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柔性正骨传真、4、第三章、谈骨论筋,科学有理(上)-tc书屋无障碍扫描

写在前面:

亲爱的书友您好,欢迎您阅读由tc书屋扫描的《东方柔性正骨传真》一书。本书前3章为公开阅读章节,第四章后需要您成为tc书屋会员后方可阅读,具体事宜您可加微信:18847444026 ,咨询。

文章开始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技术表现虽然与中医经典《医宗金鉴》所载不谋而合,甚至有着完全相同的作用对象与手法操作的运动学特征,而且在具体的手法技术上与《医宗金鉴》之正骨八法也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在所选择表达的医学理论体系方面,“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从临证需要出发,坚持中医骨伤客观面对筋骨结构的现实与传统,有别于中医理法朴素的哲学表述,在生物力学层面,指向了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结构医学范畴。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对人体结构的重视并非西医学的专利,如成书于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针对人体结构的明确而具体的论述。《灵枢·经水》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骨度》对人体头颅、躯干、四肢各部骨骼的长短、大小、宽窄均作出了标记。

清道光年间一代名医王清任,于小儿瘟疫流行时,“每日清晨,赴其义塚,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并亲赴刑场,对行剐刑的犯人脏器诸结构进行仔细观察,“亲见百余脏腑”,详细描绘,“书于图后以记之”,终成医学名著《医林改错》。《医林改错》的英译本在英国《博学会报》上刊载,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

中医骨伤医学临床诊疗之疾病,以皮肉筋骨损伤为主,常见骨折、脱臼与骨错筋伤。接诊下手即须“细细摸其所伤之处”(《医宗金鉴》),明了患处结构之损伤状态,“然后依法治之”。或接骨上骱,或续筋合缝,所操持的,全在肢体骨脉筋肉。若不知部位、不识体相,如何临证骨伤?

因此,骨伤医学可以说是中医体系中唯一直面人体筋骨结构的医学专科系统,是与西医学交叉最为显著、最为典型的中医专科。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采用现代结构医学的概念、原理来认识并阐述人体筋骨结构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以现代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播述、对待下法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在诊疗过程中、强调操作对象与疗效表现的精确作与可重复作、不仅继承了中医传统骨伤诊疗之一贯件,并与芮医学完全接轨

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今小林所言、从西医学角度认识疾病,用用中医的整体性思维,针对疾病或疾病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核心病机去探索有治法,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补充:这个视角,占代中医曾经尝试过,但终因打不开人体的黑箱而停滞。如今黑箱已经打开,为丰富和深化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

因此,“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成为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必然。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理论

手法疗效提高与突破的重要环节,是对相关疾病病因病机认知的深入程度。对病理过程不同层次的认知决定了治疗方法与疗效的深入程度。

在我们人类生存所在的三维空间内,物质结构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移位现象,是人们惯常所见的常识。从来没有人会怀疑这种移位发生的可能性,也不会认为有必要去质疑这种移位是发生于三维空间内的立体移位。

然而,当存在于我们人体之内的骨结构因内外力作用而发生移位时,人们看到了骨折的移位,看到了关节平面的错缝、关节的半脱位乃至脱位,却较少能系统、全面地考察到骨结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后的全过程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细节,鲜少去关注骨结构移位时,骨结构上不同部位发生的同时、但不同幅度的移动及其对所在空间环境与相邻结构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例如,创伤骨科对于骨折的整复,其诊疗的常规主体,通常较多地集中在骨折断端的对合关系方面,而受暴力作用后受损骨结构位置发生改变的方面,明显关注不够,漏诊漏治常见,以致患者常留有后遗症状。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

存在于人体内的骨结构,如同物质世界中的任何其他固态物质一样,都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我们这个三维立体的空间中发生移动。骨结构移动时,位于其上的构成骨结构的每一个质点都在同时发生移动,不同的质点移动的幅度(线位移)及方向(角位移)依据其在骨结构上的位置与骨结构移动的形态而有所不同。

孟和、顾志华主编的《骨伤科生物力学》言:“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系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表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发生两种形式的运动,一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一是物体形状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骨结构的移动,可能是目标骨结构相对于人体整体空间架构的坐标系发生的“绝对移位”;或者,该骨结构可能只是相对于其相邻的结构发生“相对移位”。骨结构的绝对移位和相对移位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在骨结构发生“相对移位”和/或“绝对移位”时,可发生角位移,也可能出现线位移,或两者同时存在。

1.相对移位是指目标骨结构相对于位居下位的相邻骨结构发生相对位置变化,包括线位移和/或角位移。参照坐标系,以相邻且位居下位的骨结构为中心建立,并假设处于该坐标原点的骨结构位置正常。

腰椎滑脱是临床常见的病理性骨移位表现之一,具体可表现为上位腰椎相对于下位腰椎发生向前、或向后、或侧向的相对位置变化。这是在腰椎上发生的典型的相对位移表现。

2.绝对移位是指以人体整体结构空间为参照坐标系,人体所有骨结构都有其合理的正常坐标位置,当人体任一骨结构离开其原本的坐标位置而发生位移时,则该移位为绝对移位。

绝对移位概念的临床意义,在于对人体骨结构整体性移位的判定。如多节段脊椎整体性的旋移、脊柱曲度的异常改变、多节段脊椎逐节发生的纵向压缩性移位(关节间隙变窄)等均属此类。在此过程中,骨结构绝对位移的距离可能是显著的,但其与相邻骨结构间发生的相对位移却可能是非常微小的,或仅发生微小的角位移。

3.骨错缝、半脱位的量化标准田纪钧在《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术》一书中指出了骨错缝和半脱位的量化标准:

