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资料—按摩学基础综合笔试复习(10)

细目七:运动关节类手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是指对关节做被动性活动,使其在生理范围内进行屈伸、旋转或内收、外展等运动的一类手法,
又称“动法”。
其特点是手法节奏明快,技巧性强,整复松筋效果明显,
正骨按摩使用此类手法较多。

本类手法包括摇法、扳法、拔伸法和屈伸法等。

一、摇法:

【操作】

1、颈项部摇法:

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医生立于其后方或侧后方。
一手扶住后枕部,另一手托住下颌,两手协同环转摇动患者颈项部。

2、肩关节摇法:

患者坐位,医生立于其后侧。
一手扶住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做环转摇动。

3、肘关节摇法:

患者坐位,屈肘约45度左右。
医生一手托握住肘后部,另一手握住腕部,使肘关节做环转摇动。

4、腕关节摇法:

患者坐位,掌心朝下。
医生一手握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四指或手掌部,做腕关节环转摇动。

5、掌指关节摇法:

医生一手握住患者掌部,另一手握某一指,做环转摇动。

6、腰部摇法:

腰部摇法方法较多,此主要介绍两种。

(1)俯卧位摇腰法:
患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
医生立于其侧方,一手按压腰部,另一手托抱住两下肢膝关节稍上方,
将下肢抬起,做腰部环形旋转。

(2)仰卧位摇腰法: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并拢,屈髋屈膝。
医生立于其侧方,两手分按两膝部,
或一手按膝,另一手按足踝部,两手臂协调用力,做腰部环转摇动。

7、髋关节摇法: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
医生站在患侧,一手扶患侧膝部,另一手扶踝
先使膝关节屈曲,同时使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
至最大限度再使髋、膝关节极度屈曲,
然后使髋关节极度内收、内旋, 最后伸直患侧下肢。

8、膝关节摇法:

患者俯卧,一侧下肢屈曲。
医生立于其侧方,一手按于腘窝上部,另一手握踝部,
使屈曲的膝关节做环转摇动。

9、踝关节摇法: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
医生一手托其足跟,另一手握住足前部,做踝关节环转摇动。
亦可在俯卧位,下肢屈曲,医生一手扶按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两手协调施力,做踝关节的环转摇动。

10、跖趾关节摇法:

医生一手握其足跖部,另一手握住某一足趾,做环形摇动。

【动作要领】

1、摇动幅度在生理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可否使用摇法及摇动的幅度大小,取决于该关节的解剖结构。

2、摇转速度宜慢,不可突然加速或大幅度摇转。

3、摇动时施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的关节或肢体运动外,其他部位不应随之晃动。

【作用及应用】

滑利关节,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松解粘连。

摇法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项、腰部等,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以及预防保健等。

【注意事项】

仅在受限区域内摇动即可,对于眩晕的患者慎用。

二、扳法:

【操作】

1、颈项部扳法:

(1)、颈部斜扳法:

患者坐位,颈项放松,头略前倾或中立位。
医生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头顶部,另一手托扶住下颏部,
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协调用力做瞬间、有控制的相反方向扳动。
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坐位。
医生立于 其侧后方,用一肘托住下颏,掌扶住其颞部,
另一手拇指抵住病变颈椎棘突旁,
将头缓慢旋转到最大限度,
两手协同,快速扳动。
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

2、肩关节扳法:

(1)、肩关节外展扳法:

患者坐位,医生半蹲于其身侧。
患者手臂外展45度左右,
将肘关节稍上方置于医生一侧肩上,
医生两手从前后方将其肩部扣住锁紧,
然后缓缓立起,使其肩关节外展至有阻力时,再增大幅度快速抬扳。
此法医生亦可站于侧后方,一手扶按其肩部,一手握其肘部抬起,做外展扳动。

(2)、肩关节内收扳法:

患者坐位,患侧上肢屈肘置于胸前,手搭扶于对侧肩部。
医生立于其身体后侧,用一手扶按于患侧肩部以固定,
另一手托握患肢肘部,做内收方向扳动。

(3)、肩关节旋内扳法:

患者坐位,将患侧上肢屈肘置于背部。
医生立于其患侧的侧后方,用一手扶按患侧肩部以固定,
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将患肢前臂沿其腰背部缓缓上抬,以使其肩关节逐渐内旋,
至有阻力时,快速做抬扳动作。

(4)、肩关节上举扳法:

