刺痛、胀痛、绵绵作痛,因人而异,严重者剧痛难忍。

辅助检查:可做头颅CT检查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

四、鉴别诊断:

经行外感头痛:
除头痛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脉浮等表证。

鼻及副鼻窦病变头痛:
多表现为前额头痛,发病与月经周期无关,结合五官科专科检查,或X线片,或CT检查可助鉴别。

五、治疗:

治则:
以调理气血为主。
血虚者,治以养血益气;
肝郁化火者,治以养阴清热,柔肝熄风;
血瘀者,治以调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要穴位:
印堂、
神庭、
攒竹、
鱼腰、
太阳、
阳白、
头维、
风池等穴。

主要手法:
推法、
揉法、
擦法、
滚法、
叩法、
拿捏法等。

基本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生站于床的一侧或坐位。
双拇指交替推印堂至神庭8-10遍,再由印堂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5-7遍;
双手鱼际由内向外分推前额部3-5遍;
按揉太阳穴2-3分钟;按揉印堂、攒竹、鱼腰、阳白、神庭、头维各1分钟左右。

双手多指揉、捏头部两侧数遍;
双手多指擦两颞部1-2分钟;
双掌对挤头部两侧,轻叩头部1分钟左右。

患者俯卧位,医生站于床的一侧。
拿捏颈项部3-5遍,按揉风池1-2分钟。
双掌分推背腰部3-5遍;栂指拨揉背部膀胱经第1侧线3-5遍;掌揉上背部3-5遍;侧掌滚背腰部膀胱经3-5分钟。
双手合掌叩肩部及上背部1分钟左右;拿肩井5-7次。

辨证加减:
血虚证:
加按揉脾俞、气海、足三里各1分钟左右。
肝郁化火证:
加推桥弓1-2分钟;
按揉太冲、行间各1分钟左右。
血瘀证:
加按揉膈俞、血海、太冲各1分钟左右。

六、预防与调护:

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
避免冒雨涉水,过食寒凉。
经期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妇科按摩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