·微小移位:1~4.5mm。

·半脱位:5~8mm。

田纪钧认为,生物力学对关节微小移位最重要的概念,是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阶段(即纤维微破坏阶段),关节的不正常移位就已同时发生。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认为,上述骨错缝和半脱位的毫米级量化标准可能仅是对相邻骨结构间的相对位移状况的部分观察结果而言。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即便是相对移位,相邻骨结构之间的最大移位距离在非骨折、非完全脱位情况下,也可能更长而达到1~2cm,如枕骨与寰椎之间的非生理性相对位置移动。这一方面,不仅临床常见,我们也可以从《骨科学》中寰枕关节测量的相关内容中得到旁证,如枕骨相对于寰椎发生相对移位的测量。

而如果从绝对移位角度来说,则在非骨折、非脱位情况下,骨结构可以发生更大距离的坐标位置的移动,如重度脊桂侧弯患者主弯顶点所在椎体的坐标位置,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原本应该所在的、处于中轴线上的坐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可长达5~6cm。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与骨移位相关疾病

  1.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

当人体骨结构受到内外力等各种物理性机械力作用而发生相对和/或绝对移位时,会对其具有生物力学关系的相关结构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力学影响,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发生,进而引发相应症状和疾病。这个理论,我们称之为“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

  • 骨移位相关疾病

由“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疾病,我们称之为“骨移位相关疾病”。

“骨移位相关疾病”的病因本质是筋骨结构的生物力学紊乱,故“骨移位相关疾病”又可称为“筋骨结构生物力学紊乱相关疾病”。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不仅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所依据的主要病因理论之一,也是所有正骨疗法所依据的主要病因理论。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是本疗法诊疗疾病的出发点。骨结构立体移位后对各类力学相关结构可能产生的各种病理影响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手法正骨技术使立体移位的骨结构复归本位,以恢复正常的局部与整体筋骨力学结构,改善或消除相应症状是本疗法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在疾病的诊疗上完全忽视生物力学亲乱性病因,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不是医学科学的应有态度。

骨移位现象有关的三个层面

1.病灶周围的阳性反应点对于软组织损伤而言,疼痛的阳性反应点或称激痛点、扳机点,中医则称之为“阿是穴”。这些点位,基本上是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性变化的反应点、深浅筋膜张力过大或局部组织损伤的部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与该局部软组织损伤相关骨结构的病理性移位资讯,可以提供相关骨移位的部分线索,但不足以构成对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相对全面的认知。远离病灶部位的阳性疼痛反应点,可能是因病灶处软组织挛缩等原因引发远处筋膜张力异常导致疼痛。如某肌附着处出现慢性损伤,则损伤局部筋膜将出现保护性挛缩而牵拉同层筋膜导致远处张力过大而出现阳性疼痛反应点。

软组织其他情况下出现阳性反应点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经络效应或生物全息效应有关。

2.关节错缝关节错缝又称“错骨缝”。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付度便见大概”,提出“骨缝”一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或因跌仆闪失,以至骨缝开错”,开始了“错骨缝”的骨伤专业表达。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骨缝”指关节间隙无疑,而“错骨缝”则指关节对位异常。

从当下传统正骨运用“错骨缝”理论指导的临证状况看,“错骨缝”的理论只涉及症状发生的关节局部“骨节间”,基本没有构成关节的移位骨结构远端或侧面的同步移位的观察与认知,基本没有涉及骨结构移位后可能存在的作用力向邻接结构传递的过程及结果表现。因而,“错骨缝”的认知,是对骨关节对位异常的局部、二维平面性认识。

“骨缝开错”“骨缝参差”“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等等表述,均为关节局部对位不良性病理变化的平面性描述。

有患者陈某,女,26岁。右手腕疼痛伴手腕屈伸不利3个月,系跌倒时手掌撑地所致。患者除了手腕痛、屈伸活动受限以外,还有右前臂内旋时前臂尺侧痛,前臂外旋时前臂背侧中间痛的症状。X线检查显示尺、桡骨及腕骨、掌骨无骨折,关节无脱位表现。患者到医院骨伤科就诊,医生针对手腕痛处行手法正骨治疗后手腕痛症状显著改善,后贴膏药手腕部症状消失,唯右前臂向内、外旋转时前臂尺侧痛及前臂背侧中间痛依旧,经多方治疗无效。

触诊检查,发现其右臂尺、桡骨均有明显内旋移位,颈胸结合部椎体亦有逆时针旋转。遂针对性纠正尺骨内旋和桡骨内旋,纠正颈胸结合部椎体旋转。1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大半,2次治疗后症状消失。

本例患者手腕痛和前臂旋转时疼痛的病因,即是在跌倒时右臂内旋撑地,除了导致手腕部骨结构移位以外,还导致了尺、桡骨的内旋移位,以及颈胸结合部椎体的旋移。患者就医时,接诊医生只认识手腕部的错骨缝,对同时发生的尺、桡骨旋转及颈胸结合部椎体移位没有概念,故漏诊漏治。

3.骨结构在三维空间内的立体移位骨结构在三维空间内的立体移位是骨移位的本来面目。

骨结构认知的立体性,可以帮助我们彻底破除“盲人摸象”式的局部平面化认知缺陷。

从骨结构的三维立体观,我们可以知道,同一骨结构上不同部位的质点,在该骨结构发生移位时,会发生幅度及方向相同和/或各异的同时移位现象。

从骨结构的三维立体观,我们可以了解,附着于同一骨结构不同部位的软组织,在骨移位发生时,会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异常现象。