患者坐位,两臂自然下垂。
医生立于其后方,用一手托握住患肩侧上臂下段,
并自前屈位或外展位缓缓向上抬起至120度至140度时,
用另一手握住其前臂近腕关节处,
两手协调施力,向上逐渐拔伸牵引,至有阻力时,做快速向上拉扳动作。
此法还可于卧位情况下操作。

3、胸背部扳法:

(1)、扩胸牵引扳法:

患者坐位,令其两手十指交叉扣住并抱于项部。
医生站于其后方,两手分别扶握住两肘部,
用一侧膝部顶住其背部偏歪的棘突,
嘱其做前俯后仰运动,并配合深呼吸,
做膝顶手拉扩胸式牵引扳动。

(2)、胸椎对抗复位法:

患者坐位,两手抱于后枕部并交叉扣住。
医生站于其后方,两手臂自其腋下伸入并握住其两臂近腕部,
用一侧膝部顶住其背部偏歪的棘突;
然后握住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
两前臂则用力上抬,使颈椎前屈并将其脊柱向上向后牵引,
而顶住病变胸椎棘突的膝部也同时向前下用力,
与前臂的上抬形成对抗牵引,做快速扳动。

4、腰部扳法:

(1)、腰部斜扳法:

患者侧卧。
医生用一手或肘抵住其肩前部,
另一手或肘抵于骶臀部,
两手或两肘协调相对用力,先做数次小幅度的腰部扭转活动,
再旋转至最大限度后,突然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动 。

(2)、腰部旋转扳法:

1)、直腰旋转扳法:

患者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以向左侧旋转扳动为例。
医生与其同向站立于右侧,用两下肢夹住其右腿部以固定,
右手抵住其右肩后部,左手臂从其左腋下伸入并扶于左肩前部;
两手协调用力,右手向前推,左手向后拉板,且左臂同时借上提之力,
使腰部向左旋转,至有阻力时,突然发力快速扳动。

2)、弯腰旋转扳法:

患者坐位,腰放松,臂下垂。
以向左侧旋转扳动为例。
助手站于患者前方,以固定其两下肢或右下肢。
医生弯腰站于患者左侧,用右手拇指顶按其腰部偏歪棘突的左侧,
左手臂从其左腋下穿过并以左掌勾按于部,
左掌缓慢下压,并嘱其做腰部前屈配合,
再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时,突发用力向左后方扳动,
同时右手拇指向右推按偏歪的棘突,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

(3)、腰部后伸扳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站于患者侧方,
一手置于对侧大腿下段的前外侧,另一手按压患者腰骶部,
两手相对用力,使患者腰部后伸至最大限度时,瞬间用力扳动,
加大后伸5度或10度。

【动作要领】

1、要顺应、符合关节的特点,扳动不可超越生理活动限度。

2、操作时宜分阶段进行,先可做关节摇法或屈伸法,使患者放松,并了解肢体活动范围大小后,再进行扳动。

3、扳动时发力要准,用力要巧,以达“巧力寸劲”之效。所谓“巧力”,指手法的技巧力;所谓 “寸劲”,指突发短促之力要恰到好处。

4、不可使用暴力、蛮力,不可强求关节弹响声。

【作用及应用】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整复错位。

颈项部扳法可调整颈椎椎间关节的紊乱,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寰枢椎半脱位及颈部扭伤致椎间关节紊乱症等;

肩关节扳法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袖损伤、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肱二头肌短头损伤等病证;

胸背部扳法可用于治疗胸椎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的紊乱以及胸肋屏伤,对因胸椎椎间关节紊乱导致的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腰部扳法可纠正腰椎椎间关节紊乱,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法,凡各种急慢性损伤导致腰椎椎间关节紊乱者,腰部扳法均有效。

【注意事项】

扳法之前应使患者充分放松。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心肺疾患及各类骨病、脊柱畸形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扳法。

三、拔伸法:

【操作】

1、颈部拔伸法:

(1)、掌托拔伸法:

患者坐位,医生立于其后,
用两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或两侧的风池穴,掌根分别挟住下颌部助力,
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缓慢拔伸。

(2)、肘托拔伸法:

体位同上,
医生一手扶其后枕部,另一手用肘部托住下领,手掌扶住对侧颞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缓慢拔伸。

(3)、仰卧位拔伸法:

患者仰卧,头颈部在床沿之外,医生置方凳坐于其头端方,
用一手托扶后枕部,另一手托其下颌部,两手协同用力,缓慢拔伸颈部。

2、肩关节拔伸法:

