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吕美珍,40、附录,全书完-tc书屋,隋文龙较对

tc提示:

书友您好,欢迎您阅读《小儿推拿》一书。本书由隋文龙较对并授权我们发布至tc书屋共广大视力障碍者阅读。
本书为公开发表您无需开通tc书屋会员则可阅读本书全文。如您对tc书屋的其他书籍感兴趣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会员,成为会员后则可阅读本书屋的全部书籍。
联系微信:18847444026

文章开始

一 血液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续表

(二)血液生化检查

续表

续表

二 尿液检查

(一)常规检查

(二)化学检查

续表

(三)尿显微镜检查

三 脑脊液检查

(一)常规检查

续表

项目二 儿科常用中成药

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结合传统中药疗法来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中成药便于携带、贮存,剂型种类较多,方便服用且服用量较少,可作为家庭备用药。但是小儿脏腑娇嫩,发育迅速,对药物比较敏感,因此在儿童中成药的选择、用量把握上应该更为谨慎。以下列举一些常用中成药: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项目三 儿童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续表

项目四 小儿推拿主要流派特点

小儿推拿流派是指在所分布区域内运用小儿推拿治疗疾病,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特定技法世代相承的群体。据考证,国内目前发展比较充分、影响力较大、得到公认的小儿推拿流派主要有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及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北京的冯氏捏脊流派,湖南的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和上海的海派小儿推拿等。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分别对上述各小儿推拿流派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

【代表人物】徐谦光、李德修(1893 — 1972)、赵鉴秋、葛湄菲等。

【代表著作】《推拿三字经》(徐谦光著),《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编),《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赵鉴秋著)。

【分布地域】山东省胶东地区。

(一)经典理论

该流派认为气血不和为疾病之根,而血脉负有约束并调节气血之责,因此,欲调小儿气血,必先调小儿血脉,而小儿血脉皆汇于两掌。故该流派认为小儿经络及穴位与成人不同,常用的28个穴位,仅“蜂入洞”和“(若)洗皂”两个穴位位于小儿头面,其余全在上肢。建立了“推两掌—调血脉—治百病”的经典理论框架。

该流派重视后天之本,以顾护脾胃为基本治疗原则。虚证补,实证也补(配合清胃经)。患儿肺卫不足不补肺经补脾经,培土以生金。患儿肾虚不补肾经仍补脾经,以后天养先天。

该流派强调根据主诉选用穴位,注重五脏辨证,以祛邪为先。辨证主次分明,根据小儿具体证型确立处方,随证加减变化,各型处方都以针对主诉的穴位为君,久推、先推。

该流派所处地域乃鱼盐之乡,“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小儿热证最多,它邪致病也易热化,故该流派多运用清法,常首选平肝。常用穴位中,凉穴12个,平穴12个,温穴仅4个,还很少运用。

(二)技法特色

1.该流派取穴精炼,常独穴治病。一般用穴1~3个,不超过5个。急性病更主张只用一个独穴,多推久推,甚至推数十分钟。独穴治病纠偏效果显著,同时消除了多穴使用带来的拮抗或抵消作用。

2.治疗时久推高频率推,得效为度。每个穴位一般推拿3~5分钟,重点穴位8~15分钟。频率多在200次/分左右。

3.手法推揉结合,平衡调理。推有上下之别,上推(向心)为补,下推(离心)为泻。揉有顺逆之分,左旋为补,右旋为泻。虚实不明显,特设左右同数揉法和“来回推”的平补平泻法,即“调法”。

4.该流派认为“俱左手,男女同”。正式确立无论男女只推左手的小儿推拿法。该流派认为小儿属于生发之气,不得伐之。人体左为阳,具有生发之性,因此取穴以左上肢肘关节以下穴位为主。