从骨结构的三维立体观,我们还可以知道,邻接结构受到目标骨结构因移位而发生的作用力后,可能发生相应的应力环境、位置状态、甚至结构形态的改变。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对骨移位规律的探索

骨移位规律

1.全面性我们从临床上观察到,人体几乎每一块独立的骨结构都有可能在受到机械性力的作用后,发生绝对和/或相对移位、角位移和/或线位移等不同类型的病理性移位,进而导致相应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椎骨的移位是常见的,四肢骨及其带骨的移位也是常见的,躯干骨、颅面各骨均不例外。

2.系统性临床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退变性颈肩腰臀腿疾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关骨结构的病理性移位现象。

病理性骨移位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不是散在的个别现象,而是几乎涉及、对应于骨关节退变性疾病的全部疾病谱。不仅如此,由于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现象的全面性及其对人体组织系统的广泛影响,以致“骨移位相关疾病”普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泌尿等临床各科。

3.规律性 骨结构受内力和/或外力作用后,发生运动状态或结构形态变化的力学过程符合牛顿力学定律。

移位的骨结构对附着其上的软组织直接具有机械性力的作用,可以导致相应软组织在结构及功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也是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骨移动时产生的力,可通过关节作用于相邻骨结构,并在其力的传递路径

上于结构间进行传变。

筋骨结构受到外力作用后出现的力学结构紊乱,必然对其所提供的人体结构空间发生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导致该空间内的脏器组织在结构和/或功能活动方面出现异常。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等特定疾病与相关骨结构病理性移位形态之间普遍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规律。

骨结构发生移位的结构基础

人体躯干、肢体内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关节。关节是两骨或多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重要结构,也是骨移位得以发生的结构基础。

骨结构移位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所涉关节的各关节面之间发生方向与位置各异的病理性异常对合状态。

骨结构立体移位的病理模型

1.单一骨结构移位的病理模型是指单一、特定的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的病理模型。即单一的目标骨结构相对于位居下位的相邻骨结构(参照坐标系原点)发生相对移位。这是最单纯、最基本的骨移位状态。

临床上这样单纯、简单的骨结构移位状态是可能存在的,而且这种单一骨结构移位的病理模型目前在诸正骨疗法中也被广泛采用。只是,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这样单纯、单一的骨移位形态在临床上却是相对少见的,更为常见的是相对复杂的骨移位模型。

必须指出,即使是单一骨结构的移位,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骨结构上的不同部位在移位过程中会发生的各自空间位置的变化,这是骨结构立体移位的客观表现。如:椎体在旋转移位时,棘突、双侧横突、椎体、关节突等不同部位的位置变化有其各自的特点;股骨在旋转时,大转子、小转子、股骨内外侧髁等不同部位的位置变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表现。对这些具体现象的观察、把握与灵活运用是柔性正骨临床上必备的基本技术能力。

2.力在局部骨节段间传递的骨移位模型某骨结构发生移位时,将向其移动方向上存在的邻近结构发生力的作用,并可能引起该骨结构发生绝对和/或相对移位。或者,由于关节间的结构联系,目标骨移位产生的力,也可能通过关节间软组织带动与之相关节的骨结构发生位置的相应改变。

如:某单侧髂骨若发生向前上方向的旋移,其移动时产生的作用力就会通过骶髂关节间的骶髂关节而作用于骶追,导致骶椎发生相应的向点头方向的位置改变。不仅如此,该髂骨向前上方向移动时,还会因髋关节的联系而带动同侧股骨头向与之联系的髋臼移动的方向移动或旋转。

3.力在多节段骨结构间传递的骨移位模型这是骨结构受力后移动而发生的作用力跨节段传递的过程。

在骨伤科损伤性疾病的病因分析中,外力伤害是主要的病因之一。而外力伤害,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等不同类型。间接暴力又称为传达暴力,其发生损伤症状的部位常常远离直接受外力作用的部位,这是典型的暴力传递过程和作用结果。

如:因跌倒致尾骶椎或骨盆受伤,撞击力(所受动能)推动刚性的骨结构将力量沿撞击方向进行传递(所受动能转换为椎体移动的动能和势能),即沿脊柱向上传递。在该作用力顺畅传递的路径上,相应各椎骨可能存在沿力传递方向上不同程度的移位(动能顺畅传递,不能被吸收)。而在该作用力不能顺利传递的部位,脊椎将可能发生形变而骨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动能被转化释放),或力线发生转折而导致该处脊椎位置发生变化(动能被转化释放)。

整脊是专门针对脊柱系统异常力学状态进行整复的技术。

对这样歪斜、那样翻转的单一或几节椎体错位的局部定点定位纠正,只是脊柱整复的最基础层次。一旦涉及骨结构相对移位和绝对移位的概念,以及力在骨结构间的传递,整复的对象和内容就复杂起来了。即便是治疗简单的颈型颈椎病,也绝对不只是纠正单节椎体错位那样简单。

4.力在骨架整体结构间传递的骨移位模型这是多节段作用力传递范围的扩大类型。

力的传递起点通常来自原发性异常受力的骨结构,这些部位以肢体远端、脊柱末端等易受力部位的骨结构为主。

力的原发起点与刻下病灶发生处常有相距较远的线性距离,力在传递过程中常经过多个不同形态类别的骨结构。

如从高处跌落时,虽然双足先落地,但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双足沿下肢向上传递,通过骨盆,常导致腰部、或胸部、甚至颈部椎体等力传递路径上的刚性结构受间接暴力作用而发生骨折和/或移位。

力在传递途径中所经过的部位可能表现出轻微的症状,甚或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一定存在着该路径上骨结构受力后位置变化或软组织张力变化的蛛丝马迹。

