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目三: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包括: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两个方面。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出生后,犹如萌土之幼芽,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二气均属不足。
中医学依此提出了“稚阴稚阳”的观点,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其机体脏腑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正处在不断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之中。
小儿的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小儿肺常不足,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容易感冒、咳喘。同时,肺之气赖脾之精微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而小儿脾胃不足,则肺气也薄弱。
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就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出现食积、吐泻。
小儿肾常不足,表现为肾精未充,
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男孩无“精气溢泻”,
小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等。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本,各脏之阴皆取之于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皆依赖于肾阳的温养。
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发、耳、齿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都和肾脏有关。
此外,小儿心、肝两脏同样未曾充盛,功能未健。
心主血脉、主神明,小儿心气未充、心神怯弱未定,表现为脉数,易受惊吓,思维及行为的约束能力较差;
肝主疏泄、主风,小儿肝气未实、筋骨刚柔未济,表现为好动,易发惊惕、抽风等证。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体格、智力及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且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古人把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纯阳”。
总之,我国历代儿科医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的两个观点,正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也有两个方面: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由于形质和功能均较脆弱,抗病能力差,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故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
在临床发病方面,以肺、脾两脏居多,
而且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容易出现惊恐状态。
小儿得病之后,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若调治不当,易轻病变重,重病变危。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是指小儿机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在疾病过程中,其组织再生和修复能力旺盛;
且病因单纯,很少受七情影响,在患病之后如能及时治疗,则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总之,虽然小儿寒热虚实变化比成人更为迅速而错综复杂,但只要辨证清楚、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小儿病情好转比成人快,更容易恢复健康。
细目四:小儿推拿临证概要:
一、小儿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泛,从年龄跨度上,小儿推拿适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
从治疗病种上,小儿推拿既可治疗呼吸、消化、泌尿、五官、运动等多系统的常见疾病,
又可治疗夜啼、惊风、抽动症、小儿脑瘫等疑难杂症,
还可治疗流感、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小儿常见时行疾病以及新生儿疾病。
另外小儿推拿可以预防疾病,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健脑益智。
2、禁忌证:
(1)疮疡部位、烧烫伤部位、肌肤破损或正在出血的部位。
(2)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如水痘、麻疹、猩红热、肝炎、结核等。
(3)肿瘤等需作特殊治疗的疾病。
(4)骨折、脱位及扭伤等证的急性期(24小时之内)。
(5)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6)严重的皮肤病或破溃的皮肤病患处。
(7)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8)危重病症尚未脱离危险期者。
二、小儿推拿的诊断、立法与处方原则:
1、明确诊断:
所谓明确诊断,就是要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机,分清主次矛盾,明辨标本关系。
小儿推拿也和中医其他各科治疗一样,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及病因辨证,并充分利用西医学的各种检测手段,以明确诊断。
如不仔细分析、检查、确诊,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
2、制定合理治则治法:
依照治病求本的原则,根据具体病机,制定出施治方案。
古人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现代常用的儿科治法主要有:
疏风解表、止咳平喘、
清热解毒、消食导滞、
利水消肿、驱虫安蛔、
镇惊安神、醒脑开窍、
健脾益气、培元补肾、
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回阳救逆、燥湿理气、
益气养阴等。
3、处方选穴原则:
(1)依据病机,体现治法。
如果选穴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
正确选择穴位,是辨证施治的有力措施,也是疗效的可靠保证之一。
(2)根据病情,做到整体与局部的配合。
以整体调整为主,局部配合为辅,如此正确掌握,才能体现本、标治则的科学性,以及防止出现本末倒置。
小儿推拿常用的前臂手部穴与躯干穴相配、俞募穴与下合穴相配、俞募穴与五输穴相配、躯干穴与上下肢穴相配,都体现了这种原则。
(3)根据不同的病证需要,选取不同的推拿部位或穴位。
例如,小儿胆怯哭闹不安,可放弃手部穴位,而使小儿伏于母亲怀中,选用背部穴位。
因手术或其他原因有体位限制的,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推拿部位或穴位。
总之,辨证准确,治法合理,选穴精当,才能得心应手,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三、小儿推拿的疗效和疗程判断:
1、疗效判断:
小儿推拿虽然规定了操作次数,但还要结合实际,不可固守,应在治疗中仔细观察小儿的反应,体会指下的感觉,中病即止。
推拿后如果小儿出现面色润泽,呼吸调匀,舌色淡红,舌体柔软,指纹推之流畅,头面、胸腹、腰背等操作部位的皮肤微红、温度稍增或有少许潮润,操作者感觉指下顺畅柔和,即说明推拿已经起效。
2、疗程判断:
病有新旧之分,症有轻重之别,故推拿的次数及治疗时间长短不一,需因病审定。
新病应每日一次,
发热患儿可每日推拿两次,
新病多在几日内痊愈,不需按疗程治疗;
慢性病可隔日或数日一次,两周或四周为一个疗程。
四、小儿推拿的介质:
1、粉剂:
小儿推拿最常用的介质是滑石粉,
还有小儿痱子粉、爽身粉、扑粉等,
有清热渗湿、滑润皮肤、防损止痒的功效。
2、油剂:
一般用香油(麻油)来浸渍药物的浸出剂,
或和药粉拌成的药膏,也可用一些成品油制剂如石蜡油等。
3、水剂:
一般用温热清水浸泡适量的药物,取其水溶液,也可制成汤剂备用。
如常用辛温、辛凉解表药麻黄、菊花的水剂,
清热解毒药黄芩、黄连的水剂。
水剂还包括用新鲜生药经过压挤获得的原汁加少量水制成的混合液,如葱汁、姜汁、薄荷水、蒲公英汁等。
另外猪胆汁、鸡蛋清、人乳也是较为常用的液体推拿介质。
版权: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儿科推拿学》,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