(三)效验穴位

该流派手法简单,常用手法仅推、运、揉、捣、掐5种。在临床中结合小儿穴位生理特点使用点、线、面的治疗。

1.脾经位于拇指第一指节桡侧缘,非拇指螺纹面。

2.胃经位于第一掌骨桡侧缘赤白肉际处,非手掌面拇指第二节。

3.阳池位于手背一窝风穴上3寸,尺、桡骨间中点,非手腕桡侧之阳池。

4.列缺位于腕关节桡侧凹陷内,非腧穴学之列缺。

5.四横纹位于食中无名和小指掌指关节横纹,非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四)常用处方

该流派将配穴传统与中医组方规律相结合,明确提出推拿不同穴位代替不同方药的特色理论。推上三关乃参附汤,退六腑喻凉膈散,运八卦调中益气,天河水安宫牛黄,揉板门藿香正气,清大肠葛根芩连。四横纹同保和丸,小天心似桂枝汤,清肝经同逍遥丸,补脾经代六君汤,清小肠功同导赤,清胃经不输泻心汤。

二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

【代表人物】孙重三(1902 — 1978)、张素芳、毕永升、周奕琼等。

【代表著作】《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孙重三编著),《通俗推拿手册》(孙重三编著),《中国小儿推拿学》(张素芳编著)。

【分布地域】山东济南地区。

(一)经典理论

该流派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诊病过程中强调望诊,通过望小儿面部、舌象、指纹,观察耳郭、山根、明堂等特殊部位,直接得出疾病诊断结论。治疗过程注重“舒行气血、通和阴阳”以整体调节脏腑功能。

该流派治疗取穴多用手穴加体穴。手穴指分布于上肢的穴位,除了小儿推拿特定穴外,还包括十四经分布于上肢的穴位,如“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等。体穴指分布于躯干的穴位,属成人穴位运用于小儿推拿。手穴易于操作,体现传统小儿推拿特色;体穴离脏腑更近,近治作用明显。手体穴位配合,随症加减,相辅相成,增强了临床疗效。

(二)技法特色

以“十三大复式手法”见长。复式操作为多手法和多穴位固定联合运用,很多还能运动关节,为单一手法和穴位所不及。为此,该流派在常规手法和穴位基础上植入复式操作手法,提高了疗效。包括摇斗肘、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明月、按弦搓摩、二龙戏珠、猿猴摘果、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按肩井、飞经走气、苍龙摆尾、赤凤点头。

(三)效验穴位

该流派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如天门、坎宫治外感,太阳治头目诸疾,耳后高骨定惊,推天柱骨止呕,摩神阙补虚,龟尾调大便,胸八道宽胸,箕门利小便等疗效显著的取穴经验。

外感,头面四大手法;咳嗽,运内八卦、按弦走搓摩、推揉膻中、推胸八道、揉肺俞;呕吐,退下六腑、逆运内八卦、清补脾经、推天柱骨、按弦走搓摩、分腹阴阳;实证腹泻,通因通用,清补脾、退六腑、清大肠、清小肠、揉脐及龟尾、苍龙摆尾、拿肚角。

(四)常用处方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用摇斗肘;退热用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明月;发汗解表用黄蜂入洞;行气化痰用飞经走气;疏肝理气导滞用按弦走搓摩;镇惊、调气血用二龙戏珠;退热、开胸、通便用苍龙摆尾;定惊化积用猿猴摘果;止泻止痢用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消胀满、定喘息用赤凤点头;救暴亡、舒喘胀用凤凰展翅;行气血、总收法用按肩井。

三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

【代表人物】张汉臣(1910 — 1978)、田常英、张锐等。

【代表著作】《小儿推拿概要》(张汉臣著)。

【分布地域】山东地区。

(一)经典理论

该流派认为小儿稚阴稚阳,正气易于受损,在治则上以治本为主,强调“补虚扶弱、补泻兼施”的治疗原则,为此首选补肾水一穴,与其他穴位配伍,以扶助正气为第一要务。为使小儿之体阴平阳秘,常清法配合温法,泻法配合补法,补中带泻或泻中寓补往往疗效持久。