5.力在软硬结构间互传的骨移位模型这是最接近实际状态的人体骨结构移位模型。

异常作用力不仅在骨结构间传递、同时也会因骨结构的受力移动而牵拉附着在其上的软组织,使其同时受到异常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置、形态乃至结构上的改变。这个作用力,也会继续沿着力的作用方向向其附着或连接的其他相关组织结构传递,直到其动能被完全吸收或释放为止。

这便是筋骨链结构分析的重要临床意义所在。异常力,不仅在筋膜链或骨链上传递,更将在筋骨链上进行传递。

6.代偿状态下的骨移位模型这是力传递过程中最为复杂、却又是最为现实的骨移位模型。

力的作用与传递模型尚存在着代偿与非代偿的不同情况。前述5类骨移位模型均为非代偿情况下力的直接作用表现。一旦涉及结构与功能的代偿性变化,功能结构的状态便不再简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力在人体内的作用与传递不仅符合机械力学的作用特点,同时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下,还会通过神经肌肉反射等生理过程而发生生物力学作用,并依据生理的适应性需求而继发代偿性物质结构与功能变化。这种状况使得局部与整体结构力学状态不再单纯和典型,分析过程将变得异常复杂。临床上,我们面对的中老年患者,除了少数新病即发之外,绝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与功能性代偿变化。

代偿现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广泛存在于人体病理生理状态之中,如神经结构与功能性代偿、血管性代偿、力学结构性代偿等等。

代偿是人体结构与功能在异常情况下趋向于稳定的生理性要求,也是机体损伤后在细胞组织层面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反应。代偿也可以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生活现象。

·物质结构变化性代偿:这是细胞水平的物质性代偿,如由于应力异常所导致的骨质增生、肌纤维增粗肥大等。

·力学结构平衡性代偿:这是器官水平的功能性代偿,如与骨盆旋移相对应的代偿性脊柱侧弯等。

·生活中的代偿现象:老年人或病患拄拐杖,是辅助支撑性代偿表现,以满足患肢荷载能力减小及肢体稳定性需要。

然而,代偿不是完美的,只是机体无奈的选择,常常要付出代价。

如:椎体局部或整体应力异常所导致的骨赘形成或椎体肥大,将可能引致横突孔狭小、椎间孔狭窄或中央管狭窄等。

在可能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解除大体(器官)水平上的局部代偿性力学结构,力求恢复自然的局部与整体结构序列,筋骨结构各归其位、各安其所,这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常规工作的主体内容之一。

在这里,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代偿被解除后,而新的平衡尚未建立时,患者可能出现的患部结构不稳定、相关症状容易复发甚至加重的情况。

例如,多裂肌、回旋肌等椎旁肌的僵硬、李缩,常常发生在同水平脊柱节段的稳定性明显减小时,这是椎旁肌群发生的代偿性结构与功能变化。这种变化,能有效地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也是机体主动应对的积极措施,在人体病理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椎旁肌群的僵硬、挛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局部脊柱节段的活动性,增大椎间关节的压力,对脊柱系统局部结构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临床上,这种椎旁肌群的僵硬状态,通常被判定为机体的病理性表现而成为主要治疗对象之一。

问题是,在这些僵硬的软组织被松解后,也即是在失稳脊柱的机体主动性保护措施被人为解除后,脊柱的稳定性问题,在我们的治疗规划中,有没有相应应对措施的考量和设计?

力学结构变化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z)于1963年提出的一个观点,意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见微知著,是中医学重要的诊断原理和方法。

西方康复医学“区域依赖”的概念也认为,患者的主诉症状可能是由貌似不相关的远处解剖区域的损伤所导致。

在人体力学结构紊乱初期所发生的轻度病理变化,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延伸而逐渐放大,对全身相关组织结构产生不断增大的继发性不良影响,进而导致人体相关症状与疾病发生,这是“蝴蝶效应”原理在人体结构变化上的具体表现。

1.空间上的“蝴蝶效应” 筋骨结构发生在空间上的“蝴蝶效应”,是指原发移位的骨结构在受到原发力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的移位可能很微小,但是,该移位所产生的作用力,可能会随着其作用链的延伸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放大、进而导致其力线传递路径上某相关结构的位置发生显著的病理性变化而产生相应症状或疾病的过程。

人体处在地球引力场中,无论运动与否,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重力的作用。因此,绝对标准的人体骨架结构状态很难存在,且人体骨架结构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生理性移位现象。

然而,人体骨结构生理与病理移位的界限,有时却很难分辨。尤其是原发性移位的结构虽然处于正常移位范围内而没有引起任何症状,但是,由于其移动后对相关链接结构产生影响,再追加人体活动时和/或特定姿势状态下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使得相关链接结构所传递的力量发生叠加,力线下游结构的位置就极可能超越正常范围而导致病理状况发生。

骨移位在空间上的“蝴蝶效应”很隐匿,常常被忽视。

2.时间上的“蝴蝶效应”筋骨结构发生在时间上的“蝴蝶效应”,指骨结构在受到原发力的作用后会出现移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力传递路径上某相关结构发生移位,但这些原发或继发移位可能很微小,或在受力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较明显的症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变可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反而会因人体的日常活动,或运动,或其他因素而继续发展,相关结构也逐渐开始出现各种病理性改变,最终在一定时间的积累以后,原发及继发移位结构的病理改变加剧,由量变逐渐发展为质的变化而导致相关症状或疾病发生。