(1)、对抗拔伸法:
患者坐于低凳上,下肢伸直,上肢放松。
医生站于其外侧,用两手握住其腕部(患者掌心向里),逐渐用力向上拔伸,
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由一助手协助固定其身体,与牵拉之力相对抗。

(2)、足蹬拔伸法:

患者仰卧,医生半坐于一侧床边,
将一足跟蹬于其腋下,两手握住同侧腕部做徐徐拔伸,
并同时用足跟顶住腋窝与之对抗;
稍顿,再逐渐使其肩部内收、内旋。

3、肘关节拔伸法:

医生一手握患者上臂下端,另一手握腕,两手相对用力做肘关节拔伸活动。

4、腕关节拔伸法:

医生一手握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其掌部,两手相对用力做腕关节拔伸活动。

5、手指拔伸法:

医生一手握住患者被拔伸关节近侧端,另一手捏住远侧端,两手相对用力做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拔伸。

6、腰部拔伸法:

患者俯卧,两手用力抓住床头。
医生立于其足端方,两手分别握住其两踝部,
然后逐渐用力做腰部拔伸牵拉活动。

7、髋膝关节拔伸法:

患者仰卧,医生立其足侧方,两手握住一侧下肢踝部,使其髋膝关节屈曲,
然后快速将其下肢用力向下牵拉。
本法亦可双侧同时操作。

8、踝关节拔伸法:

患者仰卧或坐于床上,医生一手握其小腿下端,另一手握其足跖部,
两手协同做相反方向用力拔伸。

【动作要领】

1、拔伸动作要稳而缓,用力均匀而持续,不可用突发性的暴力进行拔伸。

2、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拔伸到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持续的牵引力。

3、操作规范,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和治疗部位的不同,控制好拔伸的力量、方向和角度。

【作用及应用】

理筋整复,增宽关节间隙,解除神经挤压,松解粘连。

拔伸法又称“牵引法”,主要适用于脊柱与四肢关节,
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腱韧带错位、关节缩窄、小关节紊乱及半脱位等病证。

【注意事项】

关节强直畸形、骨质疏松、肿瘤、结核等病证应慎用或禁用拔伸法。

四、屈伸法:

【操作】

1、颈部屈伸法:

医生一手扶患者前额部,另一手扶其枕部,做颈部前屈后伸活动。

2、颈部侧屈法:

医生双掌分别置于患者头的两侧,做颈部左右侧屈活动。

3、肩关节屈伸法:

医生一手扶患者肩部,另一手握其腕部,使肩关节前屈后伸活动。

4、屈肘过度后伸肩关节法:

以右侧为例。
患者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后伸,
医生左臂肘窝抵住其肘下部,左右手十指交叉置于肩上部,
继而用力向上抬肘使肩关节过度后伸。
操作时应使肩关节尽量内收,以防损伤肩周软组织。

5、肘关节屈伸法:

医生一手握患者肘部,另一手握其腕部,做肘关节的屈伸活动。

6、腕关节屈伸法:

医生一手握患者腕部,另一手握其四指,做腕关节的屈伸活动。

7、腰、髋部屈伸法:

患者仰卧,双腿自然伸直。
医生立于足侧,用大腿前侧分别顶住患者的足底部,然后两手分别握其腕部,
用力牵拉,使其坐起;
稍顿,在患者主动后仰(倒)的同时,医生随之前倾伸臂,使患者恢复仰卧位。
如此反复做腰髋部屈伸活动。

8、髋、膝关节屈伸法:

患者仰卧,医生站于一侧,一手按住其膝部,另一手握其足踝部,
使髋、膝关节同时屈曲,随即拉伸复原。

9、膝关节屈伸法:

患者俯卧,医生站于一侧,一手扶其腘窝上部,另一手握其踝部,做膝关节屈伸活动。

10、踝关节屈伸法:

医生一手托患者踝部,另一手握其足跖部,做踝关节屈伸活动。

【动作要领】

屈伸幅度以生理活动范围为限,依关节解剖特点而定,不可强用。

频率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讲求稳妥灵活,不可生拉硬拽。

【作用及应用】

行气活血,滑利关节,松解粘连。

屈伸法可增加关节活动度,用于治疗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等。

【注意事项】

屈伸幅度及用力大小要根据病情而定。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按摩学基础》,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双击长按扫描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