该流派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与小儿推拿的结合,将辨证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一一对应。注重望小儿神、色、形、发和苗窍,在望色中建立起关于“滞色”的标准、分类、意义、观察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小儿推拿治疗体系。

该流派将两个功效相近或互补的穴位固定配伍称“术对”。将三个以上穴位固定配伍称术组。在小儿推拿处方中将“术对”或“术组”对照中医组方原则的君臣佐使组合应用,效果显著。

该流派善于与现代医学结合研究小儿推拿,对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补脾经、逆运内八卦展开机制研究,并对常用小儿推拿穴位进行解剖学定位与研究,开创了小儿推拿实验先河。

(二)技法特色

1.治疗过程中常用刺激强度比刮痧轻,比一般手法重的捏挤法。以达到清热祛邪化积之功效。此法常用于捏挤神阙、天枢、天突、板门、大椎、背部等。

2.补泻手法操作要求严格,频率缓(<200次/分)、时间长(20分钟以上)、力度轻,每日或隔日1次为补。频率快(>220次/分)、时间短(20分钟内)、力度重,每日1~2次为泻。

(三)效验穴位

常用推揉、运分、捏挤等手法,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1.新建:颈部2、3棘突间。按揉或挤捏之。治疗咽喉肿痛、声嘶等。

2.新设:第3、4足趾缝间,趾蹼缘上方。掐揉之。治疗腹胀、厌食、肠鸣等。

3.肾顶:小指顶端。按揉或推之。治疗自汗、盗汗、解颅等。

4.肾纹: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掐揉之。治疗目赤、鹅口疮等。

(四)常用处方

术对:揉小天心和一窝风发表解肌。清肺经和退下六腑清热凉血。补脾土和推上三关益气活血通经。补脾土和揉一窝风温脾暖胃。补肾经和揉二马补肾填精。

术组:揉小天心、揉一窝风、补肾水、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肺经为止咳术组,用于乳蛾、感冒、咳嗽、哮喘等。揉小天心、揉一窝风(或二扇门)、补肾水、清板门、分阴阳、清天河水、退六腑为退热术组,退热有效。揉小天心、分阴阳、补肾水、揉二马、大清天河水为镇静术组,用于心烦、夜啼、惊叫等。补脾经、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为运脾术组,通治中焦病证。补肾经、揉二马、补脾经、推三关为补虚扶弱术组,用于一切虚证。分合阴阳、三关配六腑为调阴阳术组,增强人体自愈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 海派小儿推拿

该流派界定了小儿推拿对象,认为小儿推拿穴位和复式操作主要针对6周岁以下儿童,3周岁以下效果更佳。对于6周岁以上的儿童,其取穴和手法可相应采取类似成人推拿的方法。

【代表人物】金义成。

【代表著作】《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图解》《海派儿科推拿图谱》。

【分布地域】上海地区。

(一)经典理论

该流派注重验指纹、摸诊,通过按压、触摸患儿头颅、颈腋、皮肤、胸腹、经穴等,明确痛之所在、异常之所在,推断病患的部位和性质,并按照“以痛为腧”之说,确定手法运用之所在。

海派儿科推拿在治疗上变“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病机为“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的治法。在治法运用上,除传统八法之外,提出了“通法”的应用,揭示了推拿能“寒热咸和”,具有“开达抑遏”“疏通气血”“开关利气”的功用。以痛为腧,通过在痛点上的治疗,达到祛除病痛的目的。