这是骨伤领域的“成人疾病的早期成因说”。

我们可以从儿童时期跌仆滚打所引起的骨盆旋移、尾骶损伤的“肇始静默”状态,及其暴力传递的“雁过留声”的伏笔,看到未来成年后发生腰椎间盘急(慢)性突出、胸腰椎小关节紊乱、外伤性脊柱侧弯、枕寰枢序列紊乱等等,乃至由此继发的头痛、头晕、心悸、心慌、背痛、胃肠功能紊乱,甚或发生颈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等“去路长鸣”的不良后果。

筋骨结构力学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蝴蝶效应”,在患者就诊的当下,考验着我们骨伤手法医师诊断病情时的分析与把握水准。如果在时间及空间上不能把握这些病理过程发生与发展的脉络,我们就无法从根本、全局的角度来对待与治疗相关疾病。

人体结构退变的“煮蛙效应”

人体结构退变的“煮蛙效应”,是指人体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的进程及其对神经、血管等相关结构的不良影响常常是逐渐、缓慢发生的,退变结果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如同从冷水开始,逐渐缓慢地加热青蛙所在的水温,以致青蛙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直到最后青蛙被煮熟了也没有知觉。

我们在临床上常常可以看到,患者局部软硬结构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的严

重程度,与就诊当时其功能及症状表现的不一致性。

一方面,人体组织结构的力学亲乱状态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当相关症状或疾病发生时,结构的异常退变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

而反过来看,患者可以在结构已经表现出严重退变的情况下,其症状表现却很轻微。

人体组织结构退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结构的退变及功能减退性变化,如椎间盘脱水、变干、变脆,甚至破裂突出,或韧带钙化、硬化等等。

另一个是趋向于结构与功能稳定的代偿性强化,如骨赘形成、软组织软骨样化生、骨化等等。

上述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是退变一体的两面。这些变化对人体结构及功能是否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客观的认知。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看到退变结构的不利方面,而忽略了其对结构或功能稳定性做出的积极贡献。

骨移位对人体各相关结构的影响

骨移位对人体各相关结构的影响,总体包括对组织器官所在之结构空间的影响和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两大类别。

1.骨移位对结构空间的影响

(1)筋骨架构维系人体结构空间:筋骨系统是人体结构空间的提供者。这是当下医学体系中被严重忽视的一个重要概念。

筋骨架构支撑起了人体结构的立体空间,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有了各自的独有领地,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组织间液循环、神经循行等才有了各自的通道空间。合乎生理要求的力学结构空间的存在,为人体所有脏器组织提供了存在和进行正常功能活动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病例,患者自觉呼吸困难,呼吸不畅,胸闷,还可能心慌,到医院检查,心肺影像和功能检查指标没有任何异常,呼吸科医生也就无从下手治疗。而当我们触诊检查患者胸廓前后径时,就会发现有明显减小,而其左右径会增大。通过手法将其胸廓左右径减小,增大其前后径,

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的症状会立即改或消失。这是胸腔空间后径减不到一定程度后、吸气时肺部的扩张空间受到阻碍而发生的问题

人体生物力学之结构空间的原理、与建筑学原理没有两程

人体骨架结构,如同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柱一般,是构成人体空间的刚作结构。肌肉筋膜等构成了建筑的墙体、而种经、血管、淋巴管、肝管、输尿管等犹如电线管、水管、煤气管等管道,理藏在墙体之中。当柱子(骨架结构)位置不正而歪斜时,墙体(软组织)就会开裂、理藏其中的管道就会受到影响而破裂或断裂或阻塞,这个空间也就没法让人居住了(空间内的脏器功能受影响)。

骨架系统这个刚性构造的力学状态正常、人体各组织、器官才能在地球万有引力环境下拥有一片自己的空间。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局部和/或整体筋骨架构失衡而发生紊乱,相关器官、组织存在空间异常,则其功能活动将难免不受影响而发生疾病。

因此,正骨疗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性意义,是维护及重建人体架构空间。也因此,正骨疗法可以广泛地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活动提供责任所在的空间维系与保障。反过来思考,内外妇儿等各科病因不明的诸多疑难病症,有没有可能其病因会与相关结构空间的异常状态有关呢?!

这项工作,非手法干预而难以自己。

(2)骨移位对神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骨移位病因导致相关神经受到牵拉、卡压而引发周围神经卡压或张力异常性病变在临床上很常见。这类疾病也是骨伤门诊最常见疾病类别之一。这类疾病正是神经循行通道空间受阻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脊柱相关疾病中,某节段脊椎发生病理性移位而导致相关脊神经的牵拉、卡压,可能导致神经内部微循环改变、轴突转运减少、血管渗透性改变等神经结构与功能的病理变化,而这些病理变化均可能导致神经水肿和信号传导减弱。

周围神经所易感受的物理性刺激因素,通常包括压力增高、硬物阻碍、神经牵拉引起的静息张力增高,以及椎间盘突出或膨隆、异物、异位骨化、矫形器、瘢痕组织或骨赘形成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通道狭窄。

显然,骨移位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要点,与相关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的纠正与改善有关,这是解除相关神经物理性压迫的关键所在。

一般而言,神经轴突具有再生能力,可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其功能状态。

(3)骨移位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在主流医学体系中,循环系统受阻因素的探讨以内源性方向为主,常与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栓形成、血管壁增厚、血管弹性下降、毛细血管阻塞等有关。

而骨移位病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则主要从外源性方向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主要涉及相关结构空间状态及周围力学环境的变化。循环通道所需要的空间如果发生变化,将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局部循环受阻。

移位的骨结构本身和或由骨移位而引起的周围软组织发生结构形态、位置及功能状态的改变,进而推挤、牵拉、卡压、扭转或粘连动静脉血管、淋巴管及组织间液通道,使其流行区域的物理性空间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管腔或通道狭窄、甚或阻塞而出现相应循环障碍,引发血液、淋巴等体液循环受阻性疾病。