海派儿科推拿由于吸收了其他推拿流派的手法,取穴更加广泛。基于推拿以手法为防治病证的主要手段,加之小儿特定穴有点、线、面之特点,因而提出了“穴部”的观点。

(二)技法特色

针对小儿肌肤柔嫩、腠理疏松、神气怯弱,在推拿时特别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在具体运用时,还强调手法的补泻。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泻等。该流派认为小儿复式手法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手法,也不是手法简单的复合,实际上是小儿推拿疗法中的一些操作方法,这些方法既有一定的姿势,又有特定的名称,往往是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进行的,故现称为“复合操作法”。这些手法包括“黄蜂入洞”“开璇玑”“按弦走搓摩”“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水底捞月”“打马过天河”及总收法。

该流派在传统小儿推拿八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上海几大流派的按法、摩法、掐法、揉法、推法、捏法、搓法、摇法、

法、擦法、拿法、扳法、抹法、捻法、刮法、抖法,合称“小儿推拿十六法”。

(三)效验穴位

常用技法应用的穴位有:

头面部穴位:天门,坎宫,太阳,山根,迎香,人中,牙关,百会,囟门,高骨,风池,天柱骨,桥弓。

胸腹腰背部穴位:天突,膻中,乳根,乳旁,中脘,腹,丹田,肚角,肩井,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脊柱,腰俞,七节骨,龟尾。

上肢部穴位: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经,四横纹,小横纹,肾顶,肾纹,掌小横纹,大肠,小肠,胃经,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总筋,大横纹,三关,天河水,六腑,十宣,老龙,端正,五指节,二扇门,上马,威灵,精宁,外劳宫,外八卦,一窝风,膊阳池。

下肢部穴位:足膀胱,百虫,鬼眼,足三里,丰隆,前承山,三阴交,解溪,大敦,委中,后承山,仆参,昆仑,涌泉。

(四)常用处方

海派儿科推拿临证处方除应用小儿特定穴之外,常常借鉴成人推拿穴位,且治疗以穴部为操作范围,突破了小儿推拿多应用于小儿内科常见疾病的局限,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突出疗效。

五 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

【代表人物】刘开运(1918 — 2003)、邵湘宁、彭进等。

【代表著作】《小儿推拿疗法》(刘开运著)。

【分布地域】湖南湘西地区。

(一)经典理论

该流派按照八纲辨证及脏腑辨证将小儿常见症状归类于五脏。如抽搐、烦躁、胁痛、口苦属于肝;惊风、癫痫、夜啼属于心;厌食、腹泻、疳积属于脾;咳嗽、流涕、气喘属于肺;遗尿、五迟、五软属于肾等。

该流派认为虽然疾病归某经,主攻有方向,但要获取疗效,必须根据五脏相互生克关系进行全面调节,创立了抑强扶弱、补母泻子的五经助推法,治疗时切中脏腑病机,对照病脏进行调理。

小儿“心肝多有余,脾肾常不足”,肝多风,心主惊,脾主困,肾为虚。该流派治疗中多用到清或补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手法。

该流派认为手法有开有阖,开阖相宜。“开”即开窍,“阖”即关窍。开则开通经穴,激活气血,利于感知和传导。阖指结束屏闭经穴,延续治疗作用。

(二)技法特色

对照明清时期小儿推拿著作,湘西小儿推拿流派在操作部位(次第)、主要穴位和手法、套路运用与变化等方面最能反映明清时期主流小儿推拿原貌。

1.该流派推揉为主,拿按次之。推、揉、拿、按用得最多,摩、运、搓、摇、掐、捏次之,构成经典“小儿推拿十法”。

2.该流派顺时针旋推为补,从指尖向上直推至螺纹面为泻。

3.该流派创立基本套路为:常例开门—上肢部—胸腹部—腰背部—下肢部—关门。在此基础上根据患儿体质、病证虚实和寒热等情况进行调整。整体套路高度统一,细节手法精妙奇巧。