在对头晕患者进行寰枕关节触诊检查时,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寰枕关节对位异常,寰椎位置深在。在患者颈椎侧位片上进行画线测量时,可以发现其寰椎前结节下端至枕骨大孔后缘连线的长度,大于该连线在枢椎齿状突前后缘段长度的1/3,显示寰枕关节部发生枕骨向后移位后、枕寰再整体向前移动的位置改变。观察椎动脉的走行,在向上穿过寰椎横突孔后,椎动脉向后900转折,然后再沿寰椎侧块向内900、再向上90°进入枕骨大孔。寰椎向前移位,拉住了向后走行的椎动脉,于是椎动脉发生卡压,使椎动脉上行的血供受阻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症状。

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发现,运用手法调整寰枕关节,在其对位正常后,很多患者头晕的症状便会立刻改善或者消失。

(4)骨移位对内脏功能的影响:人体胸腹腔内的器官,或完全被胸腹脏膜包裹,或与胸腹脏膜形成间位或外位的关系。胸腹脏膜移行为胸腹壁膜后衬贴于胸腹腔内壁,构成人体脏器的支持、连接与固定结构。人体脏器同时还通过网膜、系膜、韧带等膜间结构取得相互间的连接和固定作用。

人体骨架结构所搭建的力学空间,在躯体部分,胸椎、肋骨、胸骨合围,构成了胸廓空间结构,容纳心、肺等脏器以行使其生理功能;骨盆、腰椎则搭建腹腔、盆腔空间,容纳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相关脏器。人体内脏器官通过胸腹膜(包括胸腹膜间结构)与构成胸腹腔的骨结构发生生物力学联系。因此,人体胸腰椎、肋笼、胸骨、骨盆等躯体骨结构的位置及其空间连接的不同状态,将通过胸腹膜及其膜间结构,对脏器周围力学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另外,从脊柱相关疾病角度而言,脊椎位置与结构形态的变化,以及椎间盘的退变,可能对相应脊神经根产生病理性力学影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进而通过交通支对相应自主神经产生不利作用,最终导致其所支配的内脏出现功能异常。

(5)骨移位对脊髓的影响:长期、持续存在的脊椎病理性移位,将引发椎间盘及相应椎间结构发生退变。脊椎骨的移位及椎间结构的退变,将可能对相应水平的脊髓产生不良的力学影响。

第2颈椎以下、第1腰椎以上的椎间结构若出现退变,直接向中央管内突(膨)出的椎间盘(伴或不伴相应水平的黄韧带肥厚)可能顶推相应水平的硬脊膜而导致脊髓受到压迫。

脊柱曲度的大小变化,可能通过脊柱整体长度的变化引起脊髓的直径及长度发生相应改变,进而使其与周围结构的力学关系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可能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思路,就是通过增大脊柱生理曲度来增加脊柱的绝对长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脊髓长度而使其直径减小。中央管的粗细无法通过手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使脊髓直径减小变细,脊髓周围的相对空间于是出现,被挤压顶推的脊髓便有回旋的余地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运用上述思路和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前提,是患者脊柱生理曲度处于明显的减小状态,或其骨盆位置上移、脊椎椎间隙减小。操作过程中也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如有明显异常状况出现,则应立即停止手法操作,转诊或做进一步检查。

(6)骨移位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颅骨若出现移位变形,将使脑组织所存在的空间(颅腔)形态出现变化而导致部分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挤。

脊椎及椎间结构的退变、脊柱曲度的异常变化都有可能引起脊髓、硬脊膜张力状态出现异常。

由于硬脑膜为硬脊膜向上移行结构,所以硬脊膜所受到的推挤、牵拉之力,都有可能向上传递而刺激硬脑膜。

脊髓向上移行为延髓,故脊髓受力,延髓也可能出现应力的异常。

硬脑膜及延髓、脑干的应力异常,将可能引起脑组织本身及所处环境的力学状态改变,进而导致脑组织功能状态的异常变化。

蝶骨的异常移位将可能牵拉、卡压往来于颅骨内外的颅脑神经及血管,进而影响脑与内脏及相关组织结构的功能状态。

枕骨大孔与寰椎的相对位置紊乱将可能导致脊髓与延髓移行部位的力学状态出现异常,并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颈椎序列及曲度异常或颈椎系统结构的退变,将可能扭曲、牵拉、卡压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有迂曲走行异常,进而影响脑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反者道之动。”将上述病理途径颠倒过来,即是手法作用于脑及脊髓的思路与方法。

2.骨移位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筋骨结构是人体运动系统的执行者。

骨骼肌在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下进行收缩,牵拉骨结构以关节为原点进行运动,完成肢体的运动过程。骨骼肌是人体肢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和动力执行者。骨结构以关节为原点进行的运动,达成了肢体的运动过程。

(1)骨移位对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影响:在骨结构出现病理性移位时,在宏观大体水平上,骨结构运动的原点位置发生改变,骨骼肌附着点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筋膜分布及其收缩力线的长度及方向发生改变,肌纤维的延展方向也会出现异常,并与其正常状态下的运动轨道不相适应,肌纤维与肌筋膜收缩运动的方向及速度也会出现不协调。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肌纤维根据神经指令快速有力地进行收缩时,就有可能发生筋膜撕裂而引发剧烈疼痛。

长期、持续地处于异常应力状态,将导致附着点处软组织发生慢性损伤。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时,将同时伴随着限制骨结构异常活动的韧带等相关软组织损伤。

对骨结构移动规律的探讨不能不进行软组织的深入研究。软组织结构及功能状态的精细化研究是正骨技术进步的必由阶梯。

所谓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区别,临床实践中常以症状发生的程度不同而分别概念。除暴力外伤所致的软组织损伤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导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不同损伤的关键要点,只是在于软组织两端附着点间的距离和方向出现异常的差异大小。

软组织附着点位置的移动所导致的两端距离增大及角度改变的差异越大,软组织张力异常便越显著,软组织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及程度就越大,症状表现就可能越严重,这就越可能定义为急性损伤;如果这种差异较小,软组织损伤程度较小,疼痛症状可以忍受,患者不急于就医以致迁延不愈,通常就会定义为慢性损伤。

如果在软组织损伤的诊疗中有正骨的理念,那么处理的原则和程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相关骨结构位移的纠正越彻底,软组织的修复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所谓损伤后遗症也会显著减少。从这个现象反过来看,软组织被修复的进程状态、也是反映正骨整复永平的一个角要标志。这是从软组织到骨结构、再从带结构到软组织的思路清晰的转换。

以踝关节扭伤的手法治疗为例、始果在税伤第一时间进行冷敷之后,紧接着进行足部骨结构的整复,而不是常规的足部制动、则其蝶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时间将明显缩短、足部功能也会很快恢复。

骨结构的位置变化必然涉及相关肌肉筋膜的张力状态。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正骨技术比较粗放,比较片面强调“骨正则筋柔”.却达不到骨正筋柔所需要的精细化整复要求,又不大主动去理会肌筋膜结构与张力状况,更不会细细体味其间的动静变化。但随着正骨技术的深入,肌肉筋膜随骨结构移动的细微的动静状态会逐渐在手下显示出来,肌筋膜等软组织的结构及功能状态与骨结构位置状态相互影响的重要性也会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在临床上的一个惊人发现,是在骨盆位置精细化整复之后,腰背部原本僵硬的软组织会立刻松软如棉。而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腰背部软组织进行任何手法操作。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常见机制:

骨结构病理性移位导致附着其上的肌肉跨关节两端附着点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以致附着点间的距离和/或方向改变,包括肌纤维和肌筋膜在内的肌束因此被拉长、或短缩、和/或翻转的变化,不能符合肌肉正常收缩时所需要的长度与收缩方向的要求,结果在肌肉起止点部位,由于异常应力的长期存在及反复牵拉而发生急(慢)性损伤,同时表现出功能状态异常。

“东方柔性正骨”从软组织研究的成果来强化以骨为中心的技术及诊疗理念,由骨出筋,再由筋合骨,筋骨一体。这一发展历程,与当下正骨学界存在着的原本从正骨技术入手,至深入一定程度、遭遇发展的瓶颈时,却遇难而退,放弃对筋骨结构及正骨技术的深入探索,转向软组织手法技术的情况有着很大不同。

(2)骨移位对运动效率的影响:人体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必然涉及筋骨结构力学配置的合理性。

人体肌肉肌腱在神经支配下通过伸缩活动引导肢体活动,依靠的是由骨架为力臂和以关节为支点(原点)形成的杠杆动力系统。肢体运动时,肌肉收缩拉动骨结构而引发肢体运动;肢体静止时,肌肉从骨结构的各个方向牵制骨结构,使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

人体运动生理的实现,是以人体筋骨架构及其所搭建的空间处于正常、

稳定的状态为前提的。

人体运动的效率,涉及运动系统内组织与器官的物质结构、力结构的合理连接与分布,以及结构功能、后勤保障等方面。这些都与相应的结构空间直接发生关系。

因此,谈及力学结构,离不开结构对位、力线对合等力学概念。筋骨结构的位置状态、序列状态、张力状态、关节对合关系、应力部位、局部压强等方面的考量自然都在其中。

我们常说,如果要选拔一位短跑选手,除了看当下的短跑成绩外,还要重点检查候选者骨盆的前倾后仰状况、腰曲大小、股骨内外旋转状态、髂腰肌的张力状态,乃至肋笼与双足内外八字的状况等。

人体筋骨架构形态,与机体运动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骨干”的位置状态反映了相关骨骼肌的活力及其系统配置的合理性。

很难想象,当自行车链条的运转平面与齿轮盘或车轮轴转动平面不一致时,自行车还能正常行驶!

骨移位现象的力学原理

骨架结构的力学变化规律符合机械力学原理

“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地科学工作。”

—Gregory P. Grieve《脊柱松动术》

骨伤科生物力学是应用经典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生理病理及筋骨损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对于以骨结构立体移位现象及“骨移位相关疾病”为出发点的“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来说,不仅需要通过力的分析来了解导致人体筋骨结构发生相关病理变化的性质及过程机制,更需要研究如何通过不同表现形式的力的作用,来整复力学紊乱状态下的筋骨结构。

导致骨移位的力的来源

对于骨结构发生移位的原因,学术界已经有了力学失衡的共识。

失衡,是一个定性的描述,是对力学结构紊乱的笼统概括。手法医疗要做到精准的诊疗,就必须对力的具体失衡原因、失衡类型、失衡过程与细节以及失衡力的传变等等相关方面深入追究、探讨。

骨移位整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尽可能弄清楚导致移位的异常力的性质与来源。了解了力的来源、就可以知道力的传递途径及其作用链条,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从根本上解除异常力。否则,大多数情况下错位的纠正,都将是不稳定和不彻底的。

1.外力跌仆损伤,外力撞击、击打、坠堕、牵拉、碾压等均可导致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