(三)效验穴位

1.三大退热手法:水底捞明月、大推天河水、打马过天河。

2.推胸法:于膻中依次按揉、分推,向下直推各数十次;食中二指分别按压左右3~5肋间隙(前正中线与锁骨中线间)3~5遍。

3.推腹法:以中脘为中心。①消导法:顺时针摩揉后,由上往下轻推。②安中法:顺时针摩揉。③补中法:逆时针摩揉。

4.推背法:用于发热、咳嗽、气喘、痰鸣等。先按揉肺俞,后推肺俞与肩胛骨,典型“介”字推法。推后用酒蘸盐粉纵擦,或横擦肺俞,潮红为度。

5.创新穴:位于第1、2胸椎旁开1~1.5寸,用于咳嗽、气喘等。两拇指或一手食中二指按揉,潮红为度。

(四)常用处方

1.常例开门,必做先做。头部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各24次,上肢掐总筋、分推手阴阳各24次。

2.必推五经。根据具体病情和虚实情况确定某经或补或泻,以及补泻次数。其中肝经只清不补,心经以清为主(欲补,补后加清),脾经以补为主,肺经可补可清,肾经只补不清(欲清肾以后溪代之)。

3.关门。拿肩井,或按肩井3~5次。

六 冯氏小儿捏脊(积)流派

【代表人物】冯泉福(1902 — 1989)、佘继林。

【代表著作】《冯氏捏积疗法》(佘继林编著)。

【分布地域】北京、华北地区。

(一)经典理论

该流派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健体康,脾安脏安。小儿最易饮食积滞。积滞日久,伤及脾胃,耗伤津液,影响他脏,全身气血虚衰,故诸病源于积滞。该流派对积证有独到见解,将积证分为四型:乳积、食积、痞积、疳积。

该流派重视阳气,以温补立法。脾失健运为积证病根。脾喜燥恶湿,病多虚寒。欲使脾健,当重阳气,故重视温补。脊为督脉所居,总督一身阳气。捏脊则能刺激督脉,振奋阳气,推动气血运行,以达防治疾病之功。

该流派认为,督脉和任脉同起于胞中,交汇于脑。一前一后,实不可分。故捏脊虽只捏在脊,但能通调任督二脉,使得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该流派认为内治外治各具特色。内外治疗结合能提高疗效,故捏脊之外常配合内服、外敷药物,使得疗效倍增。

(二)技法特色

冯氏捏脊术:包含7种不同手法,具体操作时双手握空拳,食指半屈在后,拇指伸直在前,与食指相对;从长强起自下而上推进,边推边捏拿脊骨皮,依次推、捏、捻、放、提,直至大椎。捏5遍后,第6遍捏3提1(“重提”)。提毕,以双拇指揉按相应背俞穴,以揉按肾俞结束。捏脊多在上午,6天为1疗程,务必捏在脊柱正中(其他捏脊法多捏在脊柱两侧)。

此外,捏脊法还分补泻,捏脊从长强穴开始至大椎穴结束为补法,反之为泻法,若捏一遍补法再捏一遍泻法,补泻法交叉进行则为平补平泻法。

(三)效验穴位

该流派技术手法主要操作在督脉和背俞穴上,通过调节督脉及背俞穴达到调理脏腑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并起到了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

(四)常用处方

在捏脊全面调理基础上,重提与揉按相关背俞穴。如脾胃病证,重提大肠俞、胃俞、脾俞、三焦俞、肝俞、膈俞等;心肝病证,重提肝俞、心俞、厥阴俞、气海俞、肾俞、肺俞等;肾系病证,重提肾俞、肺俞、膀胱俞等。捏脊期间内外同治,配合口服“冯氏消积散”和外敷“冯氏化痞膏”。

主要参考书目

[1]曲生健,吕美珍.小儿推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佘建华.小儿推拿.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廖品东.小儿推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范炳华.推拿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5]张素芳.中国小儿推拿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

[6]王华兰.推拿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7]罗才贵.推拿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8]孙安达.实用小儿推拿.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郁晓伟.中医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0]汪受传.中医儿科学.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全书完

版权

发表回复