人体跌倒在地,或从高处坠落时,人体所受的地面反作用力(直接暴力)不仅会导致受力局部的软组织损伤,同时还会引起受力部位的骨结构发生形变(骨折)和/或移位。而且由于力在骨结构间的传递,更可能引发力传递路径上的其他骨结构的移位,甚至形变(骨折)(间接暴力)。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跌倒时,人们最担心的是,是否会发生股骨颈骨折或椎体压缩性骨折。

由于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而导致相关骨结构发生移位的病理过程,在伤科诊疗中常常被漏诊,以致治疗过程不够彻底而留下所谓的后遗症状,使得病情迁延难愈。

2.肌肉的异常收缩力肌肉收缩力可能导致骨移位的认知,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骨移位病因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急性损伤的软组织会因其剧烈收缩而牵拉骨结构使之移位,这样的情况极为常见。运动过程中猛烈的牵拉、身体失衡时肌肉的强力收缩、因损伤而急剧发生的痉挛、收缩等,均可导致相关骨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位置改变。

长期因工作或运动而强力收缩的肌肉会逐渐拉动骨结构使之发生移位。包括长期进行需要肌肉强力收缩的运动锻炼、长期重体力劳作,以及长期不良姿势下的运动、劳作及生活习惯等。

肌肉软组织病理性收缩,可牵拉骨结构使之移位。如肌肉抽搐、筋膜挛缩、平滑肌痉挛等。

肌肉的异常收缩力引起骨结构移位的方向规律:肌肉收缩有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两种类型。骨结构移位的方向与相关肌肉收缩时拉力线的方向相同。

举例而言,髌骨受股四头肌的强力牵拉可能向上移位,造成髌骨上位,或者因髌韧带损伤收缩而牵拉髌骨向下移位形成髌骨下位;跟骨受跟腱的收缩牵拉而呈点头式移位,或因跖筋膜挛缩而牵拉跟骨发生仰头式移位;掌骨、腕骨、尺桡骨因前臂肌群的收缩而向近端移位;各种原因导致的腰大肌强力收缩,可将腰椎拉向曲度增大的方向,并同时将股骨拉向外旋的方向。

3.自身的重力患者自身局部或整个身体的重力可能导致相关骨结构发生移位。

这种情况通常可在体重过大的情况下,伴随身体疲劳、或年老体弱、或罹患虚损性疾病等,再加上生活或工作中存在着习惯性的不良姿势,病理性骨移位便极易发生。举例如下:

•膝骨关节炎患者,其自上而下的重力和自下而上的支撑力于膝部异常交集,关节面对合不良,应力分布异常,关节软骨局部压强过大而磨损。如果患者体重严重超重,而且在工作时还需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则膝部软骨磨损的病理进程显然会加速。

·习惯于在躺椅上半躺坐的患者,其自身躯体的重力作用于躺椅椅面,椅面的反作用力则作用于坐骨结节的异常受力部位(坐骨后侧),而这个力,将推动坐骨结节向前上方向移动,于是骨盆便向仰角增大的方向旋移。

睡觉时,如果习惯于身体半仰半侧卧位,则受压侧股骨在身体重力的压迫下容易发生外旋移位,并同时骨盆向相反方向旋移,引发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或阔筋膜损伤,或腰痛腿痛。老年人及哺乳期妇女尤其容易发生此类状况。

睡觉时长期固定一个方向侧卧,易引发受压侧肩胛骨、锁骨移位和胸廓变形,导致心肺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这种状况在普通人群中常见,老年人更容易发生。

除上述情况以外,局部肢体的重力导致骨移位的情况,常见习惯固定单侧侧卧时,在枕头高低不合适(过低常见)情况下,除了颈椎极易出现序列紊乱和旋转侧弯,头部重力还可能导致颅面骨移位。

4.医源性力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肢体结构进行了不当牵引、不当推拿,或者对患者开置了不当运动处方,或者置患者肢体于不良体位下进行手术等等医源性原因,均可能导致患者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或使移位加大而引发相关症状或加重病情。如:

·对骨盆后下错位患者行单一骨盆牵引治疗。

·对颈曲减小的患者行颈部牵引。

·对腰曲过大患者行腰部后伸体位下的按压推拿。

·对腰椎因旋转而深陷侧的棘突旁压痛点进行肘压。

嘱腰曲过大患者做快速行走运动。

手术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挪移骨结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精细化检查及复位。

5.人体内在结构间力的传导效应 人体内在结构间力的传导效应,不是一个独立的作用力类型,而是力在作用过程之中共有的现象.贯穿于上述所有作用力类型之中。

无论是直接暴力作用下快速传导的间接暴力,还是在自身重力或肌肉收缩力作用下力的慢速传导,力在结构间的传递过程,是各种力作用的共有过程和效应。这个过程属间接暴力范畴,但在该传导力没有造成骨结构明显变形破坏的情况下,这个过程常常被忽视,需要我们在诊疗时重点关注。

在力的传递路径上的所有筋骨结构,均可能由于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置状态和力学环境的改变。

如果原发暴力沿其作用力方向传递的过程顺畅、阻力较小,则其力传递途径上的骨结构会向力的作用方向移位。

如果力传递的过程受到路径上刚性结构的阻挡,若其势能巨大,则该处骨结构就可能出现骨折或脱位;若遇阻挡时,其移动结构的动能已经衰弱,则可能只是导致该处关节间隙狭窄。

如果作用力传至原本就位置异常的骨结构,则其力的传递方向可能出现顺势转折,而使该骨结构发生偏向于阻力薄弱方向的移位。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除了应对显而易见的、直接暴力作用于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外,还必须对由此造成的原发与继发骨移位有着足够的认知及对待措施,并有着积极的应对措施。

版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